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公证婚后财产。根据我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一)合同;(二)继承;(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四)财产分割;(五)招标投标、拍卖;(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八)公司章程;(九)保全证据;(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婚后财产公证的程序是什么
婚后财产公证的程序:
1、申请。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申请公证的,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并提供与申请事项有关的材料;不能亲自申请的,可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2、受理。受理是指公证处接受公民、法人的公证申请,并同意给予办理的行为。
3、审查。公证审查是公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制作公证文书之前,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及所提供的证明材料从法律和事实两个方面进行调查、核实的活动。
4、出证。出具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根据审查结果,对符合出证条件的公证事项,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制作、发送公证书的活动,是公证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
财产公证是否可以在结婚后办理?
431人看过
-
婚前财产公证是否婚后才可以做。怎么做
50人看过
-
如何办理婚后财产公证,是不是都可以办理婚后财产公证
317人看过
-
是否可以公证放弃所有财产,谁可以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300人看过
-
婚后房产公证,夫妻一方是否可以分割财产?
427人看过
-
婚后财产分割,婚后财产可以申请财产公证吗?
246人看过
财产公证是指就当事人自己名下的全部、部分或者某一特定财产进行公证,证明财产所有权人是自己。 财产公证常见于夫妻双方婚前做财产公证,以防止一旦离婚可能引发的夫妻共同财产确定的争议。 做财产公证需要到财产所在地的公证处进行,并且要携带本人的身份... 更多>
-
婚后是否可以财产公证,怎么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5婚后是可以财产公证的。 我国并未将结婚作为限制公证的条件,只是当事人在结婚后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一般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经公证机关审查,确认符合条件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即可领取公证书。
-
婚前财产公证是否婚后才可以做。怎么做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5财产公证流程如下:第一步:当事人应准备以下材料:1。个人身份证明。如果你有身份证和户口簿,你必须带结婚证才能结婚。(已婚也可以补办)。2、与约定内容相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比如房产证。未取得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可以证明财产属性。三、双方已起草的协议。协议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地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婚前财产的使用、维护、处分原则等。一般而言,双
-
婚前财产是否可以在婚后进行公证分配?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7根据我国法律,对于婚前财产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双方就婚前财产的归属基于自愿的原则达成了书面协议,该书面协议无论是否做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 不过,根据《公证法》的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对于婚前财产约定协议的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或协议签订
-
一般婚前财产公证后可否撤销婚前财产公证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01婚前财产公证后一般不能撤销,但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复查。公证书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公证书并予以公告,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
婚前财产公证后才公证是否可以作为调整协议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5婚前财产公证后可以调整协议。但是需要相应的调整程序。而且如果双方能就公证调整达成协商,可以协商处理。如无法协商,可通过起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