计算机犯罪有什么特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29 08:01:17 242 人看过

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术性和专业化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强的智能性。实施计算机犯罪,罪犯要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技术,需要对计算机技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并擅长实用操作技术,才能逃避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掩盖犯罪行为。所以,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许多是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系统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由于有高技术支撑,网上犯罪作案时间短,手段复杂隐蔽,许多犯罪行为的实施,可在瞬间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务人员也铤而走险,其作恶犯科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

二、隐蔽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使得计算机犯罪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增加了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破难度。据调查已经发现的利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犯罪的仅占实施的计算机犯罪或计算机犯罪总数的5%-10%,而且往往很多犯罪行为的发现是出于偶然,例如同伙的告发或导致计算机出了故障,用于手工作业的方法处理业务是偶尔发现的。

三、复杂性

计算机犯罪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犯罪主体的复杂性。任何罪犯只要通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便可以在电脑的终端与整个网络合成一体,调阅、下载、发布各种信息,实施犯罪行为。而且由于网络的跨国性,罪犯完全可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网络的“时空压缩性”的特点为犯罪集团或共同犯罪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犯罪对象的复杂性。计算机犯罪就是行为人利用网络所实施的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犯罪对象也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有盗用、伪造客户网上支付帐户的犯罪;电子商务诈骗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非法侵入电子商务认证机构、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破坏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恶意攻击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虚假认证犯罪;网络色情、网络赌博、洗钱、盗窃银行、操纵股市等。

四、跨国性

网络冲破了地域限制,计算机犯罪呈国际化趋势。因特网络具有“时空压缩化”的特点,当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因特网络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表现。这为犯罪分了跨地域、跨国界作案提供了可能。犯罪分子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终端机,就可以通过因特网到网络上任何一个站点实施犯罪活动。而且,可以甲地作案,通过中间结点,使其他联网地受害。由于这种跨国界、跨地区的作案隐蔽性强、不易侦破,危害也就更大。

五、匿名性

罪犯在接受网络中的文字或图像信息的过程是不需要任何登记,完全匿名,因而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就很难控制。罪犯可以通过反复匿名登录,几经周折,最后直奔犯罪目标,而作为对计算机犯罪的侦查,就得按部就班地调查取证,等到接近犯罪的目标时,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了。

六、发现概率太低

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对计算机犯罪的侦查非常困难。据统计,在号称“网络王国”的美国,计算机犯罪的破案率还不到10%,其中定罪的则不到3%。就新闻报道方面,计算机犯罪只有11%被报道,其中仅1%的罪犯被侦察过,而高达85%以上的犯罪根本就没有发现。

七、损失大,对象广泛,发展迅速,涉及面广

计算机犯罪始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迅速增长,八十年代形成威胁。美国因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已在千亿美元以上,年损失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英、德的年损失也达几十亿美元。随着社会的网络化,计算机犯罪的对象从金融犯罪到个人隐私、国家安全、信用卡密码、军事机密等等,无所不包。而且犯罪发展迅速。我国从1986年开始每年出现至少几起或几十起计算机犯罪,到1993年一年就发生了上百起,近几年利用计算机计算机犯罪的案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其中金融行业发案比例占61%,平均每起金额都在几十万元以上,单起犯罪案件的最大金额高达1400余万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而且这类案件危害的领域和范围将越来越大,危害的程度也更严重。计算机犯罪涉及面广。据统计,目前在美国计算机及计算机犯罪造成的损失,每年接近上百亿美元。计算机犯罪从原来的金融犯罪发展为现在的生产、科研、卫生、邮电等几乎所有计算机联网的领域。

八、持获利和探秘动机居多

计算机犯罪作案动机多种多样,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的多计算机犯罪活动集中于获取高额利润和探寻各种秘密。据统计,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占计算机犯罪总数的60%以上。全世界每年被计算机犯罪直接盗走的资金达20亿美元。我国今年发现的计算机作案的经济犯罪已达100余件,涉及金额达1700万元,在整个计算机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计算机犯罪的另外一个明显的动机表现在探秘上。在网络社会里,谁拥有更多、更快的信息,谁就是网络的王者,谁就是网络空间的主宰。所以,各种各样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军事秘密等等都成为计算机犯罪的攻击对象。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更是层出不穷。一方面,越是秘密的地方维护安全的技术投入就越大,对于网络黑客来说就越有刺激性和挑战性,越有新奇性;另一方面,对于这些秘密的东西,有很多人、团体甚至是国家就越想得到,当然这部分信息就越有获利性。

