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是劳动合同有效性的前提。所谓合法性,是指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劳动合同的形式应当合法。例如,除全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这是本法对劳动合同形式的要求。如果是口头合同,如果双方发生争议,法律不承认其效力,发包人应承担不签订书面合同的法律后果。例如,该法第81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雇佣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到一年未与雇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向雇员支付两倍的到期劳动报酬。第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合法。该法第17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九项内容。一些内容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有规定。雇主和工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如劳动合同的期限,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订立固定期限,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订立固定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的规定;工作时间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劳动保护,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标准等。如果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劳动合同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即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公平合理地确立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一些合同中,相关劳动法律法规通常只提供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是合法的,但有时合法可能并不公平合理。两个资历和能力相同的人在工资和收入上有很大差别,或者能力强的人的收入低于能力差的人,这是不公平的。另一个例子是,雇主提供少量培训费用来培训工人,但要求工人进入长期服务期,在服务期内不增加工人工资,也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增加工资。这些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但它们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此外,还应指出,雇主不应滥用其支配地位,强迫工人签订不公平的合同。公平原则是社会道德的体现。以公平原则作为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可以防止劳动合同当事人特别是用人单位滥用其优势地位,损害劳动者的权利,有利于平衡劳动合同双方的利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平等和自愿。平等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所谓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不分高低和隶属,不存在命令服从、管理管理关系。只有地位平等,双方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当然,在劳动合同签订后,工人成为雇主的一员,由雇主管理,并处于被管理的地位。雇主和工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里提到的平等是法律平等和形式平等。在中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大多数工人和雇主的地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但是,用人单位不得根据自己的优势,对订立劳动合同附加不平等条件。自愿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真实意愿。这是以协商一致方式达成的。任何一方不得将其意愿强加给另一方。自愿原则包括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双方自愿的,与谁签订劳动合同是双方自愿的,合同内容是双方自愿的。根据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一致的意见协商一致意味着雇主和工人应该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合同是双方协议的结果。劳动合同也是一种合同。它还要求工人和雇主通过协商达成协议。一方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也不得强迫另一方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认真研究合同的各项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解决分歧,达成协议。只有劳动合同反映了双方的真实意愿,双方才能忠实地按照合同履行。事实上,劳动合同通常由雇主以合同文本的形式提供,工人只需签署。标准合同文本越来越明确地规定了雇主的权利,而对工人权利的规定却越来越模糊。这样的劳动合同很难达成共识。因此,在使用标准合同时,工人应仔细研究合同条款,争取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款。诚实信用。签订劳动合同要诚实守信。例如,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不得有欺诈行为。根据本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时,应当将劳动者要求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安全生产、劳动报酬等情况如实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有权了解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任何一方不得隐瞒真相。事实上,有些雇主不告诉工人职业危害,或者提供的工作条件与约定的不同,等等;还有工人提供假文凭的案例,这违反了诚信原则。此外,事实上,一些工人已经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在找到其他工作后,工人后悔他们的合同,不在雇主工作,这也违反了诚信原则。诚实信用不仅是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项社会道德原则。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效力是劳动合同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根据本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劳动合同依法订立时,受法律保护。任何一方不得变更或未经另一方同意,除非依法或经另一方同意,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的具体生效时间可以由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如无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在理解本文时,应注意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和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但没有;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合同已经生效,但没有实际就业,劳动关系尚未建立。因此,违反劳动合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违反已履行的劳动合同。此时劳动关系已经建立,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依照本法规定承担违法责任。例如,该法第86条规定,如果雇主终止或违反本法规定,应按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工人支付补偿。二是违反已经生效但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此时,劳动关系尚未建立,《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本案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要求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达成一致。此时,如果劳动合同中规定了违约责任,则按协议处理。如果没有就违反合同的责任达成协议
-
98-3《劳动合同法》解读:第三条【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和效力】
499人看过
-
如何订立劳动合同原则和法律原则
497人看过
-
合同订立原则:劳动合同
400人看过
-
劳动合同的含义、内容和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156人看过
-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有哪些?订立劳动合同有什么意义?
491人看过
-
劳动法解读: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
182人看过
书面合同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按一定格式记载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的合同。书面合同一般适用于计划的、规范性的、标的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复杂的、法人之间订立的难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书面形式的合同有: 1、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更多>
-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是什么,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如何订立劳动合同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一、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平等地决定是否缔约,平等地决定合同的内容。任何一方可拒绝与对方签订合同,同时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对方与自己签订合同。 2、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从平等原则引申出来的。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要求双方对于劳动合同的订立不得享有任何特权。当事人订立合同只能出于其内心意愿。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其他任何机关、团
-
双方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6劳动法第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据此,订立劳动合同时应遵循的原则可归纳为二条,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和不得违法原则,所谡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是指:第一,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地位是平等的,双方不存在主从关系或依附关系;第二,订立劳动合同是完全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第三,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合同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不允许一方将
-
订立劳动合同哪些原则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301、平等自愿的原则平等,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2、协商一致的原则所谓协商一致,是指劳动合同的全部内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由双方当事人共同讨论、协商,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后确定。 3、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
-
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样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劳动合同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20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应遵循的原则有:(一)合法原则;(二)公平原则;(三)平等自愿原则;(四)协商一致原则;(五)诚实信用原则。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劳动合同的公平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公平原则?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4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现实中劳动合同往往由用人单位提供格式合同文本。这时劳动合同约定了违约责任的。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是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律不承认其效力。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这里讲的平等,现实中还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