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过失杀人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08 01:10:07 282 人看过

本文主要介绍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相关规定。该罪行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该罪行的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下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罪行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若罪行较轻,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对此,因为不同类型的过失导致的,可以在量刑方面有所不同。1、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2、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 失 致 人 死 亡 罪 量 刑 标 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需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都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行,会对受害者和其家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和痛苦。对于犯罪者,应该依法从重或从轻处罚,以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慎行事,避免造成任何不必要的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3: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见义勇为过失杀人怎么判
    一、见义勇为过失杀人怎么判1、见义勇为过失杀人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见义勇为过失杀人除法律的一般规定外,对于刑法另有特殊规定的一律适用特殊规定定罪处罚。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见义勇为的认定: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
    2023-06-16
    490人看过
  • 公民存在过失杀人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过失杀人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什么?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
    2023-02-20
    138人看过
  • 法律上过失杀人怎么判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相关知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法第233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本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
    2023-06-03
    42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过失杀人怎么判
    一、交通事故过失杀人怎么判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二、发生撞人交通事故怎么做拨打相关电话,如下:1、救人电话:120;2、定责电话:122;3、定损电话:保险公司电话。三、交通事故后不给钱如何办对于交通事故先由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责
    2023-06-15
    184人看过
  • 过失杀人事件能判无罪吗
    对于过失杀人的行为一般不能判定无罪,即如果有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的,一般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行为人没有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或者不是过失杀人行为的行为人的,可以判定为无罪。一、酒后杀人行为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过失杀人量刑标准,过失杀人是指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过失杀人的刑法法定罪名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但是只有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是什么?过失杀人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过失杀人的构成要件:(一)客
    2023-03-10
    388人看过
  • 2023过失杀人判多久
    一、过失杀人判多久过失杀人的一般是认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按照刑法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4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除刑法第233条的一般规定外,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根据特殊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对于刑法另有特殊规定的,一律适用特殊规定,而不按本条定罪处罚。如刑法第11
    2023-06-17
    223人看过
  • 与人争执过程中失手杀人怎么判
    与人争执过程中失手杀人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失手杀人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怎样打抚养权争议争执官司?应当收集证明证明对此存在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情形,或者存在其他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情形,并委托律师,获取他们的专业建议,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变更孩子抚养权的法定情形有: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的。4、有其它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3-08-01
    193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刑事判决书范文
    被告人张某二人过失杀人一案一审刑事判决书文号: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法院公诉机关兰考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某,男,1955年1月20日生。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于2011年9月6日被兰考县公安局监视居住,经本院决定,2011年10月24日被取保候审,2011年11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兰考县看守所。被告人张某某,男,1987年7月18日生。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于2011年9月6日被兰考县公安局监视居住,经本院决定,2011年10月24日被取保候审,2011年11月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兰考县看守所。兰考县人民检察院以豫汴兰检刑诉(2011)32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某、张某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于2011年10月2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于2011年11月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兰考县人民检察院未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某、张某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
    2023-06-14
    290人看过
  • 过失杀人能进行无罪判定吗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另有规定是指失火、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2023-06-03
    159人看过
  • 在我国过失杀人罪怎么认定
    认定过失杀人罪需要满足如下四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过失。在我国过失杀人罪怎么认定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一节 赔偿范围  第十九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n(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n(二)
    2022-07-10
    68人看过
  •  过失杀人罪一般被判多少年?
    本文介绍了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和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心理状态。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和行为因素方面。一般过失导致他人死亡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情节较轻的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进行判罪量刑。比如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罪中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就按该法律规定的刑罚进行量罪判刑。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
    2023-08-27
    340人看过
  • 强奸自卫过失杀人会怎么判刑
    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过程中,被害人采取防卫行为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属于正当防卫,被害人不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3-06-03
    351人看过
  • 犯过失杀人少女需要怎么判刑
    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防卫过当(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造成重大损害”是判定是否构成防卫过当的两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不能人为的割裂开来。其独立性在于,构成防卫过当必须兼具两个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不属于防卫过当,同理,即便超过必要限度,没有造成重大损害也不属于防卫过当。其关联性在于从实践来看,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必然造成重大损害,而只要造成重大损害,其防卫行为通常也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修订后的刑法将防卫过当规定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要求同时具备两个因素,旨在放宽对防卫行为的限制,尽量把针对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造成的损害纳入合法损害的范围,摆脱以往司法实践中对防卫损害衡量尺寸的苛求对防卫行为构成的羁绊和制约,以鼓励广大公民更勇敢、更主动地拿起“正当防
    2023-03-02
    241人看过
  • 精神病被判过失杀人怎么处罚
    一、精神病被判过失杀人怎么处罚在精神疾病患者无法识别或控制自身行为的情况下引发的死亡事件,若经过法律规定的确切程序及严谨认证,这类患者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对于其家属或监护人而言,必须对此类人员实施严格的看护与治疗。其次,对于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疾病患者,当他们的精神状态处于正常阶段时发生的所有暴力行为,都应当按照刑法的相关条例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司法机构应该依照司法精神病学的权威鉴定结果,尤其是对于行为人的限制责任能力所处的级别及其程度的鉴别分析,再结合案件本身的严重程度和行为者的个体背景因素,以实现罪行与刑罚之间的适度匹配,对指控的犯罪进行深度考量、具体衡量,最终确定合适的刑罚方式。对于那些责任能力受到实质性削弱的精神疾病患者,我们建议给予较大幅度的宽容政策(主要表现为适当减轻处罚),同时也可以综合考虑缓刑直至最终免除刑事处罚等多种备选方案。《刑法》第十八条精神
    2024-07-10
    36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要是过失杀了人,过失杀人罪怎么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
      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杀人判几年怎么处罚过失杀人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2-07
      过失杀人构成的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按照《刑法》第233条中的规定,此时一般是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但如果此时的犯罪情节较轻的话,则就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要是因为失火、交通肇事的情况造成人员死亡,那通常就是按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处罚。
    • 怎样才算过失杀人,过失杀人会怎样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9
      我国法律没有过失杀人的罪名。在我国,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这里的过失,必须是因失误造成的他人死亡,死亡结果不是行为追求的结果。刑法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怎么判断故意杀人杀人还是过失杀人?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4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判断: 1、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对结果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2、量刑上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渎之罪和过失犯罪区别,过失杀人怎么判刑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8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过失杀人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本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本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