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加强打击“拒执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08:12:13 217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追诉程序、适用条件,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其中,《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法律,规定对申请执行人为弱势群体的涉民生执行案件,如申请执行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构成犯罪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明确将信用惩戒的范围拓宽至限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规定对失信被执行人应当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同时,此次修改增加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内容与力度:一方面增加对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的限制;另一方面,加大对单位被执行人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限制力度,单位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明确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四类责任人员实施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行为。

据通报,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共计807案864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15: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赡养费相关文章
  • 最高法新司法解释加强信用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7月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的情况,公布10起典型案例,并发布了两个司法解释。根据新的司法解释,7月22日起,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将纳入限制消费措施;而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劳动报酬等涉民生案件判决裁定的,法院可酌情从重处罚。864人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被判刑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返还房屋义务,擅自将标的物拆毁,导致判决无法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有200余万元的收入,却拒不履行21万元的法定义务,进入刑事追责程序后全部履行到位,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在最高法公布的10起典型案例中,有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有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有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也有被执行人被刑事立案后,主动履行了义务,认罪悔罪,被酌定从轻处罚的。
    2023-06-11
    419人看过
  • 最高法院出台评估拍卖司法解释遏制执行司法腐败
    随着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案件逐年增多,各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遇到具体法律适用问题,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缺乏规定。同时,因管理部门不明确、监督制度不完善,对外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环节出现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法院形象。最高人民法院19日出台了《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指导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有效监督对外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活动,切实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广泛征求意见堵塞司法漏洞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总共16条的司法解释,自起草工作启动以来,在反复征求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和部分中、基层人民法院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司法实践中反映的问题,经过多次调研、论证,起草了初稿,并广泛征求了人民法院司法实践部门、专家学者和评估、拍卖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前后修改达数十稿,历经两年制定而成。在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注意贯彻了
    2023-06-08
    193人看过
  • 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法院执行查封不再无期限
    从1月1日起,法院执行将不能再无期限地查封、冻结、扣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1月14日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查封、冻结、扣押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定,法院执行将更加有序、有效率。依照这一司法解释,法院对不同财产的查封期限不同。对动产查封、扣押的期限为一年,对不动产查封的期限为两年,对其他财产权冻结期限也为两年,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法院未能在上述期限内执结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续行查封、扣押、冻结,续行期限不得超过上述期限的1/2。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说,我国现行法律对动产和不动产的查封、扣押未做时间上的规定,只有司法机关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对部分财产的冻结规定了期限。一些法院在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后,由于种种原因未再采取进一步的执行措施,导致该财产被长期查封、扣押、冻结。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债权人实现债权,也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对查封
    2023-06-06
    376人看过
  • 打击、报复证人罪司法解释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司法解释《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二、打击报复证人罪怎么认定(一)罪与非罪的界限刑法第308条对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基本构成未设定情节要件,根据此规定,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不需要情节严重,但是法条把情节严重作为打击报复证人罪的加重构成的要件。虽然构成本罪不需要情节严重,但也并不是说只要有打击报复行为,不论情节如何,危害后果如何,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具体犯罪,包括打击报复证人罪。因此,如果打击报复证人的行为,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处分。(二)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报复陷害罪
    2023-04-12
    300人看过
  • 拒执罪最新司法解释立案标准
    一、拒执罪最新司法解释立案标准拒执罪全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当事人有能力履行、能够履行的,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并具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拒不履行的严重行为,这不仅会侵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相关部门对犯罪嫌疑人作出处罚后,应积极履行和执行处罚,否则将构成拒执罪,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第二条 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
    2023-04-01
    266人看过
  • 北京法院打击拒执犯罪
    北京法院打击拒执犯罪,自去年10月底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北京法院持续依法严厉打击拒执等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追究刑事责任4人,公安机关协助查控逃匿被执行人306人,全市各级法院自行司法拘留636人。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市法院共有583名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义务,123名被执行人部分履行义务,执结案件634件,执行到位金额7836.24万元。北京高院执行一庭庭长龚浩鸣向媒体发布了10个典型案例。这10个案例有4件属于追究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3件属于公安机关协助查控逃匿被执行人,有2件属于人民法院自行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有1件属于综合运用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联合惩戒老赖。其中,一名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义务,转移名下存款并购置宝马豪华汽车,被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另外三起案件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通过玩失踪的方式长
    2023-04-25
    126人看过
  • 最高法为工伤出台司法解释彰显法治精神
    最高人民法院20日发布司法解释,明确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工伤的四种情形。根据规定,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可认定为工伤。最高法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举例称,比如下班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我们认为应当包括在合理路线内。也许在不少人看来,在正常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能被认定为工伤就很不错了,借上下班之机顺路办私事而发生事故,也想享受工伤待遇,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而最高人民法院20日发布的司法解释,偏偏将这种不合理变成了合理,而且最高法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还专门以下班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为例,解释了职工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合理路线这一重要争议概念。近年来,工伤赔偿一直是劳资双方发生纠纷的重点领域,加之当前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大量使用,将原本简单的劳资关系复杂化,更易在职工发生工伤后出现扯皮和纠纷。那么,对于职工来说,明确工伤保
    2023-06-10
    427人看过
