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所指的犯罪地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3 15:20:24 302 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所指的犯罪地是与犯罪行为全过程相联系的地域范围。包括犯罪预备地、犯罪实施地、犯罪结果地和销赃地等。从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还可分为主要犯罪地和一般犯罪地。主要犯罪地,指被告人所犯数罪中最严重的犯罪发生地,或者是一个犯罪活动中最主要的犯罪场所。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地对于确定刑事案件的地区管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表明,在确定地区管辖的管辖法院时,首先考虑的应是犯罪地的人民法院。

一、有关法律上对犯罪地的规定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

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8日 14: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刑事诉讼法是如何规定犯罪的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一、作案工具应当如何处理犯罪工具应当没收处理。具体规定有:1、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产,应当追回或者责令退还;2、被告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3、犯罪所用的违禁品和财产应当没收;4、没收的财产和罚款将上缴国库,不得挪用或自行处理。根据法律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依法处罚的。
    2023-03-05
    451人看过
  •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指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维护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平,在于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而且刑事诉讼的目的是经过合法的程序,查明犯罪事实,让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从而对社会产生警示作用,减少犯罪现象。因此刑事诉讼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刑事诉讼的尊重也是对于刑法的尊重。一、公安机关立案的条件(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
    2023-03-12
    224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不判实刑是指什么
    一、不判实刑是指什么不判实刑的意思就是法院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犯罪的人判缓刑,也就是通俗话说的违法人员不用直接去坐牢。法律明文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例如:交通肇事者取得受害人谅解的,在法院量刑时候,可以酌定情节,给予犯法的驾驶员判缓刑。当然,被告人有投案自首情节、或者属于未成年人犯法的即使受害人不谅解,只要被告人真心悔罪,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也可以判处缓刑。二、实刑是什么意思实刑和缓刑是民间俗称。实刑就是要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一般来说就是需要实际在监狱或看守所里面服刑。缓刑的详细说法为暂缓量刑,主要指对已经构成犯罪的人员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023-04-16
    357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审查起诉的内容指什么
    《刑事诉讼法》可以告诉我们答案。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这五个事情就是检察院审查起诉时主要审查的内容。这下知道检察院审查起诉都在审查什么了吧。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168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一、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如何处理一般的刑事诉讼过程,是案件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后,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是否
    2023-02-19
    24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的赔偿地点地位指的是什么?
    关于民事诉讼赔偿地点的规定为:人民法院辖区与国家行政区域相一致,使诉讼当事人的所在地与人民法院辖区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诉讼赔偿地点在该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法院;诉讼标的、诉讼标的物或者法律事实与人民法院辖区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的,诉讼赔偿地点在辖区内的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什么民事诉讼法的第三人是指与民事案件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与民事案件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当事人与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据此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可以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最后第三人在符合条件下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
    2023-08-12
    271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的违法所得指的是什么?
    刑事案件中的违法所得指的是犯罪分子因为违法活动中所获得的一切财产。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1、追缴对于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所得尚存的情况,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就应当随时予以追缴,这既是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因为原物也是证据,也是为保障审判结果的顺利实现,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追缴。2、责令退赔在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原物及款项无法追缴的情况下,公安司法机关应责令犯罪分子退赔。3、返还被害人或没收、上缴国库对于追缴、责令退赔的财物,有两种处理方法:其中属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且可以返还被害人的情况下,应当返还被害人;在无被害人或虽有被害人但无法返还被害人,或者是违禁品或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情况下,则予以没收后上缴
    2023-06-28
    77人看过
  •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所在国指什么
    一、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所在国指什么1、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所在国,是指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设立登记地国,也可以是办理了营业登记手续的第三国。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五百二十一条外国人参加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护照等用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参加诉讼,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身份证明文件,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代表外国企业或者组织参加诉讼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其有权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的证明,该证明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本条所称的“所在国”,是指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设立登记地国,也可以是办理了营业登记手续的第三国。二、涉外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一)适用范围涉外民商事案件
    2023-06-04
    195人看过
