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监督立案流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7 18:45:02
56 人看过
执行监督立案流程是人民法院应在七日内审查立案;执行机构在接受移送后,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若是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依法强制执行。执行监督立案流程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立案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行政立案监督: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的改革
314人看过
-
立案监督程序流程,立案监督案件由检察院哪个部门办理
208人看过
-
立案监督程序如何进行?立案监督的特征有哪些?
302人看过
-
民事执行监督立案管理规定
311人看过
-
立案标准的执法监督
358人看过
-
申请立案监督:如何依法进行监督?
19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是怎么进行执行监督立案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1检察机关立案是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的第一道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为确保立案质量,检察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定程序立案。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的程序是: 1、由承案件的人员制作《立案请示报告》; 2、经部门负责人或者主办检察官审查; 3、由部门负责组织讨论同意; 4、由部门负责人或主办检察官报请检察长批准。重
-
立案监督如何进行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031、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有权要求公安说明理由或者通知其应当立案侦查的诉讼活动。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在立案阶段,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对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
关于立案监督申诉程序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29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能立案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
刑事执行监外执行的刑事诉讼立案程序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03(1)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 (2)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批准后,由居住地司法局执行,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
-
如何执行审判监督程序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05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方式有:决定再审、指令再审、决定提审和提出抗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