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房离婚后能过户给另一方吗
贷款房离婚后能过户给另一方,离婚后如果要将没有还清房贷的房子进行过户的话,可以有两种办法:
1.提前还贷,如果没有能力还贷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通过一些贷款公司将房产证赎出。
2.没有能力一次清偿贷款的,可以去跟贷款银行协商,变更贷款人,重新签订一份住房贷款抵押合同。
二、离婚房屋过户需要哪些材料
1.关于房产分割的离婚协议书;
2.离婚证及复印件;
3.离婚财产归属协议,权利人一方申请登记的,需要提交经公证的离婚财产归属协议;
4.房产证;
5.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析产登记是一种常见的房屋登记种类,与继承登记及赠与登记也有一定的区别。离婚析产是夫妻双方因离婚后,彼此就个人对房屋所占的份额进行转移的一种登记手续。
三、离婚时贷款房屋怎么分割
婚后贷款购买的房产如无特殊约定应属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平均分割。需要说明的是:婚后贷款购房,无论是个人支付房款还是夫妻双方共同支付房款,也无论是一方偿还贷款,还是双方共同偿还贷款,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时没有什么争议的。如果离婚时贷款已经还完,双方按市场价值平均分割即可,房屋市场价以专业房地产评估公司的评估值为依据。如果离婚时贷款尚未还清,双方应当平均分割房屋净值,房屋净价值为离婚时房屋市场价(专业房地产评估公司的评估值为依据)减去未还款本金(不含利息)。
-
离婚把房过户给另一方贷款可以转吗
252人看过
-
离婚后贷款房还清贷款过户还需另一方吗
298人看过
-
离婚时房产未还完贷款,能否过户给另一方?
70人看过
-
离婚一方过户给另一方房子,房子需要全部贷款吗
180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解决贷款问题,将房产过户给另一方?
248人看过
-
房贷没还清离婚了怎么过户给另一方
184人看过
离婚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一般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颁发。 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 更多>
-
离婚后房子过户给另一方是否有贷款款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3按揭房屋过户前必须付清银行贷款才可以过户,还清房贷后由双方共同申请登记。房屋必须是在无法律纠纷、无规划拆迁、无按揭的情况下才能办理过户。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
离婚后房子抵押贷款,房主还能把房子过户给另一方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8对于按揭购买的房屋,在没有还清银行贷款前,如果进行房产过户,必须由借款人通知作为抵押权人的银行,在取得银行的同意后方可办理。而如果没有通知银行并取得其书面同意,房地产主管机关是不予办理房产过户的。实践中银行由于担心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降低,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一般是不同意办理转按揭和房产过户的。这就带来了按揭房屋分割上的难题。基于上述原因,在离婚诉讼中为保护作为善意第三人的银行利益,避免造成新的纷争,
-
离婚后房子过户另一方, 另一方还能卖掉房子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4首先任何协议和公证,不代表住房产权发生转移,国家实行不动产登记制度,房产是婚后取得,如果也是你俩名字,那么处置卖掉住房,需要你俩签字,才可以,除非事先,你俩凭离婚协议,办理了住房析产过户给一方,重办了这一方名字房产证,那么他可以自己处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第十三条共有房屋,应当由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共有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可以由相关的共有人申请,但因共有性质或者共有人份额变更申请房屋登记的,应
-
离婚后房子过户一方有权利不把房子过户给另一方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6·由于离婚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去民政局办理)和诉讼离婚(去法院办理),离婚房产过户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准备的材料也有区别。协议离婚房产过户怎么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诉讼离婚房产如何过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1、协议离婚房产过户怎么办,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达成协议,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结束婚姻状态的一种离婚方式。如果您是协议离婚的,离婚房产过户
-
离婚按揭房过户一方会判给另一方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1首先考虑夫妻双方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是否有约定,或是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房产的分割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如果存在这一前提,法院会优先尊重双方的约定; 如果未达成约定的,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2)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3)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