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预防行政诉讼败诉
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想在行政诉讼中胜诉,要在起诉状中载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若行政机关想在行政诉讼中胜诉,要提供自身作出行政行为合理合法的相关证据和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如何写行政诉讼状
当事人应当写行政诉讼状:首先,当事人需要写清楚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信息;其次,当事人应当写明被告的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另外,当事人还需要写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最后,当事人应签名或者盖章,并写上具体日期。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行政诉讼如何判决
行政诉讼会这样判决:如果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如果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的,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人民法院会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七十条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第七十三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三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
如何对行政诉讼的成败进行评判
230人看过
-
败诉诉讼费如何算?
129人看过
-
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后会不会上诉
264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政府败诉怎样赔偿
261人看过
-
政府败诉如何申请执行
47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败诉怎么维权,行政诉讼二审败诉多少天申请再审
149人看过
-
公安局的行政案件如何预防败诉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04如果想在行政诉讼中胜诉,避免败诉,那么就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理由。因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根据《》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
-
行政诉讼败诉被告如何答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13行政诉讼答辩状怎么写:答辩人×××,……(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写明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因×××诉我单位……(写明案由或起因)一案,现答辩如下:答辩请求:……事实和理由:……(写明答辩的观点、事实与理由)。此致××××人民法院答辩人:×××(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
-
应该怎么预防行政诉讼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6预防行政诉讼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第一,避免程序违法。修改后的《》对行政审批程序问题进一步严格了司法审查标准,第七十四条第一项明确规定“行政程序轻微违法,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也应判决确认违法。因此建议,行政机关应高度重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遵守立案、调查、告知、听证、时限、送达等法定程序要求,减少和避免因程序违法而败诉。第二,尽快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纳入行政部门年度考核办法
-
-
行政诉讼案件中一审败诉应如何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16行政诉讼败诉,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