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行为的特征与分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4 08:05:25 362 人看过

一、行政违法依主体可分为两类:(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2)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二、按照违法程度分为以下几类:(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不具备行政行为实质要件的行政违法,如主体不合格、内容不合法、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等。(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不具备行政行为形式要件的行政违法,如行为的作出不符合法定程序、行为的表现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等。

三、根据违法的范围可以分为:(1)内部行政违法,指内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如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越级指挥(2)外部行政违法,指外部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如公安机关非法拘留公民。

四根据违法的形式可以分为:(1)作为行政违法,积极地作出行政法律规范所禁止的行为,(2)不作为行政违法,表现为拒不作出行政法规范所要求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的概念

1、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

2、行政违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违法仅指行政主体的违法,广义的行政违法还包括行政相对人违法。我们采用狭义说。据此,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而依法须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9: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主体相关文章
  • 侵权行为的侵权分类以及特征?
    一、侵权行为的侵权分类侵权行为的侵权分类有:1.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这是侵权行为的最基本分类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为过错而实施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以认定的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而不以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适用无过错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归责的侵权行为。2.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这种分类是根据侵权行为人的人数多少划分的侵权行为类型,一人即为单独行为。3.积极侵权行为与消极侵权行为这种分类是基于行为的主观行为所作的分类,行为人以作为形式造成的侵权就是积极侵权行为,而行为人的无意识行为或者默示不作为造成的侵权就是消极侵权行为。二、侵权行为的特征侵权行为的特征有:1.侵权行为是一种单方实施的事实行为。2.侵权行为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3.侵权行为是加害于他人的行为。除民事权利以外的其他合法利益,也属于侵权行为法保护的范围。4.侵权行为是应承担侵
    2023-06-07
    477人看过
  • 强制猥亵行为的分类及其特征
    暴力,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害妇女的人身采取殴打、捆绑、堵嘴、掐脖子、按倒等侵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的强暴方法。胁迫,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采取威胁、恐吓等方法实行精神上的强制,使被害人不能反抗。例如,以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坏私誉、加害亲属等相威胁:利用收养关系、从属关系、职务权力以及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环境进行挟制等。强制猥亵行为什么意思猥亵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如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对未成熟少年的性骚扰,即使在对象不明了意图和没有违抗乃至顺从的情况下,也可视为猥亵。猥亵行为的判断同社会习俗关系很大。性行为的道德标准与可以暴露的程度,由不同社会的性文化主流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4
    465人看过
  •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有哪些,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合法要件包括: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内容要件。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行政行为内容适当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明确、适当,而且应当公正、合理。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所谓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方式、顺序以及时限。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行为。行政行为的分类: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
    2024-04-15
    294人看过
  • 探讨职务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其特点
    只要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做出违法行为,都是职务违法行为,如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严重职务违法行为会被判刑吗严重的职务违法行为会被判刑。职务违法本身不是犯罪行为,国家工作人员有职务违法的这种情况的话会按照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但严重的职务违法行为就有可能已经构成了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要被纪检委立案侦查的,之后一样会移送到刑事法庭,由刑事法院定罪量刑。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
    2023-07-08
    165人看过
  •  行政违法与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行为,具有公权性质,通常反映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行政违法要受处罚或罚金。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具有私法性质,一般体现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民事违法责任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这通常反映的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公权性质。行政违法要受处罚或罚金。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法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体现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私法性质。民事违法责任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1. 行政违法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行政违法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定,对国家、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的行为。而民事违法行为则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规定,侵犯他人或者公共利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
    2023-08-18
    289人看过
  •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政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关键词:行政主体概念特征分类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宪法、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
    2023-06-13
    188人看过
  • 因此,行政行为特征表现为: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化,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化性和应变性决定的。三、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无需与行政对手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甚至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和履行等方面,行政主体都具有不同于民事合同的单方意志。4、行政行为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具有强制性,行政对手必须服从和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受到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密切相关。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免费的。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特殊公共负担或者分享特殊公共利益时,应当有
    2023-08-08
    177人看过
  • 违反法规的医师行为特征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什么情况才算做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可以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申请组织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3、
    2023-07-16
    499人看过
  • 强拆行为违法分类
    房地产开发
