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准许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属于禁止出口的技术,不得出口。属于限制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未经许可,不得出口。出口属于限制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收到技术出口申请后,应当会同国务院科技管理部门对申请出口的技术进行审查,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限制出口的技术需经有关部门进行保密审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技术出口申请经批准的,由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发给技术出口许可意向书。
申请人取得技术出口许可意向书后,方可对外进行实质性谈判,签订技术出口合同。
申请人签订技术出口合同后,应当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技术出口许可证:
(一)技术出口许可意向书;
(二)技术出口合同副本;
(三)技术资料出口清单;
(四)签约双方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
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对技术出口合同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自收到前款规定的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技术出口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对属于自由出口的技术,实行合同登记管理。出口属于自由出口的技术,合同自依法成立时生效,不以登记为合同生效的条件。
出口属于自由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办理登记,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技术出口合同登记申请书;
(二)技术出口合同副本;
(三)签约双方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
经许可或者登记的技术出口合同,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办理许可或者登记手续。经许可或者登记的技术出口合同终止的,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备案。
-
如何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或许可手续?
239人看过
-
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的主要内容,软件著作权转让须知
386人看过
-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合同中当事人应履行哪能些义务
351人看过
-
业主转让或者出租物业需履行的义务
253人看过
-
软件著作权的著作者是否可以为多人
151人看过
-
转让出去的软件著作权可以再转让回来吗
408人看过
软件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计算机软件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通常语境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又被简称为软件著作权、计算机软著或者软著。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与一般作品著作权有许多不同,如一般作品著作权人被称为作者,一般是自... 更多>
-
软件著作权可以转让吗怎么转让软件著作权怎么转让软件著作权登记权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6一、软件著作权可以转让吗 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针对其中的财产性权利法律是允许进行转让的,但其中的人身性专利,则一般是不能进行转让的。 二、怎么转让软件著作权 1、申请人可以自己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或专有合同登记,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登记。 2、申请人应当将所提交的申请文件留存一份,便于在补正程序中保持文件内容的一致。 3、办理软件著作权转让或专有合同登记可到登记大厅现场办理,也可使用挂
-
软件著作权转让或许可限制手续具体要怎样办理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81.申请人可以自己办理软件著作权转让或专有合同登记,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登记。 2、申请人应当将所提交的申请文件留存一份,便于在补正程序中保持文件内容的一致。 3、办理软件著作权转让或专有合同登记可到登记大厅现场办理,也可使用挂号信函或特快专递邮寄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软件登记部。
-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如何办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按照专利法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这里所指的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 规定中国单位或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需要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是因为专利权涉及技术,而某些技术对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利益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将该些技术转让给外国人而使得外国人对这些技术具有独占权,可能对我国的
-
软件著作权普通许可协议软件著作权管理协议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3最新的软件著作权专有许可合同登记的规定是本表适用于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专有许可合同当事人申请合同登记时填写使用。(软件著作权如果是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方式有两种:A类--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即以受让方为申请人填写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B类—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合同登记证书”。即以转让方或受让方为申请人填写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和专有许可合同登记
-
股权转让,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转让出资不履行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1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但转让股份,该怎么办?股权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可以请求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股权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此外,公司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起诉股东,同时可以要求股权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股权受让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