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立即执行可以上诉。
死刑,也称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在我国,死刑分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两种。
若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我国,一个人被判处死刑后,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个程序叫做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同意执行死刑,才能够真正执行死刑。但是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没有规定的。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高级人民法院经第二审程序不同意判处死刑而改判为死缓的,则同时为核准程序,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无需再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若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立即执行判决,并不得上诉。如果被告人及其亲属认为案件确有错误,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申诉不影响判决的执行。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多久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7日内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执行。《刑法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
累犯减刑是否具有挑战性?
78人看过
-
死刑不引渡的实践和挑战
370人看过
-
为死刑犯辩护的困难和挑战
311人看过
-
能否挑战拒执罪?
409人看过
-
怎样的人可以挑战监护人?
197人看过
-
行政诉讼能否挑战刑事拘留?
480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挑战惹是生非的底线:量刑基准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29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满足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条件才能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 行为方式和手段。行为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以及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需要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
-
挑战道德底线:侮辱他人是否违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5侮辱他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会受到治安处罚。但并非所有侮辱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会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以下情况:手段恶劣的,例如在公共场合将粪便或其他物体强行塞入他人口中等。
-
-
挑战他人尊严是否属于寻衅滋事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9确定辱骂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需要考虑多种情况。若仅仅是轻微程度的恶意谩骂,则不足以让罪犯受到刑罚;但若对他人进行极度恶劣的辱骂,则可以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在确定恶劣辱骂事件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种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形: 1. 犯罪分子在公共场合实施辱骂,引起社会公众恐慌和不满的行为; 2. 持有暴力工具,例如刀械等,进行辱骂他人的恶劣行径; 3. 对精神病人、残疾人士、流浪乞讨者以及年长者
-
战时故意挑假敌情罪量刑标准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41、触犯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作战利益。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对作战利益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2、《刑法》第三百七十七条,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