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定罪标准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则构成该罪。对构成该罪的犯罪分子一般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刑法对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定罪标准?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n(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n(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n(四)伪造信用卡的。\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信用卡信息非法提供罪的法律规定及其量刑标准
339人看过
-
信用卡信息非法提供罪刑罚规定
406人看过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判刑标准细分成哪些标准
247人看过
-
2021年信用卡信息非法提供罪最新量刑标准有哪些?
361人看过
-
如何判定非法提供个人信用卡信息罪的刑期
148人看过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刑罚规定是如何执行的
272人看过
-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中非法提供信用卡是什么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01窃取、收购、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指窃取、收购、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的行为。客观上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获取或者以金钱、物质等方式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的行为。,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擅自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的行为。窃取是指通过秘密手段(包括偷窥、拍摄、复印和高科技方法等)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的行为。;收购是指从有关人员(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手中以金钱或物质利益换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的行为;非法提供是指擅自提供合法
-
什么标准下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才立案?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29符合下列标准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才立案: 1、行为人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的,应当予以立案; 2、行为人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
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信息罪能判多久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1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窃取信用卡非法提供信息罪怎么量刑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3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行为人将窃取、收买到手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用于自己伪造信用卡的,又会触犯刑法第177条第款第4项的规定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这种情况属于吸收犯。按照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原则,只定伪造金融票证罪一个罪,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行为人明知犯罪分子实施伪造信用卡犯罪,而为其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应当以伪造金融票证罪的共犯论处。 3.依据法条第3款的规定,银行
-
犯了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如何量刑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9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