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定义的构成要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7 20:11:45 85 人看过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

一、交通肇事责任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是指发生事态是由于事故当事者(肇事者)的过错或者意外行为所致。如果是由于人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均不属于交通事故;

(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当事人心理状态处于故意,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9: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相关文章
  • 交通事故的构成条件,交通事故如何划分等级?
    一、交通事故的构成条件(1)道路交通事故应限于车辆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方为车辆,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包括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而飞机、轮船、火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以及行人与行人之间在行走中发生碰撞就不能算是交通事故。(2)道路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道路上。在非道路上发生的事故不适用道路事故的有关规定。如水上交通、空中交通、轨道交通等。(3)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有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损害后果发生,这种后果不包括间接的损害后果,且为物质损失。如果没有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损害后果的发生,就不能形成交通事故。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没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事故不在其调整的范围内。例如,仅造成了精神损失的交
    2023-02-14
    471人看过
  • 停车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怎样的,交通事故构成条件
    一、停车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怎样的停车场发生交通事故的,交通事故责任依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确定责任,一方过错造成的,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二、交通事故构成条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
    2024-01-20
    317人看过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构成要件有什么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责任构成要件有什么道路交通事故的侵权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构成需下列四要件1、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交通事故责任,没有违章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损害他人健康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造成损害,或者某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就谈上交通事故责任。3、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和过失。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交通事故当事人心理上存在着过失,即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应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知道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交通事故却轻信能够避免。如果当事人存在着故意造成的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4、交通违章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交通事故中,客观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如二、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区别是什么?(一)做出认定的主体
    2024-01-03
    144人看过
  • 什么是交通事故的定义和条件?
    交通事故定义的条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须有其中一方使用车辆,另一方当事人无范围要求。2、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应该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道路”范围内。3、若事故是交通事故,则须有一方车辆正在行进状态。4、当事人对于事故发生主观上存在过失(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至少有一方行进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交通事故的事故定义交通事故,指的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且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三)“机
    2023-07-02
    408人看过
  • 交通事故“私了”的定义
    《交通法》第五章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解读:什么事故可以私了?有两个条件。第一没有造成人员身伤亡,第二当事双方对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这两个条件都具备就可以私了或者自行解决。这种事故由于没有行政干预,是非常快捷的。在美国这个车祸叫做幸福车祸,为什么幸福呢?没有警察干预,不进行行政处罚,所以感觉比较幸福,所以我们也实行了这个法规。但这里提醒一点要注意,完全没有责任这一方要有取证意识,防止负责任这一方反悔。北京是提前进入私了的地区,我们试行的这段时间内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曾经有这样一起事故。后车追了前车尾,后车驾驶员下车
    2023-04-30
    171人看过
  • 了解交通事故的主观构成要件对于事故认定有何作用?
    交通事故的主观构成要件是必须存在过失。具体构成“交通事故”需满足如下几个条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4)事故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处于过失、至少有一方在开车或者行人行进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否则不构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交通事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没有违章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如果没有造成损害,或者某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就谈上交通事故责任。3.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
    2023-07-03
    6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交通肇事罪中的重大事故指什么
    一、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一)本罪的客体,是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必须有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重大事故。即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及其他人员。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其他人员,均可成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未
    2023-02-14
    462人看过
  • 分析交通事故构成的主要要素
    交通事故的主要构成要件如下:1、道路要件,交通事故必须是在公共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道路是构成交通和交通事故的空间条件,没有道路就谈不上道路交通事故。2、车辆要件,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车辆所致的交通事故。3、交通要件,交通事故必须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客观因素。道路、气象等原因,也可引起事故发生。车况不佳。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尤其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前桥、后桥有故障,没有及时检查、维修。交通事故的类型主要有哪些1、城市交通事故类:直行事故。市区非主要路口及边远郊区,由于没有安装红绿灯,直行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约占事故总数30%。追尾事故。多发生在遇红灯急停车时由于前后车距过近而追尾,或雨雾天气则追尾更为常见,约占事故总数13%。超车事故。快速车在超慢速车时与对面车相撞,或与突然横穿的行人、骑车人相撞而导致;夜间超车时遇对向车炫目灯光,亦常造成事故;约占事故15%。左转弯事故。
    2023-07-07
    298人看过
  • 构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条件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条件: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一、出事故后先离开再返回走算逃逸吗出事故后先离开再返回善后,如果离开的原因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那么一般构成逃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
