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2 10:31:18 228 人看过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一、拒绝辩护的法条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拒绝辩护的法条在以下情况下适用:被告人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或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等情形之一的,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有哪几种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1、牵涉国家秘密的案件;2、牵涉个人隐私的案件;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牵涉商业秘密的案件;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6、法律另由限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三、行政检察院开庭如何申请旁听

根据实践,法院旁听是不需要写申请书的,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带上身份证就可以去旁听了。下面是公开庭审的案件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了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特作如下规定:一、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二、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案件,除下列案件外,应当依法一律公开审理:(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三)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四)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五)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六)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三、下列第二审案件应当公开审理:(一)当事人对不服公开审理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但因违反法定程序发回重审的和事实清楚依法径行判决、裁定的除外。(二)人民检察院对公开审理的案件的判决、裁定提起抗诉的,但需发回重审的除外。四、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公告。公告应当包括案由、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开庭时间和地点。五、依法公开审理案件,案件事实未经法庭公开调查不能认定。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未在法庭公开举证、质证,不能进行认证,但无需举证的事实除外。缺席审理的案件,法庭可以结合其他事实和证据进行认证。法庭能够当庭认证的,应当当庭认证。六、人民法院审理的所有案件应当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宣告判决,应当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七、凡应当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没有公开审理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处理:(一)当事人提起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提起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再审;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再审。上述发回重审或者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依法公开审理。八、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庭审活动应当在审判法庭进行。需要巡回依法公开审理的,应当选择适当的场所进行。九、审判法庭和其他公开进行案件审理活动的场所,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庭布置的要求悬挂国徽,设置审判席和其他相应的席位。十、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公民可以旁听,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除外。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旁听人需要持旁听证进入法庭的,旁听证由人民法院制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下列人员不得旁听:(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第九条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三)不得发言、提问;(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并应当接受安全检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4: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未成年犯罪相关文章
  • 未成年犯罪开庭公开吗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一、聚众斗殴未成年辩护词怎么写聚众斗殴罪辩护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人——亲属的委托,并经——同意,指派——作为其辩护人,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依法履行辩护职责。本辩护人在开庭前,详细地研究了起诉书和有关证据材料,结合法庭调查情况,本辩护人对——参与聚众斗殴的定性没有异议,现就量刑方面发表如下辩护意见:1、本案中被告人彭某是未成年人,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人从法律上讲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其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薄弱,辨认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思想不成熟,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符合司法理性。——律师事务所年月日二、刑事案件开庭家人需要到场吗刑
    2023-06-26
    483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问题
    目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预防和减少90后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正文】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带着爱心和责任动员组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关爱教育工作,让他们能多享受家庭的亲情、社会的温暖和正规的义务教育。打好基础,继续深造,使每一位未成年人将来都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人材。》》》查看全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指导思想,贯穿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的基本准则。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第3条、第5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有四项:即教育保护原则、及时防治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科学性原则。》》》查看全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
    2023-06-11
    132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为什么不降低年龄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归根结底是社会原因。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继而伤害他人的情况很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既是社会的危害者,也是不良环境的受害者。单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解决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由于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缺少具体的帮教处罚措施,使得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前期干预和矫正仍不足,“前期预防”还远远没做到位。“前期预防”还没做好,就盲目降低刑责年龄,解决不了问题,也颠倒了因果关系。从社会防卫的角度来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是不理性的。过早让孩子接受刑法处罚,贴上罪犯的标签,这种孩子日后更有可能犯更严重的罪。对待孩子犯错误要有一个底线,宽容而不纵容。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两个极端,第一是一罚了之,第二是一放了之,缺乏中间的过渡措施,要用教育性的措施去替代刑罚。简单地说,就是孩子生的病要用孩子的药物去治疗,不能用成年人的药物去治疗。应转变观念,对于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行为,从它还
    2023-02-22
    366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背后,谁在教唆?——老年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处理问题
    老年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处理具体如下:教唆别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18岁以下人员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不犯教唆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对教唆犯的处罚,75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应该怎么定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定罪要满足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
    2023-07-12
    424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一)犯罪主体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二)从犯罪手段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例如网络犯罪等。三是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
    2023-03-17
    179人看过
  •  法律责任年龄问题
    青少年犯罪
    16周岁时起,犯下罪行的人应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至16周岁的人只对特定犯罪负相对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则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年龄计算从公历的年、月、日开始。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即为已满周岁。在16周岁时,若犯下罪行,这些人应承担完全刑事责任,这意味着他们完全有义务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
    2023-11-11
    215人看过