  • 犯罪诉讼法的属性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事诉讼法的属性:1、程序法。2、公法。3、基本法。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区别是: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劳动合同法是指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劳动合同法一般是指所有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行政法规由谁签署公布?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以国务院令形式签署公布。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三、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的作用是什么1、对税收程序立法的指导作用。在税收程序法的内部结构中,税收程序法原则位于
    2023-06-29
    435人看过
  • 《刑法》中规定最轻的刑事犯罪是指哪些犯罪
    一、《刑法》中规定最轻的刑事犯罪是指哪些犯罪?《刑法》中规定最轻的刑事犯罪是定罪免刑。比如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比如中止的杀人犯应当定故意杀人罪,但免除处罚。实际免除刑法的还有很多,比如盲、聋哑人可能免除刑罚,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都可能定罪免邢。拘留、逮捕期折抵刑期,拘留逮捕1天,折抵拘役、有期徒刑的1日刑期。二、刑事犯罪构成包括有哪些?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
    2023-05-24
    50人看过
  • 刑事责任犯罪主体是指什么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一、犯罪主体有什么意义1、定罪意义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必备的条件之一。任何犯罪都有主体,即任何犯罪都有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犯罪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具备法律所要求的犯罪主体条件的人,才能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符合特殊主体条件的人,不能构成特殊主体的犯罪。犯罪条件的具备,是行为人具备犯罪主观要件的前提,也是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目的的基础。例如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关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等,对于正确认定犯罪,划清罪与非罪以及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023-03-22
    499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刑事案件申诉人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诉,并且必须按决定的方式提出申诉。同时,申诉人不得因提出申诉而停止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此外,申诉人必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不得以判决、裁定或决定不公受冤、执法人员徇私枉法为由,滥用申诉权,无理取闹,妨碍公务,或诬告陷害他人,否则将负法律责任。刑事案件申诉人的义务是: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诉。(2)必须按决定的方式提出申诉。(3)不得因提出申诉而停止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或人民检察院的决定。(4)必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申诉人不得以判决、裁定或决定不公受冤、执法人员徇私枉法为由,滥用申诉权,无理取闹,妨碍公务,或诬告陷害他人,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刑事案件申诉人义务包括哪些?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申诉人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异议或者申诉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诉人提出申诉,应
    2023-08-21
    228人看过
  • 刑事诉讼职能的基本结构是指什么
    在现代社会,诉讼是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司法权通过诉讼活动得以实现,从而达到解决社会纠纷、实现法律正义的目的。根据诉讼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诉讼活动可以具体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部分。其中,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1.控审分离,是指控诉职能和审判职能必须分别由专门的诉讼主体来承担,而不能把两种职能集中由一个诉讼主体来承担。2.控辩对等,是指承担控诉职能的诉讼主体与承担辩护职能的诉讼主体地位平等并互相对抗。3.审判中立,是指承担审判职能的法院及其审判人员不能有控辩双方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机关或者人员担任,而且审判者应当对控辩双方不偏不倚,平等对待。一、提起公诉有什么意义1、公诉是侦查后和审判前之间的一处独立的阶段,它是联系侦查与审判的惟一桥梁,其任务表明了侦查活动的终结,并对侦查活
    2023-06-20
    201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怎样认定是犯罪
    一、刑事诉讼法中怎样认定是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罪的,才能称为有罪。所以人民法院判决有罪,是认定犯罪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二、犯罪构成包括哪几个要素任何犯罪都包括四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如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
    2023-05-18
    412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
    2023-04-14
    37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法律诉讼地点是指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6
      一般来说,诉讼标地物所在地大多都是在这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但是这个表的和标的物的话是不会永远共存的,合同诉讼的地址的不一定是要在甲方所在地的,而是要在合同纠纷的诉讼或仲裁的管辖地。
    • 刑事犯罪起诉的诉讼条件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24
      刑事起诉条件:1。提起自诉的条件:(1)属于受诉法院的管辖范围;(2)自诉案件(3)被害人告知;(4)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据证明被告的犯罪事实。2、提起公诉的条件:(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查明,证据真实、充分;(2)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存疑不起诉是否刑事诉讼法所称的条件是指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8
      刑事诉讼法中只有存疑不起诉的规定,疑罪从无并没有明文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相关规定是:“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刑事追诉第一类犯罪是指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0
      刑事追诉第一犯罪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这就说明了,犯罪是有追诉时效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就不再追诉。
    • 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什么人, 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哪些人? ?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5
      【法律意见】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1)被害人。被害人是指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2)自诉人。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自然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正在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人。(4)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