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仲裁经济诉讼时效主要指的就是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能够得到支持胜诉的规定。经济纠纷仲裁时效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民事诉讼的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七十四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
【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受性侵未成年人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一、经济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经济纠纷的仲裁时效也是从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开始计算的,不过,双方当事人之间如果没有仲裁协议的话,也不能随便提起仲裁,没有仲裁协议只能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话可以考虑到人民法院起诉。
-
经济仲裁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353人看过
-
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有何不同
453人看过
-
经济纠纷案件中什么是经济诉讼时效
201人看过
-
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的异同比较
336人看过
-
经济仲裁期限和诉讼时效一样吗
118人看过
-
经济诉讼和经济仲裁的差异有哪些
73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起诉经济仲裁过程的时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23经济仲裁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经济仲裁诉讼费用标准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5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财政单位颁布的《关于经济合同仲裁费和鉴证费收费标准及其使用范围的规定》,案件受理费按下列标准收取: (1)争议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收取5%,最低不少于20元。 (2)争议金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的,收取500元,加收超过10万元部分的4%。 (3)争议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收取2100元,加收超过50万元部分的3%,但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
-
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相比有哪些特点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2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相比有哪些特点 仲裁与诉讼是现代社会两种并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利益的民事经济案件(个别类型案件除外),当事人可以合意选择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不选择仲裁而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选择了仲裁(订立了仲裁协议或条款),则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不能向法院诉讼,仲裁协议或条款无效的除外。 仲裁相比与诉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仲裁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前提,双方当事人须在纠纷发
-
怎样进行经济仲裁诉讼?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061、管辖权产生的依据不同仲裁机构的管辖权是非强制性的,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协议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当事人之间存在着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仲裁机构才有权审理他们之间的争议。可见仲裁机构的管辖权来源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另外,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2、组织机构不同。
-
经济仲裁的时效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28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