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可认定为违法所得:1.通过实施犯罪直接或者间接产生、获得的任何财产,应当认定为违法所得。2.违法所得已经部分或者全部转化、转变为其他财产的,转变、转化后的财产应当视为违法所得。3.来自违法所得转变、转化后的财产收益,或来自于违法所得混合财产中违法所得相应部分的收益,应视为违法所得。
环保部违法所得的认定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违法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当事人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为违法所得。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范围、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可以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案件仅有两类:贪污贿赂重大犯罪案件和恐怖活动重大犯罪案件,其他案件不适用该程序。在上述两类案件,也不是毫无条件地适用嗨必须要满足以下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后一年内不能归案的,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上述案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检察院方可向法院提出申请,依法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应由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市一级检察院,向对应的中级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如被告人系在审理过程中死亡的,原审理法院也可受理申请。
没收违法所得的财产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应当予以没收的财产:
(1)违法所得:实施犯罪行为取得的财产及其孽息,如贪污、受贿所得等。
(2)涉案其他财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为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应当予以没收的涉案其他财产。违禁品如非法持有的枪支弹药等。“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之表述,即是将该类财物严格限定于供犯罪所用且系本人所有的物品。虽是供犯罪所用,但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财物的,不在本程序规定的没收之列。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自己所有的房屋作为预谋、策划犯罪的聚集点时,该房产将来即可能会作为涉案其他财产被依法没收。
《刑法》第64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
违法所得认定办法如何确定违法所得
54人看过
-
违法所得性质与罚款相同
222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中的违法所得如何确定
358人看过
-
违法所得和罚金的执行顺序如何确定?
335人看过
-
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如何确定性质
266人看过
-
确定违法建设违法所得的依据
429人看过
-
非法所得的性质由谁确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8非法所得的性质只能由国家授权的具体机关通过一定程序确定。 违法所得的定性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受害人的财产权益,与违法行为的人之间的合法财产和非法产权定义,也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和干净,因此,非法收入的性质由特定机关通过一定程序必须确定。
-
如何确定户口性质云南在线咨询 2024-09-02户口本只有第一页显示户口性质,是与户主的户口性质相同的。是非农业迁到父母的农业户口上,落户时候如果没特别办理联社出证明什么的应该还是非农业户口,应该在你户口页盖非农业章。你再结婚再迁也应该是非农业户口。现在统一改成家庭户口了,但是你可以去公安机关查询老档案,有的地方时派出所保存,有的地方时市局统一保存。你的情况正确性质应为非农业,当然如果户口办理时候有疏漏也是有可能的。
-
价格欺诈金额确定与其违法所得应如何确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6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十三条规定中的违法所得,属于价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责令经营者限期退还。难以查找多付价款的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责令公告查找。 经营者拒不按照前款规定退还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的价款,以及期限届满没有退还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的价款,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予以没收,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要求退还时,由经营者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掩饰隐瞒的违法所得怎样确定其所得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0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本罪隐瞒、隐瞒的对象是犯罪收入、犯罪收入。实践中对本犯罪对象的争论大部分集中在本身的性质问题上,即犯罪收入只是犯罪收入,还是广义理解,包括一般违法收入。这个问题有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如果上游行为最终不能认定为犯罪,隐瞒、隐瞒的对象不属于犯罪收入和犯罪收入,也不能认定为本罪。
-
如何对行政处罚违法所得认定,如何有效认定违法所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6这涉及法律解释的问题,我赞成按标价算违法所得,参照刑法对于违法所得的确定规则。 以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违法所得为例,都是按照标价和销售量确定的,买卖双发实际坎了多少价,给了多少钱很难确定,所以还是统一标准比较好。 楼主认为,“要按有违法所得查处,就算不给钱,也要双方形成书面或者口头的借贷协议,打个欠条也得。要按无违法所得查处,就要双方当面达成协议不再收取该次餐费。可是在实践中太麻烦了,估计领导也不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