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方即在租赁合同中,享有租赁财产使用权,并按约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当事人。
出租方在租赁合同中,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的人。根据法律规定,出租方和承租方存在的是租赁合同关系,也就是双方是属于租赁合同关系。
一、租赁注意事项
(一)租赁合同之租金条款
1、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租金的支付方式,以现金支付或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采用银行转账需写上户名、银行账号),实行按月支付、按季还是年支付等。
2、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租金支付时间,应于每月的具体日期支付租金。如果承租方在一定宽限期内没有按期支付,应支付迟延租金或违约金或出租方可解除合同。
(二)租赁合同之保证金条款在租赁物租赁合同订立时,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尽量避免风险,预防欺诈,承租方应在合同订立前交给出租方一定的保证金或押金,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租赁物价值范围内决定押金的数额。同时对于保证金退还的条件,应进行明确约定。
(三)租赁合同之转租条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承租方是否可以转租。
1、作为承租方,经过出租方的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出租方和承租方原有的租赁关系不因转租而影响。
2、承租方未经出租方同意,擅自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的,出租方可以解除租赁合同,因转租造成租赁物损坏的,承租方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租赁合同之妥善保管责任条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承租方在租赁期间,应妥善保管租赁物,如果未尽妥善保管义务,造成租赁物及配套设施损毁、灭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应爱护并合理使用租赁物,造成损坏的还应承担修复或赔偿责任。
(五)租赁合同之维修责任条款在合同中,对维修责任进行明确约定,出租方应确保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但也可以约定由承租方承担维修义务。
(六)其他事项在合同中,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诉讼管辖地等约定清楚,以降低风险和顺利履行,并尽可能保障双方的合法、合理利益。
二、租用单位表示指哪方?
通常情况下,租赁方是把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使用的一方,指的是出租方。“承租单位是承租人的一种,是以企业或单位名义进行承租行为,相当于“出租方”而言,是“承租方”。是指租赁合同中使用租赁财产并按约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单位或法人,在租赁合同中通常为“乙方”。
-
出租人对出卖人什么是承租人
481人看过
-
租出租人对出卖人出租物的选择是什么合同?
245人看过
-
租赁合同被出租人解除承租人转租合同是否还有效
400人看过
-
出租人与承租人需承担哪些租赁合同义务?
409人看过
-
出租人出卖人承租人指的是什么?
199人看过
-
承租人或出租人有权取消融资租赁合同
179人看过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
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是什么合同重庆在线咨询 2024-05-09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是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的包括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2、租赁物的基本情况;3、租赁物的技术性能;4、合同标的的检验方法;5、租赁期限;6、租金及其支付期限;7、租赁物的归属等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
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具体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21、租赁物造成第三人损害时的免责权。在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如果由于承租人使用、保管赁物不当,或者由于租赁物本身存在的内在瑕疵而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五十二条,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租金。承租人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
-
-
房屋租赁合同无效承租人出租人支付给承租人的租金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6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承租人尚欠出租人的租金不再给付,而按照指导租金标准向出租人支付房屋使用费,指导租金高于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的,以较低者计。当合同约定的租金高于指导租金时,对于纠纷发生前承租人已按无效合同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高于指导租金的部分,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1、因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且有损国家、集体或社会公共利益导致合同无效的,高出部分应判收缴国库; 2、其它原因导致合同无效的,高出部分
-
租赁合同中因出租人解除合同次承租人有权解除与承租人的租赁合同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71、有权解除,也可以与出租人协商后继续承租该房屋。2、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