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顶包案中肇事者找人顶罪会构成什么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07 04:30:19 345 人看过

(一)肇事者的该行为首先是构成交通肇事罪,并适用肇事后逃逸情节予以量刑。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在主、客观上均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犯罪构成要件。主观上,肇事者找人顶罪,事实上就是将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由他人顶替,由他人来替自己承担法律责任,从而逃避法律追究。客观上,为使顶罪行为得以实现,在一般情况下,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不是去查看、关心受害人的伤情怎样,而是当即离开现场,联系朋友,预谋顶罪事宜,即使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者,而是由顶替人向交警部门作虚假供述,承认自己是肇事者来承担责任,这种行为就是逃跑。

(二)肇事者的该行为同时也构成妨害作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此规定,构成妨害作证罪必须具备以下主要要件:

1、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的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威胁、唆使、贿买或者其他方法劝止、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采用唆使、贿买、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

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妨害证人作证的行为会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和他人的作证权利或人身权利,仍决意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并希望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完全符合妨害作证罪的法定构成要件,客体上,肇事者的鱼目混珠行为严重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造成交通事故查处不力,受害家属情绪对立,激化社会矛盾;客观上,肇事者采用了唆使、贿买、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事实上,肇事者与顶替者往往有一定利益关系,顶替者出于各种原因自愿或不情愿甚至被迫向交警部门陈述虚假事实、作伪证以包庇肇事者的犯罪行为;主观上是出于直接故意,肇事者明知自己触犯了刑法但为逃避法律追究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