九、低龄化和内部人员多

主体的低龄化是指计算机犯罪的作案人员年龄越来越小和低龄的人占整个罪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从目前发现的计算机犯罪来看,犯罪分子大多是具有一定学历,知识面较宽的,了解某地的计算机系统的,对业务上比较熟练的年轻人。我国对某地的金融犯罪情况的调查,犯罪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占整个犯罪人数的比例:1989年是69.9%,1990年是73.2%,1991年是75.8%。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

此外,在计算机犯罪中犯罪主体中内部人员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据有关统计,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集中为金融、证券业的“白领阶层”,身为银行或证券公司职员而犯罪的占78%,并且绝大多数为单位内部的计算机操作管理人员;从年龄和文化程度看,集中表现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能独立工作的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这类人员占83%,案发时最大年龄为34岁。利用电脑搞破坏绝大多数是对企业心怀不满的企业内部人员,通常他们掌握企业计算机系统内情。

十、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网络的普及程度越高,计算机犯罪的危害也就越大,而且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远非一般传统犯罪所能比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测算,一起刑事案件的平均损失仅为2000美元,而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平均损失高达50万美元。据计算机安全专家估算,近年因计算机犯罪给总部在美国的公司带来的损失为2500亿美元。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世界各国对网络的利用和依赖将会越来越多,因而网络安全的维护变的越来越重要,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攻击。据法*社1998年8月1日报道:美、英、加、中、法、日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受到威胁最大,中国列第四。美国每年因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企业电脑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为50%,美国防部全球机算机网络平均每天遭受两次袭击。美《时代》周刊报道:美国防部安全专家对其挂接在Internet网上的12000台计算机系统进行了一次安全测试,结果88%入侵成功,96%的尝试破坏行为未被发现。1998年我国公安部破坏获黑客案件近百起,其中以经济为目的的计算机犯罪依靠是这块约占70%的非国有经济。计算机犯罪能使一个企业的倒闭,个人隐私的泄漏,或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瘫痪,这些绝非危言耸听。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03: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计算机犯罪主体是否是特殊主体
    笔者认为,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具有智能型的特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都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甚至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这并不能说明计算机犯罪的主体是一种特殊主体。其一,在刑法通行理论上,特殊主体的特殊性通常在于,它不仅要求行为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且还要求行为人具备法定的特殊身份。这种法定的特殊身份不外乎要达到两点目的:一是借助行为人某些特殊身份的有无,来限制某些犯罪主体及犯罪成立的范围,以区分罪与非罪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便准确妥当地对某些危害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借助于行为人的特殊身份的有无,来区分危害程度不同的犯罪之轻重罪责,以突出和加重对某些具备特殊身份的犯罪人及其特定犯罪行为的打击,使刑罚的适用与刑事责任程度相适应,同时也对某些因具备特殊身份而使其行为危害程度较小的犯罪分子和犯罪行为从宽处罚,做到宽严相济。从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来看,
    2023-06-13
    451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的特点有什么
    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2、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3、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4、诈骗钱物的违法犯罪。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4-24
    80人看过
  • 连续犯特点特点是什么?
    (1)行为人主观上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2)客观上实施了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3)时间上数行为具有连续性。(4)法律上数行为触犯了同一个罪名。在当代的社会,我们国家犯罪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有牵连犯和继续犯,牵连犯,是因为某一犯罪行为存在着一些特殊性,所以牵连导致另一犯罪行为,继续犯主要是因为持续时间较长,而且中间不间断。一、连续犯罪是指什么连续犯罪是指对几种可以独立构成犯罪的行为。因为它们是基于一个总结的意图,属于同一行为的反复连续实施,触犯同一罪名,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其实质性数罪作为判决中的一罪论处。连续犯的特点是:1、连续犯几次犯罪的,每次犯罪都可以单独构成犯罪。而非行为人有意识地以几种行为完成犯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几种行为只形成一种行为,而不是连续犯罪。例如甲拟毒死乙故意将药分三次给乙吃,结果将乙杀死。在这里,只建立杀人行为不是连续犯;2、连续犯的几种犯罪行为也必须是连
    2023-06-21
    268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浅析
