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社会危害性的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3-20 04:41:29 73 人看过

一、何为社会危害性的判定

社会危害性的判定:

1.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这是决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首要因素。犯罪之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首先是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行为所侵犯的政治意义越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越大。反之,如果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意义并不重大,如家庭关系、恋爱关系等,则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就不大,因而也就不能构成犯罪;

2.行为的性质、手段、对象、造成的后果及实施的时间、地点。犯罪的手段是否凶狠、残忍,是否采取了暴力的方式等等,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往往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危害行为是否在法律禁止的地点或者时间所实施,对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二、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吗

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程度的大小轻重,是划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错误行为的基本依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故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加以判断。

三、危害社会的行为有哪些

危害社会安全的主观方面有故意有过失。过失犯罪例如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18: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一、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一般不属于违法行为,并且也不属于犯罪行为。犯罪在成立时应该具备危害社会行为、违反法律行为的、构成刑事处罚的三个基本特征。案件的办案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从案件的违法情况和违法证据进行调查,由我国的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二、社会危害性的种类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程度的大小轻重,是划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错误行为的基本依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故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加以判断。刑法列举的犯罪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即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2.危害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即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3.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5.其他。三、没有社会危害性
    2023-12-02
    387人看过
  • 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上)
    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也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犯罪论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合理妥当地说明行为是否具备成立具体犯罪所必需的社会危害性。但是,在我国刑法学中,社会危害性又是一个常为学者们所垢病的概念。[1]有学者甚至感叹:传统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已经完全成为吞噬个体正当权利的无底黑洞,成为扼杀法治生命和真谛的刽子手”,[2]并预言:只要社会危害性范畴在我国刑法领域内继续占据统治地位,刑事法治就永远难见天日,夭折在摇篮里是早晚的事。”[3]笔者认为,社会危害性概念之所以受到学者们的批判,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判断对象上加入了主观要素,导致社会危害性内涵含混、伦理色彩浓厚,外延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如我国刑法学通说一方面指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所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关系造成实际危害或者现实威胁”,[4]即把社会危害性看作为行为的客观
    2023-06-01
    286人看过
  • 玩忽职守罪的社会危害性
    玩忽职守罪作为一种渎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破坏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往往会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的生活秩序。玩忽职守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玩忽职守罪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国家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承担着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重要职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家机关行使职能的代表。为了保证国家机关各项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和活动原则。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就必然破坏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使人民群众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影响国家职能的实现和政权的巩固。(2)玩忽职守行为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
    2023-06-11
    220人看过
  • 如何判定寻衅滋事的社会危害程度
    寻衅滋事的判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一般的寻衅滋事罪,将处于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对于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法律规定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会处于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可以并处罚金。法律规定的情形有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等。寻衅滋事主犯的案件主犯在逃从犯要如何判决寻衅滋事的案件中,主犯在逃,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构成寻衅滋事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
    2023-07-02
    186人看过
  • 如何判断有无社会危险性
    一、如何判断有无社会危险性社会危险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案件性质、起因以及罪行的轻重。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活、就业情况。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平时表现,行事是否极端;有无吸毒、酗酒等不良嗜好,是否易怒或情绪波动较大,有无表现出仇视社会等反社会人格。4.是否为惯犯、累犯等常习性犯罪分子。5.是否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中止犯。6.悔罪态度;认罪只是悔罪的前提,认罪并不一定导致人身危险性降低,只有真诚悔罪才会减少再犯的可能性。7.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难度。二、社会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区别是什么1.社会危害性同社会危险性是不同层面的概念。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实体法概念,任何一个犯罪行为都不可避免的要侵害到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这是社会危害性的根据,它所反映的是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实际影响,无论由谁实施,社会危害性同犯罪行为本身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它应当是对已发生事实的社
    2023-11-26
    87人看过
  • 社会无危害性的人是否应该被视为无罪?
    对社会无危害性不批捕后不一定属于无罪。构成犯罪不一定都要逮捕。《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社会无危害性不批捕后有什么法律规定对社会无害不批捕的法律规定有:1、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侦查机关查获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能达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程度,或者根本没有证据,或者虽然有证据,但证据不能相互证明或核实,不能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的唯一结论,不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条件,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2、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3、虽有证据证明有
    2023-07-06
    446人看过
  • 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吗
    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程度的大小轻重,是划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错误行为的基本依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故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加以判断。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偶犯,社会危害性和社会影响不大犯罪嫌疑人在此次犯罪之前,一直遵纪守法,没有刑事犯罪行为。此次实施的犯罪行为系初犯、偶犯,与那些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相比,其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请法庭考虑嫌疑人的初犯情节和社会危害性较小等情形,酌情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
