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中间人在诈骗案中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中间人知情或者有故意性质,就可能构成团伙诈骗,属于共犯,应当按照参与的全部数额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中间人在诈骗案中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中间人知情或者有故意性质。可定位构成团伙诈骗。属于共犯,应当按照参与的全部数额承担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中间人的认定与处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而自愿处分其财产,从而使行为人取得财物的行为。在诈骗罪中,中间人是指帮助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中间人的认定与处罚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中的中间人是指明知是诈骗罪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帮助的人。如果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中间人帮助其转移诈骗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那么就认定为诈骗罪的中间人。另外,《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也明确规定了诈骗罪的中间人的处罚问题,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综上所述,诈骗罪中间人的认定与处罚在法律上已有明确规定。行为人如果利用中间人实施诈骗行为,并且中间人明知其行为系诈骗罪犯罪行为而提供帮助,那么就认定为诈骗罪中间人。如果中间人明知是诈骗罪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帮助,那么就处以相应的刑罚。
诈骗罪中间人的认定与处罚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规定。行为人如果利用中间人实施诈骗行为,并且中间人明知其行为系诈骗罪犯罪行为而提供帮助,那么就认定为诈骗罪中间人。如果中间人明知是诈骗罪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帮助,那么就处以相应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中间人在诈骗案中的责任和赔偿
374人看过
-
诈骗犯的中间人有赔偿责任吗
306人看过
-
借款诈骗中间人责任有哪些
181人看过
-
中间人不知道诈骗有责任吗
245人看过
-
诈骗案中如何认定中间人罪责?
363人看过
-
集资诈骗中,中间人是否具有共同责任?
14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犯中间人有赔偿责任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7有的,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有法律责任。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而参与的,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7o岁老人诈骗罪负法律责任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81、70岁老人诈骗罪,从年龄上看已经符合法定的16周岁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如果犯罪嫌疑人系对自己行为有认知能力的正常人,符合刑事责任追究年龄的人,犯任何罪,均应承担刑事责任。2、对于被胁迫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按照刑法266条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7条、18条、28条、266条司法依据《最高法
-
如何处理诈骗案中间人的民事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9诈骗案中如果对诈骗一事不知情,则属于中间人,中间人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中间人知情或者有故意性质,可定位构成团伙诈骗。属于共犯,应当按照参与的全部数额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
经济诈骗中间人的责任范围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17因有的情况说不够清楚,为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慎重起见建议你直接携资料当面咨询,共同研究,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
诈骗罪的责任追究法律规定如何认定诈骗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41、客体要件,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观要件,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