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协议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拆迁协议诉讼时效最新规定是六个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签拆迁协议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拆迁协议要注意的问题有: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
2.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要明确;
3.约定违约责任;
4.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
5.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是否对我们有不利的因素;
6.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所订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即实行强制性公证。通过公证,保证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利于消除被代管人对协议的疑虑。
三、拆迁补偿的方式
拆迁补偿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是通过不同的法定依据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专业的估价,生成有据可循的多远组成的补偿金额。介绍两种法定评估依据:
(1)市场评估价,即由符合规定的专业估价机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对拆迁标的的价值和价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
(2)商品房交易均价,即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由相关部门每季度定期汇总测定并公布。
2.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也被称作产权调换,产权置换分为两种形式:
(1)异地安置。异地安置是指由于开发商项目不涉及住宅或由于该地块容积率原因,不能进行回迁安置,只能选择在其他地块上新建安置房,再通过产权的增减尽量以等价价值做到产权置换。
(2)回迁安置。回迁安置是指开发商拆迁重建项目能够完成回迁安置,通过产权置换比例完成回迁安置。
-
行政诉讼时效最新规定(拆迁的行政诉讼时效)
310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最新规定2021年更新
433人看过
-
诉讼时效的最新规定,及诉讼时效的分类
410人看过
-
拆迁补偿协议适用诉讼时效是几年
108人看过
-
民间借贷讼诉时效最新规定
472人看过
-
继承权的诉讼时效规定最新
383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拆迁协议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计算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9对于拆迁安置诉讼时效其以移地安置方式发生的房屋拆迁安置纠纷案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以拆迁人给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发出的《选房通知书》或《看房通知书》上所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因为根据我国房屋拆迁的行政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移地安置的,都是一次性提供安置房源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挑选。而拆迁实践中,拆迁人在此之前都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发书面通知,通知他们在一定期间挑选自己看好
-
拆迁争议的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26撤销仲裁案件有诉讼时效,中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知道或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交。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因房产起诉案件自行政行为出台之日起二十多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出台之日起五年以上,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018最新民房诉讼时效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01逾期处理房地产证明书的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社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说明》第18条规定,由于卖方的原因,买方在商社买卖合同中约定的房屋所有权登记期限过期未能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明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卖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延期执照违约金的诉讼时效期间,必须从合同约定的执照到期日起计算,也就是开发人员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
最新诉讼时效最新规定如何计算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应该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从义务人的日期开始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和中止,中断的事由法律规定,当事人承诺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放弃无效
-
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后有诉讼时效吗,有没有法律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21法律咨询解答 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后有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