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蓝星收购韩国双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1:14:40 94 人看过

中国蓝星,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20年前。

1984年9月,28岁的化工部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任建新,带着七个半共青团员,借款1万元,在一个小工棚里创办起中国第一家专业清洗公司。任建新回忆说:我们的第一笔业务是清洗了一把家庭用的烧水茶壶,赚了两角钱。也正是这两角钱的星星之火,点燃了我们产业报国的燎原热情。

20年来,中国蓝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记者从该公司刚刚闭幕的年度工作会上获悉,蓝星从国内尚处于空白的工业清洗服务领域入手,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清洗行业的领航企业。近年来,蓝星通过实体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先后成功地兼并重组了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并成功转型为以化工为主导业务的综合性集团化企业。

目前,蓝星已拥有总资产200多亿元,控股蓝星清洗、星新材料、蓝星石化3家上市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7%;进出口贸易总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4%。

进军汽车业,是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任建新的一个新梦想。

2003年3月,任建新在美国沃顿商学院中国商业论坛发表题为美国企业如何在中国发展的演讲时,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汽车的问题。他说,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专家学者的预料。2001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幅是24%,2002年的增幅超过50%,2003年1月至2月的增幅是120%,而全球这两年的增幅是2.4%。

也许是一种巧合。当任建新热情鼓动海外企业来华投资时,正是他准备尝试开展跨国并购,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开始。

