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年终奖的时候正在休产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6 20:15:07 120 人看过

有的。因为年终奖属于奖金,是工资总额的一部分,产假是女性职工的带薪假,产假期间相当于已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就是克扣工资。

一、年终奖是否一定要发放

年终奖公司有规定或者与劳动者约定的,应当发放。

1、首先,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独立给予员工的福利,不是用人单位的强制义务。法律没有强制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也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劳动者不能强迫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年终奖的具体发放方式;

2、孕妇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不能降低。归根结底,年终奖的问题是女职工在怀孕和分娩期间的工资。对此,国家有关法律对女职工怀孕期间有特殊的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原因降低女职工工资。

二、单位没有交保险产假有工资吗

有工资,产假是国家法律规定对产孕期妇女的带薪假期,无论有没买生育保险,员工都可以享受带薪产假。产假工资按照正常出勤工资支付(不含奖金、特殊津贴)。公司没有帮女职工买社保,产假工资就不能得到社保的支付,由公司自行承担。

三、劳动合同里面的工资和底薪有区别吗

底薪和工资的概念不一样。底薪即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法上的工资是一个大概念,计算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应当包括奖金和加班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产假相关文章
  • 员工长期休病假如何计发年终奖?
    [案例回放]韩某与济南市某保险公司于2007年7月1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0年7月31日至2010年10月24日期间,韩某向保险公司交了4张病假条,累计病休了43天。2011年4月11日,经保险公司审查后,未支付韩某2006年年终奖。韩某不服,诉至东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后又诉至东莞市第某人民法院。[案例解析]法院查明:保险公司制定的《劳动组织纪律管理制度》第38条规定:职工当年休病假累计超过30天,不享受年终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法院审理后认为,保险公司制定的《劳动组织纪律管理制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保险公司的规定,韩某不能再享受年终奖金,故对韩某要求保险公司支
    2023-06-09
    236人看过
  • 上海公司年终奖什么时候发
    一、上海公司年终奖什么时候发据有关调查显示,近七成的企业会在本月发放年终奖,除了在今年1月发年终奖,公司年终奖的发放时间主要分布在2016年12月、2017年的2月、3月、4月。外资企业在12月发放年终奖的比例高于其他资本属性的企业。目前企业管理者会根据很多指标来决定年终奖的发放,企业业绩是主要因素。中智调研所示,较2015年,2016年68%的企业业绩呈增长趋势。2016年业绩增长20%以上的企业中,62%的企业表示2016年年终奖额度将增长。相比而言,在2016年业绩下降20%以上的企业中,六成表示将减少年终奖额度。新入职的员工能否拿到年终奖?相关专家透露,关于年终奖的发放范围、水平等,没有相关政策规定,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也可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确定,也可以在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也就是说,新入职的员工是否能拿到年终奖,是由其公司的规定情况而定的。在年终奖发
    2024-01-18
    276人看过
  • 休产假能全额享受年终奖金吗
    女员工生孩子后,年终奖一分都不能少,否则将被视为用人单位无故克扣拖欠员工工资,罚款额度最高可达到5万元。根据《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22条第一款规定:员工依法享受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该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员工工资奖金以及年终奖都不应该受到任何影响。不给或者少给年终奖,第一个是行政处罚,罚款额度为3万到5万元,第二个是民事赔偿,单位如果少给的,必须补足年终奖金,同时用人单位还要向员工支付拖欠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四章《假期工资支付标准》规定也明确规定:员工依法享受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您可以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请求援助,会给你一个妥善的答复。而您休产假的时间长短,都不会影响您年终奖金和绩效工资的发放。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年终
    2023-05-04
    447人看过
  • 产假期间的年终奖金发放问题
    产假期间年终奖正常发放。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自主给予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并非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法律没有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一定发放年终奖,也没有发放的具体规定,因此,劳动者不可以强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对年终奖的具体发放方法作出约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发放年终奖,用人单位就应该根据约定履行自己承诺的义务。法律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劳动者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依法享有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工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故公司应当按照产假前正常劳动期间应得的工资支付其产假期间的工资。由于绩效工资、房补、交通补助、通信补助列入工资单内,属其产假前正常劳动期间的工资性收入。因此,综上所述,年终奖是职工工资中
    2023-07-24
    222人看过
  • 休产假所以没有年终奖怎么办
    一、休产假所以没有年终奖怎么办在员工享有产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发放年终奖。若未能如此,视作用人单位实施了拖欠或扣除工资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向当地劳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诉和投诉;其次,年终奖作为企业给予优秀员工的激励性薪酬形式,属于工资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地,产假是保障女性职工权益的法律规定带薪假期,在享受产假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在为公司提供正常的工作贡献。如若在该时期内未能按照协议标准按时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就构成了对工资的克扣与截留。《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4-07-24
    247人看过
  • 婚假休完年终奖泡汤了
    李小姐哭诉着:我请了婚假后没再去上班,单位因此扣发了我4千元的年终奖,这样合理吗?在2008年开始,她到黄浦路的一家幼儿园上班,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今年5月到期,1月中旬,她口头向园长请婚假,园长批准了,要求她再来上班时要补交书面的申请。她将婚假和春节假期一起休完后发现,同事拿到了4千元年终奖,她的年终奖却迟迟未发。气愤的她决定不再上班。据调查该幼儿园总部得知,黄浦路是该园的分园,三天以上的假期,员工必须书面报总部人事部批准,分园园长无权口头批准。该园2009年下发的关于年终奖的规定中明确规定:未经园长同意擅自离岗的员工不予发放年终奖。相关法律答疑年终奖属于劳动者的福利待遇,法律对此没有统一规定。但是根据《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该园下发的年终奖规定如果没有经过全体劳动者的协
    2023-04-22
    62人看过
  • 产假年终奖怎么算的
    一、产假年终奖怎么算的年终奖正常发放。怀孕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得降低。年终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女职工在怀孕、生育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对此,国家相关法律对于女职工怀孕期间有着特殊的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法律依据如下:按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已经包含了上年度全部职工奖金,扣本年度产假期间的奖金、年终奖不违法;未参加神勇表现的,应当按照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发给,应当只是减去加班费的剩余工资(奖金属于工资范畴)。公司这么做是不合理的,您可以
    2023-03-18
    469人看过
  • 产假什么时候休产假当年可以休年休假吗
