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6年没有借条怎么办?
借款6年没有借条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借钱六年没借条能起诉,且不管是否已经过了诉讼时效都可以起诉,这是由于此时并没有超过最长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没借条起诉需要注意什么
(一)诉讼费的缴纳
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
(二)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
(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
(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
(4)其他证据。
(三)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交的证据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在当代的社会,若是长时间的没有还钱,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还款的责任,可能很多人是违约时间比较长的,就会导致诉讼时效经过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对方没有提出这样的一种抗辩问题,就人民法院不能够主动的适用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借条上只有经借人没有借款人怎么办
414人看过
-
借款6年了了,有借条,过期了吗
205人看过
-
光有借款协议没有借条有效吗,借款没有借条怎么追债
239人看过
-
没有写借款利息的借条怎么办
194人看过
-
借款期比还款期晚6年的借条
481人看过
-
民间借款借条几年失效以及民间借款没有借条怎么追债
138人看过
-
2o11年6月还款借条没有还完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9只要证明时效中断,那么就没有问题。上述只是根据你提供的情况作出的初步判断,但是每个案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为更好的解决你的问题,建议直接电话与我联系,以便更准确的作出分析。
-
借钱6年了,不还怎么办,有借条澳门在线咨询 2024-09-22债权人有权采取以下两种途径来维护其合法权益: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直接申请支付令。其中,第一种方式,假设在过去五年内,债权人未曾向债务人追索欠款,同时债务人并无任何归还贷款的意愿或者表达,这种情形下,债务已经丧失了法律所规定的诉讼有效期,在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告以此作为抗辩理由,债权人将无法赢得诉讼胜利。而第二种方式,若自债务人承诺还款之日起的三年内,债权人曾向债务人提出过追讨欠款的请
-
没有借条怎么办借款借条有效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5(1)借条没有借款人的只要符合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就有效,合同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合同的签订是否属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 (2)借款人签字与否不影响合同的整体效力的,只要借款事实本身真实存在,部分欠缺效力的,可以在后期做补充的。
-
360借条借款6天还不上怎么办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3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后上报给征信机构,因为有些借贷机构可以给用户申请延期。商业银行规定,需通过系统,每个月向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报送一次信息,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两个月报送一次。所以,网贷逾期一个月左右会上征信。 随着国家加大对于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如果网贷逾期的话,相关网贷平台会将
-
写了借条没有拿到借款怎么办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2根据法律规定,证据的形式包括视听资料,不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写了借条没有拿到借款,有录音证明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