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01:30 183 人看过

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的内容,法律一般并不直接规定。在刑法意义上,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分为两种:

1、预见义务;

2、结果避免义务。分别与两种过失犯罪相对应: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前者又被称为无认识的过失,后者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对于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没有危害结果即无过失犯罪,所以,判定过失犯罪成立的关键即在于其主观有无刑法意义上的过失,即有了危害结果,但如果缺少主观过失、缺少犯罪主观构成要件,即不成立过失犯罪。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必然要用到实质解释的方法,因为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案例1:甲乙斗殴,乙拿刀威胁甲,甲顺手操起一铁棍打乙,乙落荒而逃,甲紧追不舍,乙逃致一人迹罕致的水渠边,见无法通过,即守侯于水渠上,欲待甲追致与其死拼。甲追致距乙30米处,见乙虎视耽耽,作拼命之势,也不敢近前,就顺手捡起一小石子扔向乙,乙躲避时不慎后退坠落渠中,溺水身亡。

在本案例中,危害结果有了,乙死亡。且甲扔石子的行为是外部力量,导致乙死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且是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吗?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必须要判断甲有无刑法意义上的主观过失,即甲对乙溺水死亡有无预见义务,也就是说甲在主观上是否尽到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谨慎小心义务。甲扔石子时不可能知道其后果会导致乙被淹死,以普通人的经验为标准,甲没有预见义务。因此,甲不成立过失犯罪。

案例2:张某深夜独自一人入深山盗树,将公路附近陡山坡上的一棵大树砍倒,让大树顺势倒下山坡、倒在公路上,不曾想正好赶上王某打猎,大树正好将在半山坡上埋伏的王某砸死。问:张某对王某之死负刑事责任吗?同前一个案例一样,这里也只是需要考察张某有无过失,显然,半夜三更,张某不可能知道王某埋伏于此,以一个普通人应尽的谨慎义务为标准,张某无过失,无须对王某之死负刑事责任。

