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证据是指什么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9:20:45 325 人看过

一、传闻证据是指什么

传闻证据:指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

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

传闻证据的定义应当包含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传闻证据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陈述,也可以是意图表示某主张的行为(如点头,打手势),无意识的行为不在此列。

第二,传闻证据是在法庭上提出法庭外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原作出意思者并没有出庭。

第三,提出传闻证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其内容为真。

传闻证据包括两种形式,三大类。

两种形式包括:(1)证明人并非就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而仅就他人在审判所作的陈述,代为他人向法庭提供的陈述。

(2)证明人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向法庭提交的陈述书和证人证明案件中特定事项所作出的转述。

三大类具体而言指:(1)非目击者的当庭陈述;

(2)目击者的书面证言;

(3)警察或检察官在起诉阶段制作的证人的书面笔录。

二、传闻证据属于间接证据吗

传闻证据在我国《刑诉法》规的证据种类中,不隶属于哪一个种类,《刑诉法》规定证据种类有七类,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辨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这七个种类都有可能含有传闻证据,比如当庭出示的书证,并非由警检人员直接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或是作案现场获取,而是由与案件无任何关联人不经意得到,交给司法机关;比如证人证言,他在庭上陈述是听某某人说的某事实,从而证明某某事实存在;比如被害人陈述,他陈述某某告诉他,他是怎么样被加害人加害的等等。这就是说,传闻证据不是一个种类,传闻证据在案件的证明活动中,是依附于证据种类来归类的,当证据为书证时,如果是传闻证据,这个传闻证据就是书证,当证据为证人证言时,如果是传闻证据,这个传闻证据就是证人证言。

从证据效力角度来讲,证据又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独立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凡是直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证据就叫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独立地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种情况的证据。间接证据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是否定的结论。传闻证据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构成证据的核心不是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另一种事实,而在于“传闻”,即并非陈述人直接感受而是他人的相关信息被陈述人借以用来证明其陈述事实的真实与否的转述或转达。“传闻”本身就具有惑然性,从而决定了当作证据使用时有不稳定性。因此,传闻证据就没有直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如果当作证据来使用和采信,应属于间接证据。进而言之,传闻证据属“道听途说”的渠道得来的一种相关联的案情信息,道听途说的渠道传来的信息,作为案件的线索来用,引导破案或更深入地探索直接证据能起到积极作用,但作为庭审证据,在庭上开展证明活动,显然是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即使能证明案件事实,也必须有其他证据应证,再用相关证据来证明传闻证据的效力,所以,传闻证据属于间接证据,并且是“弱示”的间接证据。

英国有关学者对传闻有这样的界定,所谓“传闻”,在广义上是指,用以证明其所说内容真实性的法庭之外的陈述,包括口头陈述、书面陈述以及有意或无意地带有某种意思表示的非语言行为。传闻证据必须具备两个要素:1、该陈述是法庭之外形成的;2、提出该项陈述证据目的是证明其所说内容的真实性。美国有关证据规则为“传闻”所下的定义:“传闻”是指不是由陈述者在审判或听证中作证时作出的陈述,在证据上将它提供来证明主张事项的真相。