  • 最高法将就医患纠纷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上海东方医院为患者移植柏林心的事件近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今天从有关渠道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就医患纠纷进行调研,并将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据了解,目前医患纠纷的争议焦点很多,按照现有相关法律规定,同一纠纷适用不同的法律结果差别很大。有关业内人士今天表示,最高院目前正在就医患纠纷进行调研,并将出台司法解释。记者还从中国医师协会今天召开的医师执业风险与医患维权高层研讨会上了解到,不少专家认为,尽管医患纠纷的产生有法律、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医患双方不信任、信息不对称、供需有矛盾是目前医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据中国医师协会向1000名医师和护士所做的统计,医患信任度不到70%。专家认为,医疗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医务工作者应该对医学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有清醒的认识,医院也要加强医师执业风险教育;患者则主要是对医院态度和费用不满,个别纠纷是因为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期望值太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志超
    2023-06-07
    181人看过
  • 最高法出台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群体纠纷中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维权成本高等现状,该司法解释明确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适用范围等问题,推进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建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是诉讼必要条件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具有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消费者协会可以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依照公益诉讼制度安排的价值考量,社会公共利益受损是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条件。”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说,“消费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一般为人数众多且不特定的消费者共同利益,且该利益具有社会公共利益属性。”“如果经营者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但该权益不具有社会公共利益属性,那么该权益仍属于消费者私人利益,不能通过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予以救济。”该负责人说。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司法解释列出了“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
    2023-06-11
    81人看过
  • 最高法将出台司法解释最高检拟介入死刑复核程序
    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研讨以何种身份介入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案件复核程序。前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在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主题演讲时,就死刑复核程序未来的建构再次重申了若干关键性问题。该论坛由天津市政府和全国律师协会联合举办。最高法将出台司法解释继上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收回死刑复核权后,复核程序的启动是由高级法院上报还是被告人上诉,是书面审还是开庭审,是否需要设定审限、合议庭的组成方式等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据了解,最高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在今年10月底在武汉举办的中国法学会刑法学年会上表示,最高法即将出台关于死刑复核程序适用法律的有关司法解释。陈卫东介绍,死刑复核程序的相关问题都将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陈卫东认为,在最高法解决人员和机构问题后,将以开庭审为主要形式,以书面审为特别形式。陈卫东说,目前死刑复核程序涉及三个方面的主体,被告人、律师和检察机关。而检察
    2023-06-11
    61人看过
  •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对破坏广电设施行为定罪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仅破坏有线电视传输线路案件就发生5000余起,破坏国家光缆干线传输线路案件1000余起,盗割无线发射台(站)天馈线、地网线案件700余起。其中,盗割广播电视缆线案件十分突出,有些案件盗窃价值虽然不大,但却造成广播电视停播等重大事件,影响恶劣。为切实维护广播电视设施运行安全,保障国家新闻信息特别是公共安全信息传输畅通,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采用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明确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的种类,具体包括:拆卸、毁坏设备,剪割缆线,删除、修改、增加广播电视设备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非法占用频率等。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破坏行为造成以下情形,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救灾、抢险、防汛和灾害预警等重大公共信息无法发布的
    2023-06-12
    76人看过
  • 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银行存款最多冻结半年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田雨)最高人民法院14日公布的规范查封秩序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说,考虑到个案的特殊情况,司法解释还规定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的内容。人民法院未能在上述期限内执结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续行查封、扣押、冻结,续行期限不得超过上述期限的二分之一。期限届满前人民法院未续行查封、扣押、冻结的,其效力消灭。高法出台司法解释,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8种财产据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田雨)最高人民法院14日公布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个司法解释规定,被执行人的8种财产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
    2023-06-07
    91人看过
  • 最高法司法解释出台:工伤认定有了“人情味”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第六条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符合上述四种情形的,可以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相应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在上述情形下发生事故的,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一直以来,工伤认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劳动法领域争议较多的问题所在。2003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经过多年的实践考验,虽然于2010年进行了修改,其操作规范更加明确具体,但在诸如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以及上下班途中等词语的解释上,仍存在很多的争议和不一致之处。很
    2023-06-10
    486人看过
  • 中国拟通过司法解释加强对税收诈骗打击力度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有望通过一项司法解释,通过放宽刑法中有关出口退税发票的定义解释,进一步加强对税收诈骗的打击力度。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在审议关于刑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草案。草案说,刑法规定的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具有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收付款凭证或者完税证明。根据中国现行刑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将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伪造、盗窃此类发票所受到的惩罚也远比一般的涉发票犯罪行为要严重。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利用伪造的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严重违法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对海关代征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这类完税凭证,是否属于刑法中有关条款中规定的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出现了不同认识。专家认为,此草案通过后,将有助于进一步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
    2023-06-07
    276人看过
换一批
#赡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赡养费
    词条

    赡养费是指晚辈对长辈支付的相应费用,夫妻离婚是不存在赡养费问题的,夫妻之间的是扶养费。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可以要求对方进行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该义务实质上是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延续。... 更多>

    #赡养费
    相关咨询
    • 拒执罪最新司法解释拒执罪怎么定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30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该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绝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最新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7月22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7月2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拒绝犯罪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对拒绝案件作出了具体规定。
    • 打击拒执罪案成功率高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5
      对于打击拒执罪案的这种行为将会化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公安机关立案要求又高,能够走完司法程序,实现既定目标屈指可数。
    •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司法解释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4-13
      法释〔2012〕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已于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12月20日法释〔2012〕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年11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第一章管辖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
    • 醉驾最高法如何执行司法解释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20
      醉驾最高法司法解释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有没有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2
      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