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疑罪从无原则作出了明文规定,在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具体规定如下: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一、无罪推定原则是什么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规则。第一,疑罪从无规则即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第二,控方举证规则即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自证其罪,其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第三,沉默权规则沉默权规则与无罪推定的人权保障精神密不可分。任何人不应成为追诉自己的工具。
二、法院会作出哪些判决
法院会作出的判决包括有罪判决以及无罪判决。根据《刑法》规定,无罪判决可以细分为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的无罪判决,以及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三、有证据不足法院会怎么处理
证据不足法院的处理:
1、法院经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依法申请,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
2、依职权调查收集后证据充分的,应当开庭审理,仍然缺乏证据的,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依法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我国法律中如何体现疑罪从无原则?
61人看过
-
疑罪及疑罪从无原则初探
68人看过
-
中国疑罪从无是否实行原则
457人看过
-
我国“疑罪从无”的质疑
389人看过
-
刑法的基本原则疑罪从无原则
288人看过
-
也谈“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
101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21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 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 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 3、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 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
-
疑罪从无原则如何认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07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需要重新侦查的,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
-
法律上疑罪从无原则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13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案件证据存在疑问,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的,案件事实应该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的,但影响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在量刑时做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
-
疑罪从无原则的刑事判决问题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2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案件证据存在疑问,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的,案件事实应该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的,但影响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在量刑时做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
-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怎么规定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18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而又确实无法查证清楚、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如第162条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主要表现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在审查起诉阶段,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