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二次开庭后几天宣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8 10:40:19 431 人看过

一、二次开庭后几天宣判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刑事案件简易程序的二十日、一个半月,公诉案件二个月,不超过三个月等;以上这些规定都是从法院立案受理之日开始计算的。

二、审理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一审民事案件;

1,开庭后多久判决没规定,

2,如果是按简易程序审理,从立案起三个月内判决。

3,如果按普通程序审理,立案后六个月内判决。

(二)一审刑事案件: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2,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民事诉讼的判决书给原告和被告双方。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23: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两次开庭一定要宣判吗
    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二次开庭审理的,是不一定就会作出宣判的,但人民法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宣判。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023-04-21
    475人看过
  • 第二次开庭是不是宣判了
    法律未规定第二次开庭后多久判决,具体由主审法官安排,但应当在审限内审结。第一审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一、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二、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三、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一百四十九条。仲裁第二次开庭原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案情的审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二次开庭,不仅仅是劳动仲裁。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在第一次开庭后,发现案件有不明确的地方,都要进行二次、甚至是多次开庭。如果第一次开庭后
    2023-08-15
    162人看过
  • 一般离婚调解后几天开庭
    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开庭时间由法院决定,实践中有长有短。但法院立案至判决的时间也就是审理期限,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如果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与其他民事案件不同,离婚案件的诉讼主体为夫妻双方。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处分其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一种文书形式,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文书,是调解书的基础。它本身并不能确认及证明离婚的效力。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记载当事人之间调解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既是当事人平等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协议予以确认后,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民事诉讼法》第97规定:“第97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2023-04-18
    422人看过
  • 二审开庭后一年没宣判违法吗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普通程序一审审限为6个月,二审审限为3个月。特别程序30日。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五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第一百六十三条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第一百六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
    2023-04-21
    50人看过
  • 宣判会不会在二审开庭当天进行?
    二审开庭当天是不一定就是当庭宣判的,主要是因为人民法院对于公开或者是没有公开审理的案件,全部都要进行公开宣判。而法院进行公开宣判的方式主要是有两种方式:一是法院可以进行当庭宣判但是需要在10天内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二是可以定期宣判,但是需要在宣判之日立即发放判决书。缓刑宣判需要开庭吗(一)如果法院在判决时宣告缓刑的,一般不会当庭释放。由法警将被告人押回看守所后,在看守所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后才能释放。(二)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
    2023-07-01
    311人看过
  • 简易程序二次开庭会宣判吗
    第二次开庭这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完善。简易的事实证据都很清楚的案件才可能宣判。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开庭到宣判中间的期限,只有从受理案件到宣判中间的期限:普通程序是2个月,简易程序是20天,同时有延长期限的规定。一、刑事案件流程期限(一)侦查机关的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检察院反贪局)在这个阶段的职责就是收集证据来证明犯罪的成立。期限要求:从犯罪嫌疑人逮捕起算侦查期限2个月。一般案件都可以在这个期限内侦查结束。如果在这个期限内不能完成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具备延长条件和办理相关手续后还可以再延长三次期限,第一次可以延长1个月,第二次可以延长2个月,第三次可以延长2个月。侦查机关从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开始侦查到侦查阶段结束,最长办案时间是8月零7天。(二)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侦查机关在收集证据后,要把案件的材料移交检察院。检察院在这个阶段要审查案件的事实是
    2023-06-23
    269人看过
  • 司法局一般调查之后几天宣判
    法院什么时候会宣判,具体要由法院根据具体承办人员的工作安排、案件审理情况来确定,具体时间是不确定的。但是,对于法院刑事案件的审理,有一个总的审限规定,即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另外,在刑事案件审理中,法院要求当地司法所进行社区评估的目的是要确定被告人是否具有适用缓刑的条件。如果根据司法所的评估报告,被告人的社会情况具有缓刑条件的,法院在判决时一般都不会适用缓刑。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时限是多久,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跟刑事案件时限一样,但因为加了民事诉讼,整个案子的时间可申请延长,具体规定如下:《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
    2023-03-28
    435人看过
  • 法院开庭后择期宣判一般要多久