    休产假的,当年还有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一、带薪年假是多少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二、请问到底20年工龄的公休假一天是多少天15天,不含公休假日。事假天数要扣除。《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
    2023-02-19
    364人看过
  • 退休教师补发年终奖吗
    退休教师一般是没有年终奖进行补发的,但退休教师是有的教龄补贴,标准为:1、教龄满5年不满10年的,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的,每月5元;2、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但具体的退休教师相关教龄补助要以各地区公布的政策为准。根据法律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工读学校、盲聋哑学校、小学、弱智儿童学校和幼儿园的公办教师,均可实行教龄津贴。事业单位退休教师死亡待遇标准1、抚恤金标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以下标准执行: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2、丧葬费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不分因公与非因公死亡,其丧葬费均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个月的标准执行。遗属补助标准:遗
    2023-08-14
    191人看过
  • 工地工作者年终奖什么时候发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强制要求每个雇主都必须向其员工颁发年底奖金,因此,在不违反任何特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这一规则可以被视为雇佣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对各方所签署的协议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力。通常而言,各企业会选择在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初这一时间段内来进行年底奖金的发放。《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024-05-03
    332人看过
  • 病假休太多年终奖如何算
    年终奖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以及下一年度的发展规划,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可以包括年终加薪、年底双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等。[案例回放]韩某与济南市某保险公司于2007年7月1日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0年7月31日至2010年10月24日期间,韩某向保险公司交了4张病假条,累计病休了43天。2011年4月11日,经保险公司审查后,未支付韩某2006年年终奖。韩某不服,诉至东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后又诉至东莞市第某人民法院。法院查明:保险公司制定的《劳动组织纪律管理制度》第38条规定:职工当年休病假累计超过30天,不享受年终奖。[案例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
    2023-06-10
    424人看过
  • 因病假想休病假多长时间不影响年终奖
    病假是否影响年终奖,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法律没有明确的限制与要求。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试用期因病假被辞退有补偿吗试用期因病假被辞退有补偿,试用期员工因病休假被辞退,用人单位应当向其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
    2023-07-28
    478人看过
  • 劳动者年中辞职、休产假可照领年终奖
    岁末年初,年终奖的发放又牵动着每个单位员工的心,成为广大工薪阶层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法律对年终奖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在年终奖金上可以随意行事。只要用人单位不发年终奖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或者单位规章制度,劳动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年终奖就是老板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金,有的还包括了旅游奖励、物质奖励等,是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奖励,也是可给可不给的一个项目。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好的年终奖办法要有较好的考评指标、评价方法、发放规则等等相应的各项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凝聚力。2011年8月,有人盗用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公告并胡乱解读,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纳税人。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施行后,年终奖遭遇个税临界点问题,易出现“多发少得”的情况。辞职照样可以拿年终奖:《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
    2023-05-01
    231人看过
  • 年底双薪和年终奖什么时候发放呢
    年底双薪和年终奖又有所不同,年底双薪是一年拿13个月工资,到了次年一月必须发,数额固定是一月工资。而年终奖发放时间不固定,每年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有所调整,数目都不一样,可能每个人获得的也不一样。所以,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起诉时,不能将有关年底双薪的规定套用到年终奖上来。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发放年底双薪,这不是一项法定义务。企业如果没有明文规定,此前也没有惯例,劳动者就不能强求单位必须发年底双薪。而第13个月工资的标准,国家立法中也没有任何规定,所以这笔工资额度,是基本工资还是全额工资或者还是奖金,完全要根据企业与员工的约定,或者企业薪酬福利政策的规定来确定。因此,一旦职工和企业发生纠纷,法院遵循的依据只是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这时职工就陷入了被动局面,虽然有的官司胜诉了,但多数情况下只能被企业规定牵着鼻子走。劳动者进入企业前,应当先查看企业关于薪酬奖励的规定,一旦自己有反对意见,可在
    2023-06-13
    193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假
    词条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产假
    相关咨询
    • 在发工资和年终奖的时候员工产假不能领年终奖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1
      按照法律来说是不影响的 法律依据如下:按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已经包含了上年度全部职工奖金,扣本年度产假期间的奖金、年终奖不违法;未参加神勇表现的,应当按照产
    • 2022年休产假是否会发年终奖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2
      1、产假会发年终奖,否则用人单位属于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年终奖属于奖金,是工资总额的一部分,产假是女性职工的带薪假,产假期间相当于已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就是克扣工资。
    • 年终奖有休产假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9
      1、产假会发年终奖,否则用人单位属于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年终奖属于奖金,是工资总额的一部分,产假是女性职工的带薪假,产假期间相当于已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就是克扣工资。
    • 休产假有年终奖吗,年终奖是怎么算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9
      根据我国劳动法,对休产假有年终奖吗解答如下: 1、不会影响年终奖,否则用人单位属于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年终奖属于奖金,是工资总额的一部分,产假是女性职工的带薪假,产假期间相当于已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就是克扣工资; 3、法律依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 什么时候发的年终奖呢?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4
      1、年终奖的发放时间由企业规章制度决定,法律没有规定,因为发放年终奖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属于一种福利,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年终奖的发放时间,所以需要用人单位自行决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