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证可以不在婚姻登记地领取,在夫妻任意一方的住所地的婚姻登记机关都可以领取离婚证。
不过如果是如果是内地居民与港澳台同胞或者外国人、华侨离婚的,则必须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一、二婚办理结婚证手续有哪些?
二婚要办结婚证的流程有双方当事人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离婚的一方需要携带离婚证去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
《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二、可以到哪里领结婚证呢
结婚证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领取的,必须在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是婚姻登记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为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的法定程序。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三、成年人结婚登记地对孩子有影响吗?
夫妻结婚登记地对小孩一般不会有影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孩子的户口可以随父母任何一方落户,与父母办理结婚证和计划生育手续的地址没有必然的关系。一般而言,如果是想要办理计划生育手续的,应当在领结婚证的地方,民法典规定,孩子的户口可以到父母任何一方落户。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
婚姻登记是否必须在户籍所在地领取结婚证书?
345人看过
-
异地是否可以领取婚姻登记证书?
125人看过
-
原结婚登记地是否为离婚证领取地?
82人看过
-
领证地点与婚姻登记地点
460人看过
-
离婚是否需要去登记注册地领取离婚证
144人看过
-
婚姻登记异地怎么领结婚证
69人看过
离婚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一般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颁发。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 更多>
-
领取《婚姻登记证》能不能提供无婚姻记录证明?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48月27日民政部下发的民函226号文件《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相关工作的通知》中规定:自文件发布之日起,除对涉台和本通知附加所列清单中已列出国家的公证事项仍可继续出具证明外,各地民政部门不再像任何部门和个人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各地民政部门在出具证明时,应当根据当事人所涉事项,在出具证明中注明“本证明仅限于XXX(申请人)办理赴XX国家(或者台湾地区)的XX公证事项使用,
-
能否在婚姻登记处离婚?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0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到双方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离婚手续。此外,夫妻双方还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明确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的协商意见。
-
事实婚姻能不能向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3事实婚姻能补领结婚证。 男女双方符合结婚条件的,以夫妻名义同居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的,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是可以补办结婚证的。 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
-
开庭离婚是否能够在婚姻登记地离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31可以的,因为结婚登记时是男女双方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结婚登记,而起诉离婚是向对方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所以也不一定是要在婚姻登记地起诉,二是向对方所在地起诉。起诉离婚时需要提交的资料有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
-
现在不登记婚姻能领到财产证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2不能,没有结婚证是不能继承和分割对方名义的财产的。除非对方愿意或者书写了遗嘱指定继承。只要是在婚姻关系尚未解除之前,夫妻一方死亡的,那么对于死者的遗产,配偶就有继承权,并且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