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根据《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强拿硬要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论处。对于抢劫罪和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而言,因两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强行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司法实践中易出现争议,因此应予准确区分。 《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也明确规定:“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同时符合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敲诈勒索罪、抢夺罪、抢劫罪等罪的构成要件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抢劫和寻衅滋事的区别:1、从主观方面看,抢劫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以暴力或暴力胁迫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是其主要的、终极的目的,而侵害他人人身的故意是作为其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手段并依附于非法占有目的而存在的;寻衅滋事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出于寻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心理,公然扰乱社会秩序。寻衅滋事也可能采取强拿硬要或者任意占用公私财物的方式,但一般说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不是行为人的最主要的和终极目的,而是作为其寻求精神刺激,扰乱公共秩序的手段存在的。2、从客观方面看,抢劫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一般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守护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受害人身体受到强制,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抢走财物或者迫使受害人交出财物。寻衅滋事罪的强拿硬要、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社会公共场所,其强拿硬要的手段在强度上比抢劫行为的暴力方法弱,一般不实施抢劫行为所要求的严重侵犯人身权利方法和以立即实施暴力为内容的胁迫方法以及与暴力方法强度相当的其他方法。行为人还常常通过滞留在现场炫耀武力、逞强耍威来达到其追求精神刺激的目的。3、从侵害的客体看,两罪也不相同。抢劫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权利和他人的人身权利;寻衅滋事罪侵害的主要是社会秩序。
-
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区分
224人看过
-
寻衅滋事和抢劫的区别包括哪些
110人看过
-
正确区分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中的强拿硬要行为/黄正席
295人看过
-
“强拿硬要”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208人看过
-
在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靠谁边站/夏立彬
296人看过
-
如何区分以强拿硬要的形式构成的寻衅滋事行为与抢劫罪
426人看过
-
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寻衅滋事罪和抢劫罪的区别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抢劫案件具体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解释〉的规定,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 寻衅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时,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主观上还具有逞强好胜和通过强拿硬要来填补其精神空虚等目的,后者行为人一般只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前者行为人客观上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方法强
-
敲诈勒索罪与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的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21区别主要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敲诈勒索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加以威胁,迫使其限期交付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的目的与动机有的是以惹事生非来获得精神刺激,有的是用寻衅滋事开心取乐,并不是以占有为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
寻衅滋事罪如何认定强拿硬要?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6寻衅滋事罪中的强拿硬要认定是无缘无故的强行的拿他人占用他人的财产。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93条当中明确规定,如果强拿硬要公共的或者是私人的财产价值达到1000元以上的话,就会按照情节严重来确定。
-
应该如何区分以强拿硬要的形式构成的寻衅滋事行为与抢劫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1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以强拿硬要的形式构成的寻衅滋事行为相比,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是,主观上动机和目的不同。寻衅滋事行为往往是出于占便宜或者耍威风的动机,不在意财物价值的大小;抢劫罪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关注财物价值的大小。二是,客观表现不同。寻衅滋事行为表现为以强凌弱,往往在大庭广众之
-
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与敲诈勒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1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后果严重的行为。其中强拿硬要是指违背他人意志强行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不需要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抢劫罪中夺取财物使用的胁迫手段,要达到足以使被害人无法反抗或者不敢放抗的程度。而敲诈勒索罪则是数额犯,以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