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导致了人员死亡的话,此时一般是构成了交通肇事罪。1、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2、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因逃逸导致死亡的,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交通肇事一人以上重伤包括一人吗
交通肇事罪中重伤一人以上是包含一人的。主要依据如下: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数)。
发生重大事故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二、无证驾驶出交通事故怎么处罚?
如果没有驾照或者驾照过期以及驾照准驾车型与实际驾驶车型不符都属于无证驾驶。首先,无证驾驶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次,由于无证驾驶本身违法,导致后期交警事故责任认定中无证驾驶者处于不利地位。第三,无证驾驶撞到人后,触犯交通肇事罪的标准将大大降低。正常情况下,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或者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无证驾驶的话,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就构成交通肇事罪了。第四,一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即可能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酒驾处罚致人死亡
86人看过
-
酒驾死亡人员处理流程
274人看过
-
酒驾造成多人死亡可以死刑吗
482人看过
-
一男子酒后驾车接女友,酒驾未造成人员伤亡怎么处罚
307人看过
-
酒驾事故造成死亡判定
206人看过
-
酒驾事故造成两人死亡的法律裁决
343人看过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
无证酒驾怎么处理才会造成人员死亡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51、行为人无证酒驾造成人员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而对于受害人的近亲属,还需依法承担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赔偿责任。
-
醉酒驾驶酒驾车辆造成人员死亡的哪种责任?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07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
-
2022年无证酒驾造成人员死亡是怎么处理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11、行为人无证酒驾造成人员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而对于受害人的近亲属,还需依法承担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赔偿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
造成死亡赔偿不到位驾驶员的处罚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6如果肇事方构成交通肇事罪,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只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抚养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
-
醉酒驾车造成摩托车驾驶员死亡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4醉酒驾车一律全责。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拘束力和执行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种证据。作为证据,当事人可以就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法院应依证据规则审查其效力性及证明力,若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存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