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的情形有: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预期违约,指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3、延迟履行,指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
4、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是指当事人一方因履行债务延迟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
5、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不定期合同的合同,但应当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对方;
6、因情况变化继续履行合同不公平的,当事人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但当事人不当然有权解除合同,必须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裁决,决定权在法院或仲裁机构,必须先协商,协商不能提出;
7、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解除合同。
承包人和发包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承包人和发包人解除合同的情形包含如下几种:
1、承包人将建设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2、发包人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履行协助义务,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的,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3、合同解除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
4、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公司解除合同如何赔偿,解除合同分哪些情形?
498人看过
-
单方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有什么情形
441人看过
-
公司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
435人看过
-
没有约定合同的解除情形的如何解除合同
412人看过
-
合同于何种情形可得部分解除
492人看过
-
分析可以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形
72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的解除的情形有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1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提前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 4、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5、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导致劳动者辞职的; 6、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或低于当地最
-
没有约定合同的解除情形的怎样解除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25合同没有约定解除情形的,仍然可以解除。但是解除合同应当有以下情形之一: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但不是有不可抗力就可以解除合同,而必须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合同。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相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预期违约 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
-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分什么情形?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7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合同解除了,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有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31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有下列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能预见,指行为人主观上对于某一客观情况的发生无法预测。对于某一客观情况的发生可否预见,因人的认知能力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各异,预见能力必然有差别。因此,不可预见,应以一般人的预见
-
如何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14出现以下情形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1、当事人协商一致;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