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16 15:55:49 134 人看过

一、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在以合同诈骗罪为名的犯罪案件中,对于非法占有的判定往往需要依赖以下几种类型的证据:

首先是合同及其履行状况,这其中包括了签订的合同文本、交易的详细记录以及支付的相关凭证等等,这些都能够有力地证明行为人存在着虚构事实或者故意隐瞒真相的不当行为;

其次,行为人的意图表现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例如他们是否通过言语或者行动表达出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者缺乏还款的诚意,又或者在获取到财物之后迅速进行转移、隐藏或者肆意挥霍;

第三个方面则是资金的流动方向,我们需要明确资金是否被用于合同所规定的特定用途,或者是否存在着逃避返还的行为;

最后,受害者的陈述也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他们的证言可以充分反映出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的动机以及非法占有的真实意图。

此外,行为人在事后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比如他们是否采取回避债务、拒绝与他人沟通或者无法取得联系等方式来应对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条件有哪些

关于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如何进行认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行为人在合同签署之前是否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不当行为;

其次,在双方确定签署合同时,行为人有无充分的履约能力;

最后,观察行为人在整个合同签署和履行过程中是否有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证据有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06: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诈骗罪主观上是非法占有
    一、如何对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一、如何对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在诈骗案件的辩护实务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认定时,必须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也就是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才可以认定。二
    2023-04-02
    264人看过
  • 具有非法占有手段的集资诈骗罪如何认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一、私人包工头欠条欠条1、建议委托律师介入收集相关具有劳动关系及所欠工资的证据。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证据。2、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如劳动监察部门)申请(申请最好以书面申请为好),要求相关部门依法责令欠薪单位限期整改并下达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最终还是不能收回工资就应当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如有欠条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3、如果符合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以下
    2023-06-23
    294人看过
  • 什么是诈骗罪的认定证据?
    在这里先要提醒一句,一般而言,涉及到犯罪一事,大多数都是公安机关作立案处理的。至于证据一事,这是侦查机关需要花费的心思。至于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这得区分犯案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是电话诈骗,就需要通话记录和来电记录等;如果是网络诈骗,就得看双方的聊天记录等等。所以说,不同方式的诈骗所需要的证据需求是不一样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近年来,到处都是远程诈骗。所以不少老百姓的血汗钱都被被骗了,却无能为力。这个和以前的诈骗是不一样的。以前的诈骗方式,至少受害者是可以见到骗子真人的。经过报案,公安机关会把众多受害者所提供的线索汇
    2023-03-01
    90人看过
  • 起诉非法占有罪要什么证据
    一、起诉非法占有罪要什么证据在起诉非法占有罪,即侵占罪时,需要准备一系列的证据来支持案件的事实和论点。1.物证是指与案件有关的实物,如被侵占的物品、相关工具等,这些物证可以直观地展示非法占有行为的存在。2.书证则包括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记录等,如交易凭证、收据、账单等,这些书证可以证明非法占有行为的发生和具体情况。3.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也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他们可以提供案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和细节,有助于还原案件事实。4.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视听资料以及电子数据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证据,它们可以提供案件相关的信息和线索,有助于查明案件真相。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证据时,必须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使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或篡改证据。同时,在起诉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二、区别侵占罪与贪污罪侵占罪与贪污罪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4-07-24
    440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罪的认定标准是如何的
    一、集资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罪的认定标准是如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高于自身实际盈利水平。二是从融资规模上分析。实践中,有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一时无法周转,为救活企业通过设定高额回报向社会融资,但其融资规模一般是特定的,也是临时性的,而集资诈骗罪往往在融资规模上不设上限,融资时间也持续较长一段时期。三是从资金流向上分析。如果所募资金通过个人账户往来,未进入企业对公账户,或虽进入企业对公账户但在短时间内又抽逃转移,未实际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四是从投资项目上分析。如果投资项目是虚构的,或者投资项目虽然真实存在,但其资金缺口与
    2024-01-19
    392人看过
  • 合同诈骗如何才算非法占有
    一、合同诈骗如何才算非法占有行为人凡是适用了下列欺诈手段的,均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对于采用诈骗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被欺诈的一方可以申请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不履行合同算是合同诈骗吗单纯没有履行合同的不算诈骗。合同的履行是民法典规定的双方的义务,一方不履行合同就是违反了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仅仅是不履行合同义务还不是诈骗的必
    2024-01-14
    360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
    合同诈骗罪是97刑法新增加的罪名。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的行为都按诈骗罪处理。同其他金融诈骗罪一样,合同诈骗罪也是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在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96司法解释)中,合同诈骗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初次从普通诈骗中分离出来,但并没像其他金融诈骗罪那样,发展为独立的罪名,当时在定罪和量刑上都按诈骗罪处理(现在合同诈骗罪的量刑也同诈骗罪相一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合同的作用和影响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准确把握合同诈骗犯罪和合同纠纷的界限,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大难点。一、现行刑法规定与96司法解释的差异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该法条所列举的五种情形:1、以虚
    2023-06-08
