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该罪的构成要件可以正确认识放火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一、德州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德州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有: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如何确定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过失爆炸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过失爆炸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如下:(一)过失爆炸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过失爆炸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三)过失爆炸罪的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四)过失爆炸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其引起爆炸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应当预见其爆炸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爆炸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公共的严重后果,但行为人对该结果并未预见,而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
放火罪如何认定怎么认定放火罪
64人看过
-
怎样正确认识贪污罪的对象范围
500人看过
-
怎样对放火罪进行认定
193人看过
-
正确认识工伤认定
216人看过
-
放火罪可以不被判刑吗,放火罪认定是怎样的?
315人看过
-
如何正确认识共同犯罪
165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如何正确认识放火罪,法律有哪些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27法律分析 可以根据下列标准来正确认识放火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持故意的心态; 3、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是什么,如何正确认定放火罪,放火罪判多少年?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一、放火罪是什么(一)放火罪的概念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放火罪的构成特征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放火罪包含如下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种,其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 2、犯罪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失火罪的犯罪故事?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7火灾罪是指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火灾罪的构成特征如下:1、犯罪对象火灾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三、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四、犯罪主观失火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不仅可以出于疏忽的过失
-
正确认识的作用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6认识误区:一签谁想反悔都不行很多当事人认为,只要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对方对于和方面的承诺便不能反悔,其实不然。离婚协议书只有在双方办理了之后才生效。不管是通过民政部门离婚还是通过法院离婚。也就是说,即便签订好离婚协议,在未办理离婚手续之前,只要有一方反悔,协议就不生效。如果一方拿着离婚协议书起诉离婚,法官审判时,也不会根据离婚协议书的内容来判决。律师指点:已经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在双方都愿意去登记离婚时
-
如何正确认识介绍贿赂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14认定本罪时,应区分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共犯的界限,介绍贿赂人不同于行贿或受贿一方的帮助犯,他必须与贿赂行为的双方都有联系,是根据行贿、受贿双方的意图办事,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联系,如果行为人只与其中一方有联系,为一方出谋划策,则构成一方的共犯。另外,介绍贿赂的行为人是在他人有了行贿或受贿故意的情况下,才从中沟通撮合的。如果他人本无行贿或受贿的意思,只是在行为人的极力怂恿、劝说、诱导等行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