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制的雏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修正淮海区审理司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四章第18条所列的五种主刑之一的管束,实际上就是管制刑的雏形。当时的管束是一种不予关押在监狱,但要服公役的刑罚方法。刑期为1日以上,1年以下。另一种认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管制刑即已具雏形,当时称之为回村执行,在同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广为适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资料搜集困难,笔者无法对管制刑的最初形态作追根溯源的探究,但是,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无论是抗战时期的管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回村执行,有三个共同点:
一是对适用对象不予关押;
二是适用对象必须参加一定期限的劳动,以公役的形式或者是村庄集体劳动;
三是适用对象必须接受专门机关和群众的监督改造。
管制是解放区人民政治斗争实践的产物,它是镇压与宽大、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的具体实践,它发挥了专政机关与群众监督的两方面的优势,在对地主、反革命分子等阶级敌人的惩罚与改造中曾经起到很大的作用;管制是解放区人民刑事斗争实践的产物,解放区人民政权在与反动势力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既要严厉打击罪大恶极的敌人,又要惩罚、教育、改造一大批罪恶不深的反动分子,将对反动分子的惩罚与改造寓于群众监督之中,无论是管束还是回村执行都是刑事司法有益的实践活动,为管制刑的确立,进行了最初的实践探索。
-
巨灾风险化解机制现雏形
317人看过
-
当前电商联盟初具雏形
373人看过
-
伙伴关系概念的历史雏形是什么
423人看过
-
合伙概念有哪些历史雏形
243人看过
-
民营经济的人性基础与社会功能:公司的雏形:船舶共有制
55人看过
-
“物流基地”雏论
28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
管制是什么意思?哪些情形会管制海南在线咨询 2020-11-26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刑与其他刑罚方法的重要区别。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
-
-
什么是判管制和拘役的情形?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2针对刑事犯罪,法院判管制和拘役的情形是犯罪情节较轻,并且社会危害性小,法定量刑在三年以下的。拘役和管制都是比有期徒刑轻微的刑罚措施,对象只能是那些轻微犯罪分子。判管制后,罪犯不用到监狱服刑。
-
某司法系统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雏形最早起源于哪一部法律文件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21罪刑法定的初始思想起源,一般认为是1215年英王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确定了适当的法律程序的基本思想。该条例规定,自由民除了贵族依法判决或遵守国内法律规定外,不得拘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解放、伤害、搜索和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