(三)肇事者构成的是独立的两罪,应数罪并罚。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是构成数罪。区分一罪与数罪应以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为标准。行为人以一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行为,具备一种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行为人以两个以上的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两个以上行为,具备两种以上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在交通肇事顶包案中,肇事者实际上是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交通肇事行为、找人顶罪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两种犯罪行为分别形成了我国刑法上的两个犯罪构成要件,两者犯罪目的、主、客观、侵犯的客体方面均不同,其亦不属于我国刑法上规定的或实践中作为一罪处理的情况(牵连犯、连续犯、吸收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14: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目的相关文章
  • 找人顶包的交通肇事后果分析
    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是独立的事后行为,其符合妨害作证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理由是: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属于对责任归结的逃避,此时,交通事故已经造成了对公共秩序的威胁,同时造成了严重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客观上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顶包要承担责任吗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肇事人将会被判处交通肇事罪,顶包人构成包庇罪,均需对此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
    2023-07-03
    325人看过
  • 交通事故顶包算是交通肇事罪吗
    具体看情况的。要看是否符合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主观要件的本罪主观表现为过失,包括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者对自己违反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行为者有可能知道违反规章制度,如酒后驾驶、强制超车、超速行驶等,但是对自己的违反行为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结果,因为预见不小心,没有预见,或者预见,但是相信可以避免,造成了严重的结果。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由他人来进行顶包的话是会构成犯罪的,因为由他人进行顶包,一般都是肇事逃逸的情况,并且又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事故顶包者会不会吊销驾照一、交通事故顶包者会不会吊销驾照1、交通事故顶包者一般不会吊销驾照。帮人顶包违反了国家管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会被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
    2023-08-05
    215人看过
  • 交通肇事能“顶包”吗
    交通肇事能“顶包”吗?不能。交通肇事找人顶包是两种罪行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是独立的事后行为,其符合妨害作证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理由是: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属于对责任归结的逃避,此时,交通事故已经造成了对公共秩序的威胁,同时造成了严重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客观上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让人来顶替属于独立的第二阶段的行为,该行为侵害的法益是司法活动的公正和效率性,同时也不符合事后不可罚理论论述的范围,因此应当另行定罪量刑,以此来更好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法条链接:《刑法》第307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交通肇事找人顶包的行为认定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本质上可分为交通肇
    2023-06-13
    353人看过
  • " '顶包者' 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的法律定性"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要件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伪证罪和包庇罪均属于妨碍司法的犯罪。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直系血亲包庇罪怎么认定直系血亲包庇罪的认定为:
    2023-07-20
    62人看过
  •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如何定性,对于顶罪人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一、三轮车刮到汽车逃逸属于什么鉴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因先前事故后果的大小所承担的责任就有所不同,构罪的起点是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达到就要负刑事责任,相反则属于轻微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只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二、怎么判止孕妇受交通事故顶罪发生交通事故后找孕妇顶罪的,孕妇涉嫌包庇罪,肇事者找人定罪行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犯此罪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顶包自首怎么处罚1、交通自首顶包人涉嫌窝藏、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交通肇事后进行顶包而且提供伪证的,构成犯罪的可按伪证罪对顶包人进行刑事处罚。3、造成交通事故的人涉嫌交通
    2023-02-16
    250人看过
  • 司法是否认定交通肇事找人顶罪
    刑事交通肇事案件中,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替。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为正确处理刑事交通肇事冒名顶罪案件,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冒名顶罪人,从而遏制冒名顶罪案件的再次出现,笔者就冒名顶罪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粗浅的认识。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
    2023-06-13
    28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有人需要顶罪吗
    一、交通肇事罪有人需要顶罪吗在特定情境中,交通肇事罪的涉案人员可能会主动寻求他人为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类行为往往是因为涉案人员本身可能将会遭受较为严厉的法律惩处,例如刑事责任的追究以及巨额民事赔偿的要求等等,因此他们试图通过转移或分担责任来削减自身所承受的经济和社会压力。然而,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二、交通肇事罪可以判管制吗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前提下,犯罪嫌疑人可以寻求保释。通常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如管教、拘留抑或有期徒刑等刑罚后果。然而,在成功取得保释后,他们将不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只要向执法机构提出申请,便有可能得到批准。然
    2024-07-10
    15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顶包要判多少年
    在交通肇事罪中,顶替者的行为被视作包庇犯罪分子的行径,通常情况下需要接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惩罚。如果其行为情节比较恶劣,那么则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究其实质,这种顶包行为对司法机关正常的执法工作构成了严重干扰,对于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024-08-15
    450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认定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2、有的行为人在找人顶罪后,感到内疚向公安交警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的行为。有观点认为,象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也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笔者认为,事后自首这不影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就象
    2023-08-16
    408人看过
  • 他人交通肇事后去顶包,顶包的人怎么处罚
    一、他人交通肇事后去顶包,顶包的人怎么处罚依据我国相关法规,对于涉及交通肇事的行为,为当事人提供隐匿场所或财产、协助其逃避或提供虚假证明进行包庇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鉴于此,在明知他人已经构成犯罪情况下,为其提供上述帮助以期使其得以逃避刑事追究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被判处罚金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下;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
    2024-05-17
    122人看过
  •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的司法判决分析
    刑事交通肇事案件中,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替。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为正确处理刑事交通肇事冒名顶罪案件,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冒名顶罪人,从而遏制冒名顶罪案件的再次出现,笔者就冒名顶罪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粗浅的认识。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
    2023-07-07
    254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顶包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交通肇事罪顶包行为的立案标准问题,主要涉及到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法律制度的严重破坏以及对司法公平正义的严重侵犯。若行为人在明明知晓涉案之人发生了交通肇事事故的情况下,刻意编造虚假证词为其进行顶包,意图协助肇事者逃避法律责任,那么这种行为便极有可能被视为具有刑事立案追诉的可能性。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那些明知是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藏身之处、财务资助,帮助其逃脱或者伪造证据进行包庇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若情节严重,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具体的立案与量刑标准将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例如顶包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情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4-08-14
    49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立案之前顶包包庇罪怎么处罚
    一、交通肇事立案之前顶包包庇罪怎么处罚处理涉及交通事故的包庇罪行,依据法律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之罚;若情节严重者,则需被处以三年以上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的包庇罪,是指行为人在明知对方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仍协助其逃避责任或提供虚假证言以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立案的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涉嫌交通肇事罪是公诉案件,是公安机关调查后会立案起诉。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刑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故其追诉时效是十年,经过十年期限不再追诉。交通事故理赔是民事案件是由个人起诉。在事故发生后的三年内要起诉,否则超过诉讼事效了。如果是人身损害的,在受害人终结治疗后的三年内为诉讼时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
    2024-04-02
    370人看过
  • 交通事故后找人顶罪是不是算肇事逃逸
    一、交通事故后找人顶罪是不是算肇事逃逸被告怕法律追究,让高某冒名顶替,致使交警部门未能在第一时间对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检测,不能客观准确认定其酒后驾车的情形,也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
    2024-01-13
    6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酒驾撞人顶包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06
      为他人酒驾碰撞事故顶包可能会涉嫌伪证罪或包庇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的。 明知他人酒驾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仍替犯罪人顶包、作假证包庇的,构成包庇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不构成犯罪,也是要收到治安处罚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冒名顶替,提供虚假证言,影响依法办案的,会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 求解,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行为人构成什么犯罪,交通肇事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26
      属于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
    • 交通肇事案件中“顶包者”包庇罪的认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4-03-01
      交通肇事案件中“顶包者”包庇罪的认定如下:1、客体要件:包庇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2、客观要件:包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3、主体要件:包庇罪的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包庇罪在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
    • 交通肇事行为人找人顶罪有什么情形,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如何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11
      属于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 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
    • 交通肇事顶包哪些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9
      交通肇事多数时候是以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定罪处罚的,而在我国刑法中有具体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除此之外最高法和最高检在2000年联合制定了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