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的。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教唆对象为无责任能力人,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对待。
一、故意杀人罪和抢劫杀人界限是什么
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它方法致人死亡的,不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论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
2、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它个人目的而杀死被害人后,遂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能以抢劫罪论处。
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者杀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它个人目的;
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它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4、抢劫杀人与图财杀人的区别。其主要区别是:抢劫杀人是行为人用杀人手段当场取得动产,而图财杀人则是在杀人之后,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占有被害人的动产或不动产。
二、杀人会如何判刑
杀人判刑如下:
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主观要件,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3、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三、杀人犯什么法
首先要说杀人要看主观故意要是主观存在故意还是过失,主观要是存在故意那就是故意杀人,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次罪的主体一般主体,但要注意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刑法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杀人犯不能叫杀人犯在法院没有判决的只能叫犯罪嫌疑人,故意杀人主要看行为人主观动机是故意还是过失这是很重要的,在故意杀人罪里犯罪的结果,手段等是故意杀人罪的量刑的因素。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制人死亡的,那就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要注意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的过失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但其自己认为被害人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接露其罪行,,才离开,这就主观上存在故意,只是由于其过失行为已经造成被害人死亡,而其在对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而有把被害人用刀戳了几下认为被害人死亡这种行为,故对期应该已故意杀人罪定罪,这就应对其实行数罪并罚就要已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教唆死去犯法吗?
401人看过
-
用劝架的名义打人犯法吗
424人看过
-
没有劝阻别人轻生犯法吗
437人看过
-
劝酒犯法么
275人看过
-
劝酒喝死了有法律责任吗?
293人看过
-
劝说别人自杀会犯罪吗
12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用劝架的名义打人犯法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4-09-23打人可是违法滴!这种行为不仅会被治安管理处罚,还可能导致你面临很严重的后果。比如,如果你打了别人,结果人家受了轻伤以上的伤害,那就不只是违法行为了,而是变成了犯罪行为。要按照法律规定接受严厉惩罚,甚至会影响到你的人生呢! 所以,咱们在跟人发生矛盾时,千万不要冲动行事,更不能动手打人。应该冷静处理,尽量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解决问题嘛。 如果真的遇到了暴力事件,我们也应该勇敢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
-
劝架致人死亡是否构成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3你说的问题不会这么简单。丁的目的什么?丙本来是为了防止甲扎乙,丁的掰开丙,是为了促使甲继续扎乙吗?如果其是这个目的,可能也涉嫌故意伤害(针对乙)。如果丙也是为了劝架,无意导致任何人伤亡,那么属于过失行为,也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当然也可能是意外。
-
劝酒犯罪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24说服酒通常不构成侵权。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即使对方说服酒,如果他不想喝酒,除非对方使用威胁手段,否则他可以完全拒绝。所以这不是侵权的原因。
-
劝领导插队不去合法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81、不合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2、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