    一、强拆行为违法分类是属实行政方面的一些纠纷,当然也需要根据拆迁主体来进行确定。是属实行政方面的一些纠纷。强制拆迁违反《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强制拆迁的性质从强拆所表现出的不平衡利益诉求、老百姓的哀号痛苦和心灵创伤之深重、强力部门的难以顾及法律来看,讲话精神所要求的把实现人民利益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对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相差甚远,与十六大所要求的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背道而弛。把强拆长期作为解决开发商与居民之间民事纠纷的最后手段,使行政权力深深介入到房地产开发中,是用专政方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给社会稳定和政府工作造成了不小压力,极易给法律秩序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带来冲击和侵害。二、强拆违法建筑应该归谁管强拆违法建筑应该建筑机关进行管理。不论多长时间违章建筑都不能成为合法的,所以违章建筑物是可以随时拆除的。《违章建筑处理办法处理》
    2023-05-06
    114人看过
  • 什么是行政不作为的行为特征
    (一)违法性违法性是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由于行政主体没有在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内履行其行政义务,所以,行政主体一旦被认定构成行政不作为,就意味着这种行政不作为必然违法,从理论上讲根本不存在合法的行政不作为,合法的行政行为必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在本质上是对其应该保护的法益的一种放弃,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因此,行政不作为只能是一种违法行为。(二)消极性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对其职权职责的放弃,客观上表现为怠于履行职责的消极性。行政不作为的消极性在主观上表现为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职权的放弃,在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所承担的行政义务。(三)程序性判断行政主体的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最基本的是要看其是否启动并完成了行政程序。只要行政主体启动并完成了行政程序,行政主体的行为都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积极作为行为,不构成行政不作为。(四)非强制性行政作为一经作出就产生法律上的公定力、确定力、拘束
    2023-08-05
    170人看过
  • 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无效行政行为的特征?
    一、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有:1.无效行政行为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没有法律约束力,不产生行政主体期望的法律效力。2.无效行政行为赋予权利的,任何人无尊重权利的必要,在任何诉讼程序中均可作出独立判断。3.进入执行程序的无效行政行为,执行行为是无效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赔偿。4.以无效行政行为为基础性条件作出的其他行政行为也无效。5.对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不因时效的完成而认为有效。不受起诉期限和复议期限的限制,随时可提起确认。无效行政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的特殊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多样的二、无效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无效行政行为的特征是:1.无效行政行为的范围上仅指重大且明显的违法行为,此限定范围是依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说,即其具有外在的明显违法性和内在的重大违法性,前者指依一般公民之理性和经验所能判断的违法行政行为,后者指其违反了重要的法律法规,该通
    2023-06-06
    139人看过
  • 行政违法的主体是什么?行政违法有分类吗?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指的是一种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动,行政违法包括两种行为,一种是职务过错还一种是行政过错。职务过错是指国家的工作人员损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的违法行为,行政过错是指国家公民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是一种和民事违法与刑事违法不同方违法行为因为行政违法只有在组织或者个人拥有行政主体身份时对行政法的违法行为,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违法条件才能算行政违法。不过因为行政违法一般都只违反了行政法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行政违法虽然违背了行政法属于违法行为但是一般不会构成犯罪行为。不过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和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行政违法者也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院的判决承担自己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判定的责任根据是违法的一切客观条件和违法的一切主观条件1、主观要件分为故意违法和过失违法,故意违法是指违法人在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带来危害性还任由行为的发展,任何
    2023-06-02
    57人看过
  • 行政行为的效力有哪些?行政行为的特征是怎样的?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有哪些通常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行政主体所有行为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所谓“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
    2023-06-03
    327人看过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特征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以下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都是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都是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直接目的;都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以独立行使职权为保障;复议或诉讼均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都不适用调解。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具体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由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间自由选择,在选择了行政复议之后如对复议决定不服仍可提起行政诉讼;由行政相对人自由选择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但选择了行政复议后即不得再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行政相对人必须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如不服复议决定,相对人必须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如不服复议决定,再行起诉;以行政复议为终局决定,行政相对人只能申请复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属于司法行为。(2)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
    2023-04-05
    205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行政主体
    相关咨询
    • 行政行为违法的种类和构成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8
      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赔偿等。
    • 行政行为是怎么分类的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31
      1、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这是基于行为适用范围对行政行为所作的一种划分。 2、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4、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做出是否必须具备法定形式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行为。 6、以行政法律关系相对方参与意思表示的作用为标准司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
    • 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7
      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1)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 (2)是一种制定规则的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 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内容和目的为标准,可以将抽象行政行为分为制定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行为规则。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可以将抽象行政行为分为依授权制定行
    • 侵权行为有哪些特征与违约行为的区别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2
      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侵权行为的法律特征有: (1)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2)侵权行为的对象是绝对权; (3)侵权行为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为。 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有着区别: (1)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约定义务; (2)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绝对权,违约行为侵犯的是相对权; (3)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财产责
    • 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特征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03
      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 1、行政指导不产生行政主体与行政对手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合同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行政指导是单方行为,行政合同是双方行为; 3、行政指导是双方行为,行政合同是单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