    2023-03-09
    76人看过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构成
    (一)定义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二)构成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一、医疗事故赔偿如何举证?1.举证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2.举证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3.举证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4.举证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患者的人身损害与医疗事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使医疗机构确实存在医疗过错患者也无法要求赔偿。二、医疗事故赔偿如何
    2023-06-26
    435人看过
  •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的定义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发生后,各方当事人未能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 人民法院在审理赔偿案件时,按正常程序逐步审理,赔偿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属于民事侵权纠纷,审理案件中各种诉讼活动必须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逐步进行。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处理。 然而,各方当事人未能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 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并且人民法院会对此进行立案处理。 主要特征如下: 1、人民法院处于主导地位。赔偿诉讼法律关系中,人民法院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与诉讼的其他参与者原告、被告、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参与诉讼,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 2
    2024-01-18
    53人看过
  • 要约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一、什么是要约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收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通常都具有特定的形式和内容,一项要约要发生法律效力,则必须具有特定的有效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要约在法律上不能成立,也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二、要约的主要构成要件有哪些(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的发出。要约人向谁要约也就是希望与谁订立合同,要约只有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才能够唤起受要约人的承诺,要约必须向特定人发出,向不特定人发出的的建议即为要约邀请,只有向特定人发出要约,一旦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即能够成立合同。(四)要约内容必须确定和完整所谓要约的内容必须“确定”是指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糊不清,使受要约人不能理解要约人的真实含义,否则无法承诺。所谓“完整”,是
    2023-06-17
    114人看过
  •  交通事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影响因素
    交通事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在其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如果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不足以覆盖全部损失,则双方过错比例将用于分担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在其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如果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不足以覆盖全部损失,则双方过错比例将用于分担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民事责任范围是什么?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者不慎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在交通事故中,民事责任范围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的民事责任范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机动车一方无过错,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2. 机动车一方有过错,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但机动车一
    2023-08-31
    457人看过
  • 交通事故构成的组成成分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分别为以下四个要素:第一、交通事故必须是发生在道路上的;第二、交通事故必须是由于违章行为而造成的;第三、交通事故必须要有损害的后果发生;第四、当事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着过失。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交通事故责任,没有违章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损害他人健康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造成损害,或者某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就谈上交通事故责任。3、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或过失。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交通事故当事人心理上存在着过失,即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应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知道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交通事故却轻信能够避免。如果当事人存在着故意造成的不属于交通事
    2023-07-01
    126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事故认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主要看三点: 一是当事人是否有违章行为; 二是违章行为... 更多>

    • &2023Q1&交通事故的主观构成要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4-02-29
      交通事故的主观构成要件是过失,具体应当包括四个要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4、事故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处于过失。
    • 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有有哪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方法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20
      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过失。认定的方法: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遇红灯继续通行的,进入非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通行范围内,刮撞同向行驶非机动车的,在人行道或行人通行范围内刮撞行人的。
    • 构成交通事故的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01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比如行人与行人发生碰撞,不构成交通事故;(2)发生在道路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允许社会机动车在单位管辖范围内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共交通的场所;(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果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与车辆或乘客上下车过程中发生的挤压、摔倒、伤亡事故不属于交通事
    • 交通事故处罚之交通事故构成条件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1
      交通事故的构成条件:(1)道路交通事故应限于车辆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就是说,一方必须是车辆,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包括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而飞机、船舶、火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行人与行人之间的碰撞不能视为交通事故。(2)道路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上。非道路事故不适用道路事故的有关规定。如水上
    • 202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构成的条件
      云南在线咨询 2024-09-29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动或者行为与交通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根据第119条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