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合同工期顺延:
1。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开工的,以实际开工时间为工期起点,相应顺延工期。
2。虽然他们进入现场,但并不具备启动条件。如不能满足开工的客观条件或法定条件,如施工现场未达到合同规定的开工要求,相关法定审批手续未办妥等。
3。发包人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图纸。
4。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
5。发包人或者监理人未及时发出指示、确认或者答复的。
6。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的增加。
7。发包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测量报告和其他书面资料有错误或遗漏的。
8。发包人增加合同外工程的,工程工期在原合同中另行计算延长。
9。停水、停电、停气超过8小时,非发包人原因(本条在2013年版施工合同中已删除,故无需顺延工期)。一些合同专用条款约定,停水、停电、停气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
10。因发包人供应材料延误,工期延误。11。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台风、政府命令(如高考、召开重要会议)停工等。发包人因承包人以外的原因要求停工。
13。监理人因承包人以外的原因责令停工。
14。承包人按合同约定的程序完成隐蔽工程后,发包人要求重新进行开挖验收,验收合格。
15。因承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发包人与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竣工质量发生纠纷,承包人为避免损失扩大而暂停施工,但最终确定工程竣工质量合格。
17。发包人未协调好土地权属和相邻关系问题,相关第三方影响承包人正常施工。
18。因非正常恶劣天气而非不可抗力造成工期延误的。19。在不利的物质条件下而非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工期延误。
20。因发包人原因造成的其他工期延误。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工期可以推迟。当然,工程工期在实践中能否顺延,工程工期延长后能否在法律上得到支持,能否用于索赔,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工期延误与索赔是一对相互关联的概念)。因为一方面要处理好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工期的延长也涉及到一系列问题,如延长程序、证据固定、索赔权等。
现实中,如果出现上述20种情况之一,你可以要求推迟之前约定的工期
至于什么时候延期,你需要分析具体问题,至少要确定一个更合理的延期期限。
-
有什么情况会推迟退伍
489人看过
-
什么是项目推进,项目推进有什么特点
38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院推迟审判的情况是什么
419人看过
-
行政诉讼审理推迟的情况
301人看过
-
建设项目的施工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377人看过
-
哪些情况公司能主张工期推迟
485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在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期限可以推迟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
-
什么是前期推进征收项目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15基础资料收集:1、收集土地使用权证、拆迁红线图和对应地形图(包括电子文档)及调查表格,并对被拆迁物进行分区编号。2、按制定标准表格的调查内容进行现场实勘和测量,对于双方核准确认的被拆迁物事项(包括:产权、面积、使用性质,合法性等)必须形成书面的确认书。3、评估单位的选择。
-
项目制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具体情况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30所谓试用期,又叫适应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目的是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考察,以决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可以”二字表明,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而是协商条款,是否约定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是,只要协商约定试用期,就必须遵守有关试用期的规定。
-
劳动合同签的项目公司情况是怎样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29根据相关法律,对于劳动合同签的项目公司的具体情况如下 项目合同指项目承包或者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不同的。解除劳动合同,要结清楚剩下的工资。
-
什么情况下项目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7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