自信的蓝星,就这样再一次划亮了中国改革的天空。

目前,中国蓝星和韩国双龙还处在进一步的协商之中。如果购并最终成功,蓝星将斥资40亿元控股双龙51%以上的股份,成为双龙汽车的最大股东,并利用其品牌优势、生产优势,特别是研发优势,跻身国内大型整车制造企业行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6: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借款相关文章
  • 跨国并购必须透明化
    目标收购公司、媒体和公众,在面对一个可能的海外新东家时,常会出现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心理经常会导致对买家的苛刻分析,以及对收购意图的猜忌。这给收购方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并且可能会因此而动摇投资者信心,使并购的价值基础处于不稳定状态并购和竞争,是市场优化的基础,它扎根于商业活动的深层土壤中。跨国并购效率高对于并购行为中的买方来说,其多样化的资源会给跨国并购交易带来非常广泛的效益,但竞争也会更加复杂。竞标活动通常会产生大笔的额外开支,这使得投标方股东有时甚至无法收回投入的资本,更不要说从中盈利。一项对大公司跨国并购的研究(Warner,Templeman,andHorn1995)表明,近40%的并购活动是以失败告终的,仅有13%获得了真正的成功。除此之外,外国公司在竞标时由于缺乏信息,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收购过程中,无视收购公司的利益而过度强调管理责任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激烈的国际市场
    2023-06-05
    334人看过
  • 跨国并购的基本模式
    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权式并购股权式并购是指并购方为获得目标企业股权为目的的并购方式。股权式并购是国际上比较普遍和简单并购方式,我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也将其列为外资并购的方式之一①。其在操作上又有两种模式,即用现金购买股权(Cash-for-StockAcqisition)和用股权交换股权(Stock-for-StockAcqisition)。(一)“Cash-for-Stock”模式在“Cash-for-Stock”模式中,A公司(并购方,下同)直接以现金方式从B公司(目标公司,下同)股东手中购买B公司股权。见下图4-2:并购前A公司股东B公司股东A公司B公司并购中A公司股东B公司股东现金A公司B公司股权B公司………………………………………………………………………………………………………并购后A公司股东(原B公司股东获得现金)A公司(母公司)B公司(全资子公司)图4-2所示是B公司的全体
    2023-06-12
    375人看过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意义何在?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意义:1、为了海外上市,需要海外架构;2、国内市场饱和,需要拓展海外市场;3、参与国际竞争,需要通过并购消灭竞争对手;4、为避免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的原因,将产品产地进行转移;5、为实现劳动力和工厂的转移,而并购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厂。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1、交易锁定/确定性的风险;2、交易架构的风险;3、政府审批的风险;4、融资的风险;5、工会的风险;6、管理层留任的风险;7、目标企业的历史遗留责任的风险。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措施:1、理性对待海外并购,妥善处理非经济风险因素由于非经济风险因素众多,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所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国企业首先要认真研究,对可能受到的各种非经济干扰因素作出系统评估。2、增强管理层风险意识,健全财务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可以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3、了解目标企业情况,加强经营管理为了防范
    2023-08-12
    322人看过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幅激增
    在众多的并购中,必和必拓欲对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的敌意收购或最引国人关注———在必和必拓提出此次收购方案前,加拿大钾肥从2005年开始就通过直接入股中国最大的钾肥进口企业中化化肥、间接入股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盐湖钾肥,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钾肥消费市场进行了精密的部署。一旦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取得成功,必和必拓将牢牢地掌握着世界钾肥的定价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和市场就这样不可避免地被席卷于并购浪潮中,伴随着中国总体经济实力跃升至全球第二位,中资企业也在这场并购浪潮中激流勇进。据称,在参与加拿大钾肥公司的争夺中,中国企业和印度企业也将加入战局,与必和必拓直接较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较2009年上半年增加了五成。普华永道预计,并购交易活动在下半年和2011年会继续蓬勃发展。中国海外并购的另一个特点是交易金额正在大幅增加,2010年上半年7宗海外并购交
    2023-06-05
    394人看过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充满机遇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南亚、中东和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很快,部分领域的结构调整还打破了梯度推进的惯例,趋早现出跳跃性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允许外国公司通过收购或参股方式投资基础电信、油气网开发等敏感行业,为中国产业的国际转移提供了广泛的市场空间和机遇。这为中国企业实行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通过并购购买相关的优良资产,将对中国国际化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具有把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的组合优势,部分企业具有同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一、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及采矿业等产业,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也主要为国有资源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前两类关系
    2023-04-21
    349人看过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日趋成熟
    出海时,我们要随时准备迎接暴风雨。对于发展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国门并购企业更勇敢、更明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正逐步走向成熟,今年以来,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跨国并购喜讯不断。据山东省商务厅介绍,山东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情并未降低。今年前三季度,完成跨境并购项目14个,投资1.1亿美元,增长112%,涉及资源开发、机械、电子、化工、服装等领域,**天业黄金投资2441万美元收购**日明格金源公司51%股权,从事黄金勘探开发,探明金属量12.5吨,9月投产**集团投资980万美元收购**博端公司,并获得16升及以上大功率发动机生产、研发能力和欧洲销售渠道**天翔航空投资1000万美元收购**卓越航空发动机公司,获得对方先进技术,从事发动机及零部件的生产制造
    2023-05-07
    120人看过
  • 国家对跨国公司并购的管制
    一、国家对跨国公司并购进行法律管制的效力根据作为国际法主体,国家有权力对与该国有关的跨国公司并购活动进行管制,其行使管辖权的效力依据是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具体而言,是根据由国家主权原则引伸出来的经济主权原则。经济主权原则明确肯定了国家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1]这种管理监督权是由国家通过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效果管辖来行使其权利的:(一)属地管辖作为国家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确定的地域范围,第二是定居的居民,第三是政府,第四是主权。国家的管辖权首先是建立在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的。在原则上,根据“领土内的一切都属于领土”的法律格言,一个国家可以对其领土上的所有人、财产和行为享有管辖权,这即是国家的属地优越权,也称领域管辖权。属地管辖权是国家领土主权的体现,所以,国家在行使这种管辖权时,领土范围非常重要。根据国际法原则,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
    2023-03-24
    387人看过
  • 跨国巨头对中国行业龙头展开廉价掠夺式并购