    2023-07-31
    138人看过
  • 如何界定肇事逃逸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
    一、如何界定肇事逃逸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界定肇事逃逸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如下:1.行为人有逃逸行为。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的行为。2.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逃跑的时间是在发生交通肇事后。那么如何理解在发生交通肇事后,笔者认为不能笼统认为是事故发生后的无限长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应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逃跑行为。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4.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应仅限
    2023-12-19
    484人看过
  •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社会危害性
    即行为人通过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这是构成犯罪最本质或最基本的特征。一种行为对社会没有造成危害,或者说没有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安定,也就没有必要通过法律予以制止或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主要包括: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行为;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一规定要求,构成犯罪必须是具有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一、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多少年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3-03
    339人看过
  •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危害?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而包庇,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而纵容。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之一的行为。一、中国对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什么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2023-04-11
    276人看过
  • 被告人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具有刑事可罚性
    (1)一个屡遭破坏的、已经没有经营价值的林地,上手两位承办人由于丧失了信心,请求把其改为经济林进行种植,并且已经获得了政府批准,被告人将其改造为种植珍贵树种的林地,符合规定,此举在程序上合法。(2)一个成功的珍贵树种林地,它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比之于一个半死不活的公益林,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此举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其行为不是刑法范畴的应受处罚性。一、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比较明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区分:1、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与犯罪相比起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远不及后者。因为对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要靠刑法来调整和处罚。2、刑事违法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其并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程度,因此不作为犯罪看待。而一切犯罪行为,都已经违法了刑法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的犯罪构成触犯相应刑
    2023-03-11
    429人看过
  • 量刑如何考虑避缴欠税罪的社会危害性?
    法院对逃避追缴欠税罪的量刑,具体如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导致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中国对逃避追缴欠税罪的量刑标准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
    2023-07-07
    17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社会危害性会影响量刑吗
    故意伤害罪社会危害性有可能会影响量刑,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一条指导原则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第二条量刑步骤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
    2023-03-01
    213人看过
  • 对社会危害性的肯定认识分析-法律论文
    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的认识内容突出在社会危害性上,而没有突出在刑事违法性上,是具有合理性的。虽然,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危害性认识也存在不稳定因素、行为人的错误认识,但是,这些都不能动摇社会危害性的合理性。关键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故意犯罪对于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说明我国刑法将故意犯罪的认识内容突出在社会危害性上,而没有突出在刑事违法性上。那么,这样的合理性在哪里呢?且看以下的论述。一、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合理性在任何一个拥有稳定政权的国家和社会中,法律的规范通常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所形成的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普遍的价值观虽然较为复杂,却是被长时间生活在其影响范围内的人们所熟悉的。违反了这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行为和结果就具有了危害当时当地的人民的社会生
    2023-06-11
    10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如何认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15
      法律分析 应这样认定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对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的重大伤害。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 社会危害性如何理解?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
      社会危害性是指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在认定犯罪的时候,应当十分注意考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以及社会危害性是否达到了犯罪的程度,这都是定罪量刑的依据。 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2)危害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3)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刑法》
    • 犯罪就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定义过宽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26
      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特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刑法除了在分则中对每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作了规定,在总则中对犯罪的性质和特征还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即对犯罪的基本概念作了规定。根据相关法规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其中,社会危害性是以行为为存在的前提。它是依附于行为而存在的,社会上不可能有也从未有过脱离行为而
    • 社会危害性应该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0
      1、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程度的大小轻重,是划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错误行为的基本依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故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加以判断。 2、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 3、刑法第十三条列
    • 没有社会危害性的刑事案件会不会很危险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2
      不予批准逮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刑诉法》第15条)以该理由不予批准逮捕,则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司法程序终结。公安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受害人不自诉,则不再走法院程序。 2、构成犯罪,无逮捕必要。以该理由不予批准逮捕,则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只是不需要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这时案件司法程序未终结,该案将提起公诉。 3、证据不足。以该理由不予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