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如何报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1 19:30:55 443 人看过

1、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2、按照刑诉法来看,公检法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人自首,都应当接受。也就是无论是否在其职能管辖范围内都必须接受,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拒绝,都会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的。按照一般情况来看,由公安机关来受理。如果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后认定,不进行立案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一、诬告案的立案标准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虚假告发,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单位进行告发。告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国《刑法》第243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

二、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怎么区分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3、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后者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2: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污告陷害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
    污告陷害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是:(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4)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诬告陷害罪的客体要件。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2、诬告陷害罪的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其次,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告发方式多种多样,如
    2023-08-01
    158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未遂: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捏造犯罪事实并予以告发的行为,但司法机关并没有采信行为人的诬陷不实之词,没有对被诬陷者采取行动,那就意味着被诬陷者的人格权和名誉权并没有受到实际的损害,而只是受到了直接的威胁,因此,只能属于诬告陷害罪未遂,不能构成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判几年?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认定一般的
    2023-08-18
    404人看过
  • 诬告罪和报复陷害罪的不同
    这两种犯罪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其主要区别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
    2023-05-01
    263人看过
  • 报假案诬告陷害致他人被羁押如何定性
    案例:犯罪嫌疑人董某在2004年3月将一辆面包车卖给他人,本来曾想与车主协商办理过户手续,但因不想交手续费未过户。后该车陆续被数次转手,未料此后董某陆续接到该车辆的违章罚单、养路费单据,为此支付了数千元。由于车主无法查找,为逃避上述交款责任,2006年12月25日晚,董某向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白鹤派出所报假案称其车辆被盗。2008年12月份该车辆被慈溪市公安机关找到,此时为隐瞒其报假案事实,董某仍坚称面包车被盗并把车领走,还提供了相关的车辆价值数据,导致该车最后买主崔某以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逮捕,被羁押达50余天。后公安机关发现该案存有疑点,经再次向董某询问,董某交代了其报假案的事实。分歧意见:在本案的定性上,存在如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董某构成诬告陷害罪。因为董某捏造事实,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且造成他人被羁押的严重后果。符合诬告陷害罪的构成特征。第二种意见认为,董某构
    2023-04-24
    169人看过
  • 报复陷害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和联系
    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如下:1、主要元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公民;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以职务为基础,滥用职权或者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不需要使用职权;4、陷害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仅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主体不同;2、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3、两者的目的不同。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
    2023-07-04
    110人看过
  • 如何区分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
    一、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二、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三、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一、怎样才够成诽谤罪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
    2023-03-08
    201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应该谁立案呢
    诬告陷害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由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部分犯罪由检察院侦查,其他案件一律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一、举报关系不好的犯罪嫌疑人会构成名誉侵权吗举报嫌犯不构成侵犯名誉权,但如果举报人借检举、控告的名义捏造、歪曲事实而侮辱、诽谤他人的,则会侵犯被举报者的名誉权,甚至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将构成诬告陷害罪。二、什么是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刑事案件中,检察院立案侦查是指对于在诉讼活动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另外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经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三、被诬告
    2023-06-27
    128人看过
  • 如何定性诬告陷害既遂?
    告陷害的既遂的认定:诬告陷害行为使被诬陷者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及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受到了实际损害的,应认定为诬告陷害既遂。构成诬告陷害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1)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举报权等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犯罪对象不同。对于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对象,法律未作限制性的规定;而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诬告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捏造犯罪事实,
    2023-07-16
    292人看过
  • 向公安报案是不是构成诬告陷害罪
    如果有诬告陷害的故意的,虚假报案的,可能会构成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我国宪法将惩治诬告陷害提高为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首先,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
    2023-03-01
    85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诬告陷害罪案例
    房地产老板服刑期间又查出新罪——身为北京金山庄餐饮有限公司、北京合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王某,竟然涉嫌采取私刻公章、伪造商品房预售合同等手段,骗取住房贷款3000余万元,造成国家损失2000多万元。记者昨天获悉:王某已经被检察院以贷款诈骗罪提起公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北京金山庄餐饮有限公司、北京合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男,41岁,因犯票据诈骗罪于2002年3月被朝阳法院判刑13年)于2000年9月,采取私刻北京宣福房地产开发公司印章、伪造《北京久居名园商品房预售合同书》等手段,编造自己和他人购买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久居名园住宅小区商品房的事实,骗取中国建设银行石景山支行8笔个人住房贷款共计人民币3094万元,非法占有。至案发,造成损失人民币共计2876万余元。王某与北京市康利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冯某
    2023-08-18
    469人看过
  • 诬陷罪是自诉案件吗,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
    一、诬陷罪是自诉案件吗诬陷罪不是自诉案件,属于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包括3类: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公诉转自诉案件。二、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
    2022-06-18
    215人看过
  • 被诬告陷害应向哪个部门报案
    一、被诬告陷害应向哪个部门报案关于涉嫌诬告陷害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可依法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报告和投诉。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涉及到公检法哪一个机关的职权范围,这三家机构都应对这些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嫌疑人自首等案件给予接收和受理。换言之,他们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推脱或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二、被诬告强奸怎么维权在结束性行为后可以采取隐蔽方式在身上佩戴录音设备进行取证,亦可尝试在特定情况下拨打电话并开启录音功能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证据。这样可以使对方明确地感知到您并非有意与之发生性行为,甚至若对方在交谈过程中表达出了
    2024-07-17
    289人看过
  •  量刑标准:诬告陷害罪如何判刑?
    该段内容讲述了诬告罪的相关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并让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将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如果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并且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那么这个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其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么这个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诬 告 陷 害 罪 如 何 量 刑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或者使人受刑事追究,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
    2023-09-06
    110人看过
  • 我国法律如何规定诬告陷害罪
    我国法律如何规定诬告陷害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提供虚假信息,意图使他人接受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地捏造犯罪事实,意图使诬告陷害的人受到虚假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虚假信息”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告知有关单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接受刑事调查,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非故意陷害、诬告、谎报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2023-05-02
    85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什么叫诬告陷害罪, 如何正确认定诬告陷害罪, 如何正确认定诬告陷害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什么叫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二、如何正确认定诬告陷害罪(一)罪与非罪1、本罪与错告的界限一般认为,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不构成诬告陷害罪。错告是指错误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实的告发行为;检举失实是指揭发他人罪行,但揭发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为。诬告与错告,在主观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
    • 认定诬告陷害罪,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与一般诬告陷害罪的界限在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5
      认定本罪,主要应注意诬告陷害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1)本罪与错告、检举失实行为的界限。刑法第243条第3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本罪。二者区别的标志在于,后者主观上不具有陷害他人的目的,客观上不具有捏造犯罪事实并进行告发的行为。(2)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诬告陷害行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对于对情节一般的诬告陷害行为,不应以犯罪论。情节是否严重,可从行为人
    •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
    • 假如诬告陷害他人成立诬告陷害罪,如果诬告陷害他人可能会被判几年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8
      诬告陷害他人成立诬告陷害罪的,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那么,如果诬告陷害了他人会被判什么刑罚?下面由法律经验为您整理介绍。 一、诬告陷害他人可能会被判处的刑罚有: 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什么是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诬告陷害罪判几年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5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诬告陷害罪的客体要件 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我国宪法将惩治诬告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