    这是一场强强对决—跨国巨头正在对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始一轮强权、廉价、掠夺式并购:绝对控股,拥有并限制使用原中国品牌,拒绝接受不良资产,中国企业只作为其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生产基地,全面整合中国民族产业使其成为跨国巨头自己的包括生产、采购,以及物流、营销、金融等的一体化大公司……如果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外资并购看作是一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运营演习”,那么今天的外资并购更似一场“廉价掠夺”。因为此时形式上的相近几乎被实质的差异取代,而此前的固步自封可能已演变成了今天的“投怀送抱”。如今,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接受一场外资并购风暴的冲击,民族工业的大旗亦面临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企业所追求的百年老店目标,正经受着外资“入侵”的考验……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就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但是,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主力军的行业龙头企业
    2023-04-27
    282人看过
  • 跨国并购的母国东道国如何确定
    跨国并购的母国、东道国是如何确定的这是跨国并购中颇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分别讨论:(1)X国国内企业A收购(或兼并)Y国的国内企业,这里的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是清楚的。如**石油(BritishPetrolemCoPLC)并购美国阿莫科,母国是英国,东道国是美国。(2)X国的国内企业A收购(或兼并)设在X国的外国子公司。北京的**公司的中方股东买回**惠尔普的雪-花的股权以及**家化公司斥巨资收购外方股权是这种情况的两个例子。在跨国并购统计中,这些跨国并购的东道国和母国都算中国,其原因在于这些合资公司都是在中国注册的法人,因此属于中国企业。(3)X国的国内企业A收购(或兼并)设在Y国的外国企业。加拿大的SeagramCoLtd公司以58亿美元买下了日本在美国的子公司MCI,在加拿大公司的这次并购中,母国是加拿大,东道国是美国,而不是日本,尽管MCI并购前是**松下的子公司。(4)X国的外国子公司
    2023-06-12
    92人看过
  • 跨国并购应留意杠杆率
    随着国家有关政策对中国公司“走出去”投资战略的支持与推进,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如联想等具有发展鸿图、勇气及实力的公司进行跨国兼并收购。中国公司在评估对外收购项目时,往往会综合目标公司的行业背景、业务增长、盈利能力以及股本回报等综合财务指标、做综合细致的准备工作。但除了以上因素以外,收购方同样不可忽略目标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或杠杆比率,包括其对于收购公司本身负债率和今后业务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收购项目所需要大笔资金的相当一部分通过从商业银行债务融资得到;另一方面,目标公司的现有债权人可能因为收购所带来之控股股东或主要管理层变更,而要求目标公司提早还款。因此,收购方亦需同时安排有关额外融资或“过桥贷款”。但这样的债务融资或过桥贷款都会相应提高收购公司本身的负债率或杠杆比率,增加收购公司今后业务发展的财务成本。由此可见,杠杆比率是分析收购项目时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杠杆比率是在商业及财务上衡量一家公司
    2023-06-05
    177人看过
  • 跨国并购的定义和分类
    跨国并购的含义是一国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跨国并购的类型有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无效合同的含义及情形分别是什么无效合同:是指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由于其严重缺乏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赋予其法律效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2、双方以虚假意思签订的合同;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和公序良俗的合同;4、恶意串通合同。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2023-07-19
    451人看过
  • 鼓励国内企业跨境并购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部巡视员兼副主任欧阳xx在本次两会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进一步鼓励国内企业跨境并购。欧阳xx首先建议发改委继续总结经验,考虑人民币升值和国内企业跨境并购经验不断丰富等因素,将审批标准设定在中方投资额6亿美元以上的资源开发类和中方投资用汇额3亿美元以上的其他项目,并明确一定额度的跨境并购不需要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部门的审批。同时建议商务部进一步修订制度,在跨境换股并购中,区别外资主动投资境内企业和境内企业主动并购境外企业两种情形,放宽跨境换股并购限制。欧阳xx指出,我国企业实施跨境并购,在境内需要履行多道走出去审批程序,主要涉及与发改委、商务部的启动前事前沟通机制和正式报批。另外,在采用股权并购支付方式上还存在制度障碍。目前我国企业跨境并购绝大多数采用现金交易方式,与国际通行的股权支付并购方式有较大差别。由于现金交易成本过高,境外成熟市场对于一定交易规模的并购一
    2023-06-09
    223人看过
  • 跨国并购方式是怎样的
    1、国内并购贷款并购贷款是国际并购中常用的融资手段。所谓的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贷款。2、境外银行融资资金量大的海外并购项目,企业通常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并购融资,除了并购贷款,境外银行融资也是较为普遍的融资途径。3、债券涉及到国内发债以及海外发债。国内债券包括发行高收益债券、定向可转债、定向可交换债等等,而海外发债则分为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发行国际债券。4、股权融资包括发行股票,以及与私募基金合作等等。对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获得大额贷款并不容易,因此不少企业开始与投行、PE等金融机构合作。一、跨国并购的主要类型1、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按跨国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2、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是否接触来看,跨国并购可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直
    2023-04-03
    456人看过
  • 跨国并购包括哪些方式?
    首先,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其次,跨国并购因为分类方法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方式。按跨国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是否接触来看,跨国并购可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一、横纵向与混合跨国并购1、横向跨国并购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跨国并购,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直至获得世界垄断地位,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横向跨国并购中,由于并购双方有相同的行业背景和经历,所以比较容易实现并购整合。横向跨国并购是跨国并购中经常采用的形式。2、纵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
    2023-06-21
    289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借款
    词条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借款
    相关咨询
    • 跨国并购的总额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3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国并购越来越多,我国的跨国并购的总额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达到4.9万亿美元,不仅较2014年猛增37%,而且超过了2007年的4.6万亿美元,创下全球企业并购新的年度纪录。2016年全球并购总额为3.6万亿美元,比去年创纪录的4.37万亿美元降低了17%,但足以使2016年交易总额达到自2007年以来第二高的水平。
    • 什么是跨国并购基金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9
      针对单笔购汇、付汇、本外币支出等额500万美元的交易,需要事先向外汇局进行大额报告,在有关部门(主要是商务和发改)完成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并同意后,再予办理。
    • 跨国并购包括哪些方式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29
      一、横纵向与混合跨国并购 1、横向跨国并购 2、纵向跨国并购 3、混合跨国并购 二、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 1、直接并购 直接并购指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规划直接向目标企业提出所有权要求,或者目标企业因经营不善以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向并购企业主动提出转让所有权,并经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完成所有权的转移。 2、间接并购 间接并购是指并购企业在没有向目标企业发出并购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在证券市场收购目标企业
    • 应该怎么解释跨国并购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03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 跨国并购到底是什么含义?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0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