    计算机犯罪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犯罪也日益猖獗,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97《刑法》首次对计算机犯罪作了规定。文中笔者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计算机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刑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完善意见。关键词:计算机犯罪立法缺陷立法完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首先在军事和科学工程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犯罪开始出现,当时已有学者(如美国犯罪学家埃*温。H.萨瑟兰)开始分析和研究才智和现代技术工具的结合产生犯罪的可能性。他建议,犯罪学家应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犯罪转向利用技术和才智实施的犯罪〖1〗。今天,利用高技术和高智慧实施的智能犯罪日益猖獗,特别是计算机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计算机犯罪概念、特点及犯罪构成要件之分析(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界定计算机犯罪与计算机技
    2023-06-14
    265人看过
  • 判处拘役的罪犯有什么特点
    有关拘役的规定可以看出,其适用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最低。(二)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三)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的犯罪。另外,在《刑法》中规定有管制刑的条文,大多规定有拘役。在这样的条文中,拘役介于管制与徒刑之间。所以,拘役除有上述两种用法外,还可以适用于本应判
    2023-04-04
    338人看过
  • 什么叫刑事犯罪,有哪些特点
    一、什么是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刑事犯罪有哪些特点?第一,犯罪率持续“爬高”;第二,传统的普通犯罪类型继续恶性发展;第三,色情犯罪、毒品犯罪、黑社会犯罪等犯罪现象死灰复燃,恶性发展;第四,新型犯罪,如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走私、金融、税收、知识产权、公司管理秩序、市场秩序等经济犯罪、计算机犯罪、恐怖犯罪等频繁出现,尤其是经济犯罪,几乎成了经济领域普遍性的“常态”行为;第五,
    2023-06-20
    94人看过
  • 连续犯的特点有什么
    连续犯的特点如下:1、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2、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3、连续犯所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4、连续犯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集合犯和连续犯的区别1、集合犯是刑法规定同种的数行为为一罪,所以是法定的一罪;而连续犯,连续实施的同种数行为均独立构成犯罪,是数罪而只是作为一罪处理,所以是处断的一罪。2、集合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在时间上可以有间隔,即在行为与行为之间,不要求有连续性;而连续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表现为必须具有连续性,行为与行为在时间上不能间隔的过久。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犯罪行为都是需要被严厉的打击的,此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遵守刑事法律的规定以及刑事诉讼的程序等,以避免触犯相关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023-07-24
    480人看过
  •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特征
    常州律师解答:由于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并且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超越了地域时空的界限,从而也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犯罪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刑事犯罪。从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来看,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低龄化和高职能化的趋势。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嫌疑人分布于社会各行业和各种年龄段。犯罪主体的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其中,18岁至26岁的占到了51%,26岁以上的占到了45%,其文化程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犯罪嫌疑人达到了56.5%,并且相当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少数黑客更是以高水平的作案手段实施计算机网络犯罪,从而为侦破此类案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2.犯罪形式呈现多元化、隐蔽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手段也出现了多样化并且也更具有隐蔽性。由于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并无任何影响,因此
    2023-06-12
    421人看过
  • 2024计算机犯罪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计算机犯罪法律规定是什么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2024-04-14
    328人看过
  • 常见的计算机犯罪有哪些
    计算机犯罪分为三大类:(1)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如行为人针对个人电脑或网络发动攻击;(2)以计算机作为攻击主体的犯罪,如当计算机是犯罪现场、财产损失的源头、原因或特定形式时,常见的有黑客、特洛伊木马、蠕虫、传播病毒和逻辑炸弹等;(3)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传统犯罪,如使用计算机系统盗窃他人信用卡信息,或者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存储、传播淫秽物品、传播儿童色情等。一、《刑法》有关网络犯罪的专门性规定是什么?《刑法》第285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7条:对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它犯罪的提示性规定。第363条:制作、复制、出版、传播淫秽物品罪。第364条: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
    2023-03-08
    327人看过
  • 企业清算审计特点
    一、企业清算审计的类型1.合约期满清算审计。合约期满清算审计指国内联营企业,合伙投资组建的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等,合同期满,且投资各方无意继续经营下去,按合同、章程规定进行清算审计。2.产业调整清算审计。由于国家宏观产业结构调整,重新进行结构布局而关、停、并、转的企业进行清算审计。3.无法持续经营清算审计。企业产生严重亏损出现资不抵债,资金周转不灵,供销环节中断等原因而无法经营下去;投资一方不履行有关协议、合同、章程规定的义务(如不按时足够出资等)而致使企业无法经营下去;合营企业未达到合营目的,无发展前途,没有必要经营下去;因自然灾害不可抗力遭受重大损失而无法经营下去等进行清算审计。4.违法经营清算审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害社会公共利益(如社会污染无法解决)行为而依法撤消终止经营进行清算审计。5.企业兼并清算审计。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优胜组合,扩大规模,将规模小的、经营条件