有无过失即有无注意义务,要从法律、合同、经验等方面判断,最后的标准就是普通人的注意义务标准,刑法不要求人是神,同时这也要求法官要具备良好的评判修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3日 04: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过失犯罪定义与理解
    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不预见,或者因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是与故意犯罪相对应的犯罪类型。行为人对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的不同态度是两者差异的关键。过失犯罪,只有法律规定的,才能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间接杀人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间接杀人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一)、客观方面区别故意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杀人行为。1、杀人的行为方试多种多样,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2、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只有人被杀死,才成立犯罪既遂。3、若像投放危险物质罪、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杀人,没有危及公共安全才构成本罪,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则构成公共安全方面的罪。4、正当防卫等正当行为致他人死亡的,如果符合正当防卫行为的条件,不构成本罪;第五,对尸体实施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属于对象的认识错误和不能犯未遂。过失杀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2023-07-11
    79人看过
  • 认定过失犯罪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刑法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有的过失犯都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故意犯,但反之则未必。例如,刑法只打击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过失毁坏财物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其应按侵权行为处理。但刑法同时打击故意和过失损毁文物的行为,对上述两行为,均应认定为犯罪;2、构成要件符合性是违法性的存在依据,故意、过失并不决定违法性的有无与程度,其只是责任要件。一般认为,过失是违反了注意义务,这种注意义务包括结果回避义务和结果预见义务。显然,结果回避义务和结果预见义务,是过失犯罪的两个要件,前者是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后者则是过失犯的主观责任要件;3、在过失犯论问题上,命题人的观点是修正的过失论。修正的过失论认为基于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以旧过失论为基础,同时认为,只有具备发生构成要件结果的一定程度的实质危险的行为,才是符合过失犯构成要件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只要事后的判断能得出行为人对结果具有预见
    2023-03-13
    152人看过
  • 再犯罪的定义是否包括过失?
    不构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如果前后两罪或者其中一罪是过失犯罪,就不成立累犯。过失犯罪判拘役会构成案底吗过失犯罪判拘役会留下案底,只要构成犯罪就会留下案底。不过如果嫌疑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底会被封存。案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2023-07-03
    189人看过
  • 过失犯罪认定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1、刑法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有的过失犯都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故意犯,但反之则未必。例如,刑法只打击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过失毁坏财物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其应按侵权行为处理。但刑法同时打击故意和过失损毁文物的行为,对上述两行为,均应认定为犯罪;2、构成要件符合性是违法性的存在依据,故意、过失并不决定违法性的有无与程度,其只是责任要件。一般认为,过失是违反了注意义务,这种注意义务包括结果回避义务和结果预见义务。显然,结果回避义务和结果预见义务,是过失犯罪的两个要件,前者是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后者则是过失犯的主观责任要件;3、在过失犯论问题上,命题人的观点是修正的过失论。修正的过失论认为基于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以旧过失论为基础,同时认为,只有具备发生构成要件结果的一定程度的实质危险的行为,才是符合过失犯构成要件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只要事后的判断能得出行为人对结果具有预见
    2023-03-17
    262人看过
  • 论职务过失犯罪中的决策过失责任
    摘要:决策过失责任是具有决策权的国家工作人员,因过失决断或决定而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并且违反刑法规范而应当承担的一种职务过失犯罪的责任类型。是根据国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的职务行为的形式确定的。决策过失责任与通常所说的决策失误有着根本的不同。决策失误是工作中的一般失误,只是过错行为,而非犯罪行为。同时,我们认定决策过失责任时还必须与政治决策失误、科学探索的决策失误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误区别开来。决策过失责任形式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有着一定的蕴涵和体现,但应当通过进一步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完善。关键词:职务过失犯罪决策过失责任刑事立法根据职务过失犯罪主体的职责和权力内容的不同,职务过失犯罪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责任形式。决策过失责任就是以决策过失行为为表现的职务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形式。本文通过对决策过失责任的构成、立法蕴涵及其完善等的研究,初步探讨其理论分野,以求教于学界。一、决策过失责
    2023-06-03
    394人看过
  • 故意和过失的单位犯罪
    (一)故意的单位犯罪故意的单位犯罪是指主观罪过由故意构成的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的故意具有不同于个人犯罪故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单位犯罪中,这种犯罪意志是单位的整体意志。正是这种单位的犯罪意志,为故意的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提供了主观根据。故意的单位犯罪大多数是经济犯罪,因而往往具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动机。对于这些犯罪来说,是否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是单位犯罪的罪与非罪区分的标志。如果单位虽然实施了某一违法行为,但并未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就不构成单位犯罪。同时,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还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相区分的标志。如果单位内部人员假借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为个人牟取私利,那就不是单位犯罪而只能是单位内部人员的个人犯罪。还有个别故意的单位犯罪,虽然不具有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动机,但往往也是以单位名义实施。例如刑法第396条第1款私分国有资产罪,刑法规定为是单位犯罪,这种犯罪不仅没有为单位谋取利益
    2023-02-27
    419人看过
  • 解读刑法过失犯罪定义
    刑法解释: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定义】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解释】本条是关于过失犯罪定义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过失犯罪的规定。过失和故意一样,同是行为人主观上对危害行为发生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状态。根据本款的规定,过失犯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第二类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的。本款规定的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结果可认识的能力。应当预见要求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