  •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定罪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强奸未满14岁的幼女将面临从重惩罚。强奸罪包括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强奸妇女、强奸幼女情节恶劣、多人和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等行为将面临更严重的惩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奸淫未满14岁的幼女,按照强奸罪从重惩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强奸妇女,强奸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强奸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强奸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强 奸 幼 女 的 刑 罚 规 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奸淫幼女罪是指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
    2023-09-28
    123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的责任问题
    未成年是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但前提是未成年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首先,如果未成年人未满14周岁,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相关刑事责任由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承担。其次,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实施八种严重暴力犯罪时,才能构成共同犯罪。八种严重暴力犯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最后,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的,可构成共同犯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要判断教唆未成年一起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先要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判断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犯罪,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实施犯罪行为时,未满14周岁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只有教唆者构成犯罪,不与未成年人构成共同犯罪。2、实施犯罪行为时,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在实施8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时,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与教唆者形成共同犯罪。其他类型的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3、实
    2023-07-03
    498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探讨与应对
    未成年如果是十六周岁的话,要负刑事责任。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重伤、抢劫还有强奸等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重伤的才要负刑事责任。因为不满十六周岁,可以责令父母管教,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我国死刑的原则。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不适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不是说不执行死刑,也不是说等满18周岁再判决、执行死刑,这是个原则要求。此外,根据刑法典第17条第4款的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未成年人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还要负责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2023-07-03
    478人看过
  • 前罪与未成年人累犯问题探讨
    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犯罪是经常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如果年满十六周岁的,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前罪是犯罪分子在未成年时犯的,而后罪是成年后犯的,是不会构成累犯的。缓刑犯能否构成累犯的研究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又犯当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不是累犯对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甚至理论界始终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笔者发表的第一篇小稿(2000年发表于省法院所办刊物)就是商讨这个问题的,以后又好几次在《人民法院报》等处看到对同类案例定性分析文章,这些文章均持否定论,认为不构成累犯,与笔者的观点相左。否定论的论据来自于法律条文本身。先看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
    2023-08-07
    459人看过
  • 民法典包括未成年犯罪问题吗?
    民法典包括未成年犯罪问题吗?民法典包括未成年犯罪问题。(1)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他同样不承担其他的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我国设立有工读学校和收容教养所,其适用对象就是有危害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2)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行为可以追究行政责任。从警告到开除,不同级别的行政处分适用于不同危害程度的违法行为。一旦被学校开除,正常受教育的机会就会被剥夺,自己以后的职业技能技术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求学就业的道路更加艰难。(3)未成年人的家长应当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行为承担财产赔偿责任。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财产赔偿的结果就可能改变未成年人成长的物质环境,甚至还可能动摇其家长培养教育的信心。(4)法律还赋予了其他公
    2023-04-13
    16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盗窃罪应如何处理的法律问题
    一、未成年人盗窃罪应如何处理的法律问题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盗窃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2.如果是16-18周岁的未成年犯盗窃罪的,应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从宽】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024-01-04
    311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
    未成年人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程玉伟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目前有3.8亿未成年人,其中,在校在园的学生有2.4亿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每个家庭神圣的职责!由于未成年人处于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未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精力旺盛,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他们好奇喜动,但辨别能力较弱!因而,极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诱与腐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全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比例分别为11.8%、12%、13.4%、18.9%,而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4年全国法院共审理青少年犯罪249128人,其中18岁以下70144人,18—25岁178984人,数目
    2023-06-11
    346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多大够判刑年龄?
    1、一般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十六周岁,但在特殊情况下,年满十二周岁的也需要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
    2024-05-03
    36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纠正其错误行为,以防误入歧途。 预防未成年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唯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 更多>

    #未成年犯罪
    相关咨询
    • 未成年犯罪不公开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0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 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判多少年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2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刑: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
    • 未成年犯罪是否公开审理,涉嫌什么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1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第十一条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在两个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或者说补充:一是明确了未满十六岁、十八岁是指开庭审理时的年龄:二是增加了对开庭时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案件公开审理
    • 可以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0
      1.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2.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如果有必要公开审理的,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并且应适当限制旁听人数和范围。
    • 成年人如何处理未成年时期犯下的法律问题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5
      在未成年人犯罪时即被抓获,且在成年之后,根据理性观点,其犯罪年龄应以当时实际情况为准。因此,仍需按照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这些特殊人群,我们应给予适当的宽容和理解,从而给予适当的从轻或减轻处罚。 同时,在法律层面上,也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不得执行死刑。如果因年龄未满十六周岁而无法给予刑事处罚,将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依法采取个别矫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