    6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的处理如何确定非法占有目的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方式是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时主观上就具有非法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就构成合同诈骗罪。一、最新合同诈骗罪是什么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合同诈骗罪的特征具体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合同诈骗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4、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自然人犯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2023-06-27
    373人看过
  • 非法集资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有什么区别
    非法集资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情形。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的区别是犯罪的对象不同以及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一、非法集资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非法集资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信息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
    2023-06-05
    442人看过
  • 有价证券诈骗罪的罪与非罪认定
    1.有价证券诈骗罪与一般诈骗罪的界限。有价证券诈骗罪与一般的诈骗罪有着很多相同的特点,如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都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体都是自然人等,同时有价证券诈骗和一般诈骗在客观方面也有很多相似的特点,都是虚构事实,隐瞒事实真相、诈骗钱财等。但是本罪与一般的诈骗罪还是存在明显差异:(1)侵害的客体不同。有价证券诈骗罪侵害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有价证券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一般诈骗罪侵害的是单一客体,即公司财产所有权。(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两者在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价证券诈骗犯罪行为仅仅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有价证券实施诈骗,而一般诈骗不是使用这种形式,多以编造谎言骗取钱财,其表现形式更具多样化。2.有价证券诈骗罪与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界限。有价证券诈骗罪与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是相互关联的犯罪,存在着共同点,如都是故意犯罪,都侵害了国家有价证券的管
    2023-04-17
    342人看过
  • 认定非法占有罪的方法
    认定该罪时按下列标准认定: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一般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职务侵占罪和非法侵占罪有什么区别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
    2023-07-04
    169人看过
  •  2021年版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后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不成比例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肆意挥霍集资款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携带集资款逃匿、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隐匿、销毁账目或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等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将其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集资后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不成比例,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2.肆意挥霍集资款,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3.携带集资款逃匿;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集资款返还标准根据我国《公司法》和《非法集资行为治理条例》的规定
    2023-12-07
    374人看过
  • 金融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该如何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金融诈骗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同时强调,“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2023-05-31
    363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1、合同诈骗罪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和国家的合同监管制度,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表现上必须与合同有关,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2、诈骗罪侵犯的只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属于侵犯财产犯罪,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陷
    2023-12-22
    13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如何认定,如何认定合同中的非法占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9
      他人无法直接获知、证据,来判断其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最终达到诈骗数额较大钱物的目的。综上所述,在取得对方当事人货物。合同资金是否被随意使用和处置,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以履行小额合同为诱饵、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虚构事实,使对方无法挽回自己的损失、货款,而是用于炒股,掩盖其主体资格或资信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在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上,就可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可推定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
    • 非法占有怎么认定为诈骗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诈骗罪的构成必须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那么如何认定诈骗罪中非法占有呢。非法占有是属于个人的主观意识,一是要看的供述,二是看其实施的客观行为,但供述非常易变,所以要结合行为来看,也
    •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证据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4
      合同诈骗罪的定罪证据是: 1、涉案合同和担保方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2、受害单位资金、物品进出的会计资料、凭证原件和复印件。 3、犯罪嫌疑人使用留下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4、其他证据。
    • 诈骗罪中非法证据罪与瑕疵证据罪有什么不同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01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证据到底是违法证据还是瑕疵证据,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和区分。1、侵犯的法益不同非法证据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威胁以及冻饿晒烤等精神折磨的方式为手段,通过直接侵犯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特别是人身权而获得的。2、证据的真实性不同的违法证据是调查员使用肉刑和变相肉刑等方法,强制性地听到肉体和精神上受到疼痛和痛苦、恐惧等状况的供述,严重剥夺了其陈述的自愿性,背离事件事实的真相的虚假供述
    • 如何对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如何对诈骗罪非法占有认定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