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后逃逸的行为,法律上是如何处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7 17:09:54 300 人看过

对于碰撞行人后逃离现场的行为,其惩处需视情況而定:

首先,若该行为尚不足以构成刑事案件,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其处以二百元人民币至二千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同时可判处十五天的行政拘留

其次,如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导致一人以上程度严重的伤害,并且在整个事故中承担了全部或大部分责任时,便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而当逃逸行为致使他人死亡的话,行为人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需要接受至少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6: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撞羊后逃逸处罚办法
    一、撞羊后逃逸处罚办法行为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对肇事者可由公安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处分法》第十五条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两种以上政务处分的,执行其中最重的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个月一、行为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1、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
    2023-03-09
    388人看过
  • 撞人逃逸罪的处罚有何规定?
    撞人逃逸的如果构成犯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则对逃逸方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注意并不是肇事逃逸都会构成犯罪,只有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逃逸方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如何判处刑罚依据交通肇事案件情况不同,量刑会不同,依据我国刑法因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了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6
    58人看过
  • 上海一醉酒司机连撞2人后逃逸,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处罚
    一、上海一醉酒司机连撞2人后逃逸,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处罚1月10日7时30分许,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真新新村派出所先后接报2起交通事故,2名报警人在电话中均称在丰庄茶城附近被一辆白色轿车撞伤,该车未作停留,迅速逃离现场。二、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处罚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
    2023-04-26
    453人看过
  • 撞人逃逸的处罚有哪些
    撞人逃逸的处罚要区分构成犯罪和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一、如果尚未构成犯罪的,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拘留。二、如果逃逸方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则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撞人逃逸处罚标准是该怎样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3-07-30
    331人看过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与处罚
    “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得十分复杂,如果再加上行为人主观上对待死亡结果的态度,就更为复杂。因此,司法实践中,不能不加区别地一律定交通肇事罪适用第133条第二档法定刑。而应结合行为人的罪过性质和其他有关情节,根据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分别做出不同的定性和处罪。第一,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被害人没有受伤或只受轻伤(轻微伤),从而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行为人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导致死亡等等。在这类案件中,只要有证据证明,肇事者主观上并不明知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就不符合间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行为人肇事后,履行了注意义务,但当时未死,而因抢救不及时而死的,或行为人肇事后履行了注意义务,但疏忽了其他的
    2023-06-13
    500人看过
  • 如果受害人死亡逃逸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
    一、如果受害人死亡逃逸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怎样的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情形。肇事方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人家属进行赔偿。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逃逸,将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也就是说,可能机动车驾驶员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对方不赔偿怎么办肇事逃逸对方不赔偿可以起诉,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对方拒绝赔偿的,可以根据交警所认定的事故责任,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对方是机动车的,则可以同时起诉对方和对方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
    2023-10-02
    272人看过
  • 狗被撞后逃逸的法律后果
    撞了狗逃逸也属于肇事逃逸。宠物犬属于个人财产,开车撞死狗后没有选择报警而迅速逃离现场的,一般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还没有构成犯罪的,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15天以下的拘留。由此可知,肇事逃逸的,会被罚款和拘留。肇事逃逸替人顶包会有什么处罚?会追加刑法的刑事责任,这是不可以的。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找人顶包的行为,隐瞒肇事者真实身份的目的显而易见,而隐瞒肇事者真实身份出发点之一又是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逃避法律追究。所以找人顶包行为一种特殊形式的逃逸。也就是说当发生事故即便找人顶包,那么会追加刑法的责任。《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
    2023-07-01
    412人看过
  • 公共设施被撞坏后,如何处理肇事者的逃逸行为?
    撞坏公共设施逃逸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损坏的公共设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开车撞到公共设施必须报警备案,如果故意逃跑,情节轻微的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的就犯了损坏公私财物罪。对于撞到公共设施的交通事故,基本都是车主负主要责任,但还是要交警部门开具一张事故认定书,并且妥善保存。在事件发生后,车主应该出示交警确认的事故认证书、行车证、驾驶证和保险卡,交警便与保险公司协调,作出赔偿。设置公共设施的原则安全性原则。作为设置与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参与者与使用者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行为,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耍嬉闹,这是不能改变的,而能改变的是以儿童身高作为一个尺度,低于此高度的公共设施均应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及形态的安全性,在设计伊始便尽量避免对使用者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通常情况下,在公共休息区内,或在