传闻证据并不等同与传来证据,传来证据是与原始证据相对,也就是指那种二手证据,并非是直接从案发现场的来的,可能经过了他人的转述、复制等等。而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之间的不同,就包括在具体的范围上面。传闻证据一般只限于证人的陈述,不包括实物证据。但是传来证据就包括了实物证据,并且只有证人转述他人的陈述,才会被认定为传来证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5: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从犯相关文章
  • 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况是什么
    一、概念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原则上要求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对于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不愿作证、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问题,该规则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为保障程序的公正性和诉讼的对抗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传闻证据规则,并规定适当的例外。传闻证据规则,也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即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如无法定理由,任何人在庭审期间以外及庭审准备期间以外陈述,不得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所谓传闻证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1、书面传闻证据亲身感受了案件事实的证人在庭审期日之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及警察、检察人员所作的(证人)询问笔录:2、言词传闻证据证人并非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而是向法庭转述他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情况。二、传闻证
    2023-06-03
    240人看过
  • 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在于
    一、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在于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的区别:1.含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2.范围不同:第一,传闻证据仅限于人的陈述,不包括实物证据;第二,证人当庭陈述以外的陈述都是传闻证据,而只有证人转述他人的陈述是传来证据;3.运用规则不同: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是一般性排除。二、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怎么办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的处理:法院会作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证据不足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据以认定案件情况的主要事实材料,不足以作为认定案情的根据。三、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客观真实性指作为
    2023-09-07
    328人看过
  • 传闻证据包括哪些
    法律综合知识
    一、传闻证据包括哪些传闻证据包括两种形式,三大类。两种形式包括:1.证明人并非就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而仅就他人在审判所作的陈述,代为他人向法庭提供的陈述。2.证明人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向法庭提交的陈述书和证人证明案件中特定事项所作出的转述。三大类具体而言指:1.非目击者的当庭陈述;2.目击者的书面证言;3.警察或检查官在起诉阶段制作的证人的书面笔录。二、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是什么1.含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2.范围不同:第一,传闻证据仅限于人的陈述,不包括实物证据;第二,证人当庭陈述以外
    2023-10-01
    279人看过
  • 意思表示是指什么意思
    一、意思表示是指什么意思意思表示,指将企图发生一定的司法上效果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部,内心的意思因外部表示而客观,合为一体。意思表示由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构成。客观要件是指在客观上可认识其在表示某种法律效果意思。主观要件,是指内心的意思,更可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思与效果意思。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二、意思表示的成立标准1.欠缺表示行为,意思表示不成立;2.欠缺行为意思,意思表示不成立;3.欠缺效果意思,意思表示成立,但存在意思表示瑕疵。(有争议)4.欠缺表示意思,
    2023-05-06
    475人看过
  • 传闻证据是否需要必须排除
    一、传闻证据是否需要必须排除1、对于传闻证据,一般来说是必须排除的,仅经过检验的有证明力的证据可以在法庭上使用。《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二、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情况传闻证据规则否定了传闻证据的可采性,但如果严格地排除所有传闻证据,显然
    2023-06-12
    206人看过
  • 知道或者是不知道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
    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的区别1、含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2、范围不同:第一,传闻证据仅限于人的陈述,不包括实物证据;第二,证人当庭陈述以外的陈述都是传闻证据,而只有证人转述他人的陈述是传来证据;3、运用规则不同: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是一般性排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一、离婚诉讼中如何取得证据有下列运用技巧:1.在应用书证时,应该注意提交
    2023-06-23
    303人看过
  • 传闻证据的形式和种类
    传闻证据包括两种形式,三大类。两种形式包括:(一)证明人并非就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而仅就他人在审判所作的陈述,代为他人向法庭提供的陈述。(二)证明人就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向法庭提交的陈述书和证人证明案件中特定事项所作出的转述。三大类具体而言指:(一)非目击者的当庭陈述;(二)目击者的书面证言;(三)警察或检察官在起诉阶段制作的证人的书面笔录。一、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的联系都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陈述,也可以是意图表示某主张的行为(如点头,打手势),无意识的行为不在此列;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都属于证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二、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传来证据与原始证据相对,是在理论上对刑事证据进行的划分。按照证据的不同来源,可以将证据划分为两类,凡是来直接源于案件事实本身的证据材料为原始证据,即通常所说的“第一手证据材料”。例如,行政许可证书的正本、假冒商标原物;凡是经过中间传抄、转述环节获取的证据
    2023-02-22
    116人看过
  • 我国有传闻证据规则吗?
    我国有传闻证据规则吗?对于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证人不愿作证、审判中大量使用书面证言的问题,传闻证据规则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为保障程序的公正性和诉讼的对抗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传闻证据规则,并规定适当的例外,所以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至今未确立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传闻证据规则又称反传闻规则,是指在审判中一般不能采纳传闻证据,已经在法庭上提出的,不得交陪审团作为评议的依据。有学者认为,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独有的规定,大陆法系从来无类似的规定。这种观点若在早期来说是正确的,传闻证据规则确实为英美法系所创,在同时期的大陆法系并无传闻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的理由与功能关于设立传闻证据规则的理由,存在着诸多说法。证人陈述证言通常必须遵守三大条件:宣誓、到庭以及接受交叉询问。庭审采用对抗式,证据由一方提出,而由另一方进行反驳,对证人的交叉询问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
    2023-04-19
    186人看过
  • 掌握证据与传闻的差别
    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的区别1、含义不同: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传闻证据指的是“以直接感知或直接体验待证事实的人的陈述为基本内容,由其他人或者采用非直接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的供述证据”;2、范围不同:第一,传闻证据仅限于人的陈述,不包括实物证据;第二,证人当庭陈述以外的陈述都是传闻证据,而只有证人转述他人的陈述是传来证据;3、运用规则不同:英美法系的传闻证据规则是一般性排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传闻证据是指在开庭审理时作证的证人所引
