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有可能成为行贿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的。本罪侵害的客体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二、注意问题
(一)谋取不当利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通知及意见的规定,谋取不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便利条件。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国家工作人员
依照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依国家工作人员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灾款物的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土地征收、正有补偿费用的管理,代征代缴税款,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等行政管理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公共财产的,以贪污罪论处。根据刑法第382条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视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三)属于行贿罪的其他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以及有关规定,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四)不构成本罪或者免于处罚的特殊情形
根据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为谋取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也不属于行贿行为。没有达到立案追诉标准的一般也不以行贿罪定罪处罚。因行贿人在被追诉前即检察机关对行贿人的行贿行为刑事立案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而破获相关受贿案件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行贿人揭发受贿人与其行贿无关的其他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容易混淆的罪名
(一)行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
虽然这两种犯罪都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主体都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方式上也都具体表现为行贿行为。但前者的行贿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的行为对象为国家机关等单位。前者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为谋取不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二)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
虽然这两种犯罪侵害的客体都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行为方式都属于行贿行为。但前者的行为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后者的行为主体则为单位。前者是指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而单位行贿罪则是指单位为谋取不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一是要注意区分假单位真个人的犯罪,应当从资金来源,经营管理形式,盈亏分享及民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综合认定。二是要注意有关人员盗用单位名义实质是实施个人行为的犯罪,一般情况下由单位决策机构集体决定或负责人决定直接责任人员实施行贿行为,以获得单位不当利益为目的而不是少数人以单位名义私分的,属于单位行贿行为。
(三)行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虽然这两种犯罪主体都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行为方式也都属于行贿行为。但是指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而后者则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前者的行贿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的行贿对象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前者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而后者侵害的客体为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的廉洁、公正制度,公司、企业的正常业务及管理活动,更为主要的是侵犯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四、刑事处罚
(一)处罚标准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有关司法解释
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3、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4、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
罪行认定-----认定行贿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374人看过
-
胁从犯的认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441人看过
-
受贿罪的认定标准和认定单位应注意哪些问题
351人看过
-
认定受贿罪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234人看过
-
办理退休前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
92人看过
-
认定高利贷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82人看过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更多>
-
治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治疗工伤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
-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认定故意伤害罪需要注意哪几个问题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9一、故意伤害罪的认定程序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认定需要有以下几个程序的认定:第一,必须经过专门的法医鉴定构成轻伤才是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基础第二,派出所逮捕犯罪嫌疑人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
-
认定入户抢劫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青海在线咨询 2023-12-22认定入户抢劫要注意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关于认定入户抢劫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如何认定非法行医罪, 认定非法行医罪需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哪些问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如何认定非法行医罪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情节严重的行为。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行医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职业,因此,国家对这一行业的管理极为严格。不仅对行医者的资格加以严格限制,要求行医者除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条件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资格,以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
认定受贿罪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07认定受贿罪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应当认定为受贿罪;但如果是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为受贿罪。构成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