    2023-05-03
    308人看过
  • 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有什么特点
    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公私财物的特征是:(1)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依据五官的功能可以认识的有形的东西。控制和占有是事实上的支配。这种支配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的有形的支配。有时占有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观念,必须考虑到物的性质,物所处的时空等,要按照社会上的一般观念来决定某物有没有被占有。有时即使在物理的或有形的支配达不到的场合,从社会观念上也可以认为是占有。(2)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有价证券等。(3)能够被移动。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上的附着物都可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4)他人的财物。盗窃犯不可能盗窃自己的财物,他所盗窃的对象是“他人的财物”。虽然是自己的财物,但由他人合法占有或使用,亦视为“他人的财物”。(5)一些特殊的财物尽管具备上述四个特征,仍不能成为盗窃对象。如枪支、弹药,正在使用的变压器等。不同的
    2023-05-05
    374人看过
  • 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有什么特点?
    一、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有什么特点?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有的特点包括:案件数量绝对数相对其它渠道,处于少数,但有增长的趋势。案件涉及的走私对象集中在日用品、食品、宠物用品、办公设备等。如滤水壶、滤水芯、纸尿裤、奶粉、猫狗粮、红酒等。走私模式集中在利用跨境电商通关模式下单证流、货物流的特殊性,以形式合规满足“三单一致”的比对要求。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
    2024-01-30
    69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的主犯是谁?
    这段内容讲述了计算机犯罪中直接实施者的概念及其法律责任。操作者是计算机犯罪中的直接实施者,虽然没有与受害者直接接触,但仍做出了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在信息活动领域中,操作者是直接实施者。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这些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在计算机犯罪中,虽然实施者没有与受害者有面对面的接触,但是也做出了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这在法律上就是属于直接实施者,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肯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素 材 中 提 到 实 施 者 做 出 了 违 反 刑 法 的 犯 罪 行 为 , 那 么 这 些 行 为 应 该 受 到 什 么 样 的 处 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实施者做出了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拘役、有期徒刑
    2023-09-04
    43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计算机犯罪特点有哪些,怎么规定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4
      计算机犯罪特点有: 1、犯罪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于实施,难于发现; 2、犯罪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3、办公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犯罪成功率高; 4、危害性大。
    • 计算机犯罪特点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07
      计算机犯罪特点有: 1、犯罪行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于实施,难于发现; 2、犯罪行为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3、办公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犯罪成功率高; 4、危害性大。
    • 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特点有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31
      当然职务犯罪呈现的特点主要是: 一、贪污贿赂犯罪的蔓延势头在有些地区和部门还没得到有效遏制。 二、渎职侵权犯罪对社会的破坏力日益凸显。 三、群体犯罪导致地域性窝案串案增多。 四、权色交易成为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一大毒瘤。
    • 什么是计算机犯罪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6
      什么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是一个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惯用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计算机作为犯罪主体而实施的犯罪。其实不然,计算机仅仅是犯罪的对象或工具,只有犯罪嫌疑人才能利用计算机或针对计算机资产实施犯罪行为,因此,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行为人。“计算机犯罪”是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随着信息科技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与广泛应用,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计算机犯罪
    • 计算机著作权保护有哪些特点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4
      软件著作权人享有以下权利: 1、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对软件进行增补、删节,或改变指令、语句顺序的权利; 4、复制权,即将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5、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6、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是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