    2023-07-03
    102人看过
  • 行驶证是指什么意思2024
    法律综合知识
    一、行驶证是什么意思车辆行驶证也就是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行驶证是准予机动车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证件,《机动车行驶证》是我国法律、法规认可的重要证件,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机动车驾驶员务必高度重视它,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驾驶员手中的《机动车行驶证》上详细记载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主姓名、型号类别、发动机号和车架号码、载质量或者乘坐人数、初次登记日期以及年度检验记录等。《机动车行驶证》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即对于某一辆机动车来说,只有一组发动机号和车架号码,只有一个车牌号码。?二、行驶证补办办理地点(一)使(领)馆、外籍号牌机动车到车辆管理所办理。(二)其他机动车到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记载的住所地址所属车辆管理所分所办理。其中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记载的住所地址在远郊区县的京B号牌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轮式自行机械到本区县车管站办理。办理时限(一)补(换)领机动车行驶
    2024-02-04
    177人看过
  •  为何传闻证据未被采用?
    传闻证据往往存在不准确的因素,因为传闻证据的提出通常不会经过严格的认证。只有经过了宣誓,证人在法庭上才具有了如实作证的义务,其才可能因为虚假的证言而承担法律责任。此外,传闻证据也无法进行交叉询问,因为交叉询问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最有效机制。1.传闻证据往往存在不准确的因素。2.传闻证据的提出通常不会经过严格的认证。只有经过了宣誓,证人在法庭上才具有了如实作证的义务,其才可能因为虚假的证言而承担法律责任。3、传闻证据无法进行交叉询问。交叉询问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最有效机制。 传 闻 证 据 在 法 庭 上 的 挑 战传闻证据是指在未经正式审判程序前,通过媒体报道、传闻、传言等方式获得的证据。在法庭上,传闻证据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因为它们可能存在不准确、被篡改或断章取义等问题。因此,传闻证据在法庭上的挑战是重要的。传闻证据的可靠性受到法律保护。在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才
    2023-09-02
    36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传闻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
    传闻证据是在本案审判程序开始之前、以口头或书面或手势或其它表达方式作出的用于证明陈述内容本身反映的事件真实性的证据。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程序中,对于传闻证据一般予以排除,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可靠性与证明价值在较长时间内遭到当事人和法院的挑战和质疑。但是,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则逐渐形成了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然而,在这些国家的行政程序中,传闻证据是行政行为的重要证据形式,也是行政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在采纳传闻证据时,为了尽量避免其不可靠性,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有无说明传闻证据值得信赖的环境保证,如:经营记录、重要的统计数字、行政机关提交给国会的报告等具有高度精确性的材料。(2)其它的更令人信服的证据可否现成取得。(3)需要证明的事项的重要性能否说明取得更好证据的费用是正当的。如果需要证明的事项仅仅是行政机关日常处理的大量事件中的一项,那么耗费额外的支出和费用去取得更好的证据将是不正当
    2023-06-06
    429人看过
  • 证据保全意思是什么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调查收集和固定保存的行为。证据保全的形式有哪些1、准诉讼中证据的保全,是指在提起诉讼以前,人民法院应当事人的请求而为的证据保全;2、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即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3、诉讼外的证据保全,即公证处应利害关系人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将证据固定并保存下来。不难理解,在强式职权主义的主导下,强调法院依职权行使公权利为主,那么,证据保全公证充其量是为辅。因为公证不具有强制执行保全措施,如查封等。但是,如果在立法上奉行民事权利基础主义,则完全可以将证据保全公证作为保全制度的首选,法院依职权的主动保全作为补充。证据保全的条件是什么(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是事项有利害关系;(2)申请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2023-08-13
    243人看过
  • 有传闻证据的话是否能排除传销行为?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原则上排除了审判中传闻证据的要求,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进行检查,只有在符合法定例外的情况下才允许庭外陈述。我国没有采用这一规则,只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则。概念传闻证据规则,又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是指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根据这一规则,如果不能确定理由,任何人在审判期间以外和审判准备期间以外的陈述不得作为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所谓传闻证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1。书面传闻证据亲身感受到案件事实证人在庭审期间以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以及警察、检察人员所作的(证人)询问笔录:2。言语传闻证据证人不作证自己亲身感知的事实,而是向法院转述自己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情况。(2)排除原因1。传闻证据可能失真;传闻证据可能因故意或过失而出现错误或偏差。2、传闻证据不能接受交叉询问,不能在法庭上面对质,其真实性不能得到证实,也阻碍了当事人权利的行使。3、传
    2023-08-05
    14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从犯
    词条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从犯
    相关咨询
    • 传闻证据指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3
      传闻证据的定义应当包含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传闻证据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陈述,也可以是意图表示某主张的行为(如点头,打手势),无意识的行为不在此列。 第二,传闻证据是在法庭上提出法庭外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原作出意思者并没有出庭。 第三,提出传闻证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其内容为真。
    • 传闻能用什么证据排除传闻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17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它原则上在审判中排除传闻证据要求,证人证言须在法庭上接受检验,只有在符合法定的例外情形时才允许采纳庭外陈述。 我国没有采用这个规则,只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我想了解一下传闻证据指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4-09-23
      传闻证据的定义应当包含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传闻证据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陈述,也可以是意图表示某主张的行为(如点头,打手势),无意识的行为不在此列。 第二,传闻证据是在法庭上提出法庭外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原作出意思者并没有出庭。 第三,提出传闻证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其内容为真。
    • 传闻证据对应什么证据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4
      传闻证据对应传来证据。传闻证据指证人在本案法庭审理之外作出的用来证明其本身所主张的事实的各种陈述。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
    •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思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23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意思是,即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如无法定理由,任何人在庭审期间以外及庭审准备期间以外陈述,不得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侦查人员违反法定程序或者采用非法方法或者手段获取的证据。强调证据取得的不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