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会有什么结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33:11
354 人看过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
一是没有造成损害
二是造成了损害
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甲某、乙某在犯罪实行阶段,自动放弃犯罪,符合中止犯的构成要件,因此,应当依照中止犯的处罚原则对其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结果犯有没有犯罪中止会被判处刑事责任吗
469人看过
-
违法犯罪中止后一定要有防止结果吗?
206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否会被判刑?
114人看过
-
犯罪中止损害结果是怎么处理的?
222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结果要求,犯罪中止了应该要怎样判刑?
158人看过
-
如果犯罪中犯罪中止定罪吗
33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
词条
#犯罪中止
最新文章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犯罪中止需要防止结果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3我朋友抓到了一个小偷,犯罪中止需要防止结果吗?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
犯罪中止结果如何判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14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不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以上说的是其自动放弃犯罪。 量刑: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
-
犯罪中止导致损害结果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2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比如要杀人,已经实施,受害方已受伤,有了损害结果,但犯罪分子自动自动放弃继续犯罪,实施救治,使受害方脱离死亡危险,那也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所以说,出现了损害结果,也能成立犯罪中止。
-
-
犯罪中止的结果要求,犯罪中止了应该要如何判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7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不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以上说的是其自动放弃犯罪. 量刑: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