    2023-07-19
    379人看过
  •  提出针对汽车撞人逃逸行为的新处罚措施
    本文介绍了对车辆发生碰撞后的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标准。如果肇事者犯有交通肇事罪,并存在逃逸情节,将依法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按照以下标准对车辆发生碰撞后的肇事逃逸行为进行处罚:如果行为人犯有交通肇事罪,并且存在逃逸情节,那么依法应该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汽 车 撞 人 逃 逸 的 法 律 责 任汽车撞人逃逸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而且对受害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汽车撞人逃逸罪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员或者乘车人逃离现场,导致受害人或者其家属遭受损失的行为。汽车撞
    2023-09-01
    332人看过
  • 撞到物品逃逸如何处罚
    法律综合知识
    一、撞到物品逃逸如何处罚撞到物品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撞车逃逸后受什么处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
    2024-01-22
    242人看过
  • 应该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相关法律规定
    一、应该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查缉,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罚款和扣分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
    2024-02-06
    55人看过
  • 如何处罚逃逸轻微事故行为?
    发生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处理,逃避法律责任最终只会酿成恶果。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可能产生的处罚:(1)肇事后逃逸可能承担全部责任;(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交管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上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轻微伤怎么处罚?(一)治安处罚1、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2、拘留或罚款:(1)给予双方治安处罚,应由县级公安局决定,不是你提出不提出的问题。(2)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如果你是残疾人或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拘留可以是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3)罚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严重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4)可以既拘留、又罚款,即并罚。依据是
    2023-07-06
    158人看过
  •  酒驾逃逸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酒驾后逃逸的驾驶者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酒驾不仅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酒驾后逃逸的驾驶者,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肇事罪》的规定来进行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酒驾重大事故逃逸处罚酒驾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部分人因为一时的冲动和侥幸心理,选择酒驾逃逸。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刑法规定,酒驾逃逸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规定表明,对于酒驾逃逸的行为,我国法律已经给予了明确的处罚。然而,在实际
    2023-08-29
    229人看过
  •  肇事逃逸驾车撞人的法律后果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离开现场的行为。逃逸后承担全部责任。逃逸者将面临罚款、拘留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者,逃逸者将永远失去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机会。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离开现场的行为。逃逸后承担全部责任。交通肇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逃逸者要接受治安处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事故逃逸会怎样?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
    2023-11-13
    29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怎么处罚撞死人逃逸的行为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11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醉驾撞车逃逸怎么处罚,醉驾撞人后又逃逸的处罚规定是什么样的行为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8
      醉驾撞车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处罚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单独的交通
    • 行人撞人后逃逸的法律法规处理方式
      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7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对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具有极大危害性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伦理道德,也违反了法律法规。保险公司通常会通过设定责任免除条款来否定这种行为。然而,在某些司法裁判中,部分机关引用保险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即保险人未对免责条款进行明确说明而判决该条款无效,这种做法实际上保护了肇事逃逸行为,并纵容了违法行为人。同时,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也加剧了这种违法行为的泛滥,使社会大众误以为肇事逃逸也可以获
    • 无证驾驶撞人致死逃逸最后的处罚是如何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8
      视情况而定,如果是没有触犯刑法的话,两年后才能重新考;但如果是造成了交通事故,并构成犯罪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终生不能取得驾驶证。 下面是对无证驾驶的危害介绍: 扰乱道路交通秩序。 严重威胁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 败坏社会风气。 诱发违法犯罪。
    • 有关如何对撞人逃逸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问题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19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遭受了交通事故,且行为人撞人后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则行为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如果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则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同时,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行为人造成他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