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职补偿金标准按照应发工资吗
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是按照应发工资发。
计算经济补偿金需要弄清晰发生劳动争议之日倒推十二个月的总收入计算出月平均工资,对于每个月的工资发放,应按应发工资计算,不考虑个人所得税或其他扣除。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离职补偿金标准含年终奖吗
离职补偿金标准不含年终奖,因为年终奖是一种福利,不属于工资性质。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应得工资包括:
1.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
社保、住房公积金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一定比例缴纳。用人单位每月代劳动者代扣代缴的个人部分,最后仍进入劳动者个人社保或公积金账户,是个人的货币性收入,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所以个人代扣代缴部分应包含在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中。
2.津贴、补贴、奖金、加班工资、特殊津贴等应计算在计算基数中。
三、离职补偿金最多可以补偿多少个月
离职补偿金最多可以补偿12个月。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者离职的,单位应当视情况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此时单位的最高赔偿最高是12个月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n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n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2024离职补偿金标准按照应发吗
265人看过
-
离职补偿工资标准,离职补偿金会扣税吗?
88人看过
-
离职补偿的标准是否包括年终奖金
155人看过
-
离职补偿赔偿含个人社保吗,离职补偿金赔偿标准
228人看过
-
离职补偿金是否算年终奖
219人看过
-
离职公司赔偿标准,离职补偿金什么时候发
100人看过
-
离职赔偿金包含年终奖吗,离职补偿金包括年终奖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51、理论上讲,法律规定工资总额是包含奖金的,而职工辞职,用人单位仍应支付工资。所以,即便辞职也是要支付奖金的。 2、从实务角度,如果年终奖有书面的约定,例如劳动合同中列明或者公司规章制度中载明,则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年终奖,不过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约定,甚至在规章制度中直接载明提出离职则取消取得年终奖的资格,因此,“离职申请提交但未离职期间”拿到年终奖概率不大,目前司法实务中对于没有明确约定的奖
-
2014年解聘经济补偿工资标准含年终奖金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5一、是包含的。二、依据: 1、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之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基数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依据该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劳动合同法简化了工资的计算标准,规定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
-
劳动者放假离职补偿金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9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辞退员工,应按员工每工作一年发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补偿金按本人最近12个月工资收入的平均数计算。
-
离职补偿金的赔偿标准离职补偿金要交个税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26一、员工离职的经济补偿金要扣税吗 离职经济补偿金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才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纳税。 即使纳税,还要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依法应当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属于员工离职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按照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是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但这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经济补偿金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只有那些离
-
离职后年终奖和离职补偿金能否要求原补发?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21.如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单位应在职工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2.有关年终奖发放劳动法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主要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单位的规章制度执行。如果有明确约定,且劳动者也符合领取条件的,用人单位应当发放;如没有明确的约定或规定,或者约定、规定不完备导致争议的,建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法协商达成一致的,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部门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