    2023-04-22
    147人看过
  • 认定过失犯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司法工作人员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这种做法容易扩大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范围。正确的方法是,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第二,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行为人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与实际发生的结果是否严重,具有一定联系;但不能由此认为,凡是结果严重的,行为人就能够预见、应当预见
    2023-04-22
    306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不能算累犯吗,过失犯罪过失的类型
    一、过失犯罪不能算累犯吗犯罪分子释放或者特赦后5年内再犯罪,前罪和后罪都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就会构成累犯。未成年人犯罪或者过失犯罪的,不会认定为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二、过失犯罪过失的类型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
    2023-06-17
    63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特点分析
    本文介绍了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概念。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导致行为实际上造成了这种危害。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危害,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导致行为实际上造成了这种危害,属于过失犯罪。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与犯罪结果关系探讨心理状态与犯罪结果关系探讨,是法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心理状态是指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其心理的良恶、认知水平、意志力等,而犯罪结果则是指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实际危害。在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中,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可以成为从重或从轻处罚的重要因素。如果犯罪人的心理状态良好,能够对自己的行为
    2023-11-21
    419人看过
  • 鉴别犯罪过失和犯罪故意的办法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即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反之,不能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则属于间接故意。1、行为人是否同时认识到了阻碍结果发生的主客观条件;2、行为人是否有实际根据和理由,认为这些条件是存在的;3、在事先和事中,行为人是否有利用这些条件积极阻止结果发生的倾向和行为;一、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是在过失心理支配下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与犯罪过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过失犯罪与过失行为的联系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
    2023-03-22
    168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中的注意能力是啥,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是哪些
    犯罪过失中的注意能力,理论上亦有称为认识能力、预见可能性。是犯罪过失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上,注意能力问题一直是与“无认识过失”相联系,我国学者,也多在疏忽大意过失中探讨该问题。注意能力被认为是疏忽大意过失的主观要件,过于自信过失似与注意能力问题无关。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对注意能力问题的认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注意能力问题不仅被认为是疏忽大意过失的主观条件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观条件之一。虽然在不同过失的类型中对注意能力内容上要求不同,但它在犯罪过失中已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观前提条件的见解,已被广泛地接受。注意能力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目前我国理论界大体上有三种认识:其一,认为“注意能力,又称为认识能力”,{2}即认为注意能力等同于认识能力。其二,认为所谓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对特定客体引起、保持和集中注意的一种个体能力,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
    2023-02-17
    390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属共犯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6-12
    493人看过
  • 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意外事故之区别
    故意过失意外对应的都是犯罪人的主观心态。故意是指,犯罪人故意引发犯罪,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比如甲想乙死,提刀砍杀了他,那么这就是个典型的故意。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比如甲在老婆的茶杯里下毒,但是孩子喝了里面的茶,甲眼睁睁的看着,却不敢讲出来,这也构成故意,尽管他不想孩子被毒死。所以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犯罪人并不希望犯罪结果的发生,但是他的行为却引起了危害后果,而他如果克尽注意义务,是可以避免的。过失分两种,一种叫疏忽大意,一种叫过度自信。疏忽大意指犯罪人能预见而未预见,比如甲明知乙不会游泳还在嬉闹时一脚踢他下水,他应当能预见乙会淹死,但是没有预见。过度自信是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危害性,却轻信能够避免,比如甲从楼下扔下酒瓶,这个谁都知道可能有危险,但甲轻信不会那么巧砸着人,但他真的砸着了。意外是行为人不希望犯罪结果发生,也没法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结果,比如
    2023-04-22
    38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医师的注意义务与医疗过失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2
      1、医疗过失行为的本质是医师对其注意义务的违反 在大陆法系民法上就过失存在着主观说和客观说。主观说认为过失是行为人具有的一种应受非难的心理状态。过错就是指行为人在心理上本应注意而不注意,以致于在伦理上、道德上具有可非难性,所以,主观过错亦可称为人格过失或道德过失。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行为只有作为意志的过错才能归责于我”。客观过错说认为过失是被告违反了某种法定的注意义务,并对他人造成损害。并为判断
    • 过失犯罪的条文是怎样定义?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是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6
      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区别: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
    • 简述犯罪过失的概念及犯罪故意的特征, 犯罪故意的定义和定义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2
      一、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过失的特征 (1)没有犯罪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具有希望的态度也不具有放任的态度。如果具有犯罪故意,则成立故意罪,排斥成立过失罪。 (2)没有保持必要的小心谨慎的态度。犯罪故意的定义和特征二、犯罪故意是指明
    • 过失犯罪是哪些意思的啊,过失犯罪会追诉刑责是怎么定义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4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吗?那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9
      不一定,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