    一、法院开庭后择期宣判一般要多久1、法院开庭后择期宣判一般要多久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由主办法官酌情安排,只要不超过法定期间就符合规定。如果案件不复杂,无需上法院审判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应在庭后五个工作日内合议,合议后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判决。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二、择期宣判还会开庭吗择期宣判还会开庭。择日宣判肯定是需要开庭的,因为宣判就必须要开庭
    2023-08-07
    143人看过
  • 普通程序一般开庭几次
    法律对开庭次数这方面没有具体规定,如果一个案子没有特殊情况,两三次开庭就可以了。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单独一审只开一次庭即可定案。开庭审理的时间长短或者天数根据具体案件而不同。当在第一次开庭时出现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就同一案件就会开两次庭。法律对民事诉讼案件开几次庭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只要案件审理需要,法院可以开庭数次,法律只对审限有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也就是对于同一案件,通常经由一审和二审就终局了。如果二审发回重审,则一审法院重新作出判决,不服第二次一审判决的,还有权上诉,二审法院不能再发回重审,必须作出判决,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不能上诉,可以直接申请上
    2023-06-22
    456人看过
  • 一般法庭开庭至宣判多长时间?
    1、民事案件:如中院是第一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如中院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2、行政案件:如中院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如中院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2023-04-03
    380人看过
  • 择日宣判,应是开庭后的几日内宣判?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由主办法官酌情安排,只要不超过法定期间就符合规定。如果案件不复杂,无需上法院审判委员会,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应在庭后五个工作日内合议,合议后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判决。应该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宣判,但有时会分别宣判和送达判决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民事案件简易程序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超过6个月需要延期的,承办法官需书面报告,院长签字才能延期。一、交通事故有人伤多久能处理完毕有人伤的交通事故结案需要六个月左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
    2023-03-08
    118人看过
  • 二审宣判后多久才开始开庭审判?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书,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需要在审限内审结案件。无特殊情况,民事诉讼案件会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刑事诉讼案件会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超过三个月。哪些情形二审不开庭二审不开庭的四种情形具体如下:1、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的;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4、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发回重审的。如果是民事诉讼,在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二审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
    2023-07-07
    448人看过
  • 一般当庭判决离婚的几天内会开庭
    对于开庭时间法律并无规定,当事人需要等法院通知。一、自己起诉离婚有什么步骤?起诉离婚的,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人民法院审查后对于符合立案标准的,会在七天内予以立案并通知当事人,法院也会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并准时在人民法院开庭。开庭审理后,法院先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二、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当事人都可以申请延期开庭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4、有突然生病等其他应当延期的特殊情形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3、作
    2023-03-11
    342人看过
  • 开庭后没有当庭宣判最晚几天能收到判决书
    法院开庭后,如果是当庭宣告判决,法院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
    2023-04-03
    40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没有当庭宣布判决一般会在几天后宣布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9
      要看民事还是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话,5日内会给判决书。如果是择日宣判,则是在审限之内。刑事简易20日,普通程序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民事案件简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案件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 第一次开庭被开庭宣判算二审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8
      1、“第一次开庭审理,第二次开庭宣判”,这种情况不是二审,仍是一审。2、对于一审判决不服,请求上级法院审理的行为才能称为二审。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案件经审判后一般一般开几次庭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7
      一般都是一次开庭,离婚案件一般涉及的纠纷并不是很复杂,极个别争议比较大的案件因为第一次开庭没有提交的足够材料或者出现新的证据,会选择第二次开庭。
    • 第一次,第二次开庭宣判算不算二审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9
      1、“第一次开庭审理,第二次开庭宣判”,这种情况不是二审,仍是一审。2、对于一审判决不服,请求上级法院审理的行为才能称为二审。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二次开庭后宣判是否要到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是什么样的案件如果是民事,代理人到场就可以了。当然,如果经过依法送达后,也可以缺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