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法释〔2009〕12号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第二条【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三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而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等行为或事件,发生于保险法施行后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四条【关于因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适用修订后的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间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
(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险法施行后,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二年的。
(四)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保险标的转让通知,保险法施行后,以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请求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第六条保险法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不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
融资租赁司法解释全文?
398人看过
-
名誉权纠纷司法解释全文
286人看过
-
最新恶意欠薪司法解释全文
395人看过
-
两高一部:醉驾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全文
324人看过
-
劳动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全文
216人看过
-
最新挪用资金罪司法解释全文
497人看过
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有效。 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2、具有主体适格的两方以上当事人; 3、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4、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更多>
-
刑诉法全文的司法解释是哪一条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0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
票据的司法解释(全文)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8票据诈骗罪是常见的金融犯罪,关于我们的票据诈骗罪的问题如票据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票据诈骗罪的司法解释都包括了哪些内容现在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为您具体的介绍票据诈骗罪的司法解释的问题。票据诈骗罪司法解释票据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1款),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
-
《企业破产法》全文司法解释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21《企业破产法》已经修改了几次,为了就是确保新的《企业破产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破产,确保企业破产的顺利,为了对《企业破产法》进行更加清楚的解释和说明,也相继出台了《企业破产法》全文司法解释,确保社会和大众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认识《企业破产法》,具体的司法解释内容可以到本文一览。
-
最新司法解释-发布(全文)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7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根据新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三,夫妻离婚,房产根据出资人不同有不同的分割方法。法规还对DNA亲自鉴定的法律效果有了新的规定和解释。这部司法解释于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
-
道路交通安全法司法解释三全文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4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