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海运提单应注意基本信息是否有误、信用条款、包装单位、条款使用、数量拼写等。海运提单的作用是能够证明货物收据、运输的契约证明和货权的凭证。
一、使用海运提单应注意哪些
使用海运提单应注意如下内容:
1.基本信息核对。认真核对提单上的基本信息是否正确。
2.信用证条款。信用证条款下,还要了解信用证上对提单的特殊要求,以免造成不符。
3.标点符号。提单以英文来标识信息,所以标点符号经常会被忽略或弄错。
4.英文拼写。审单时看不出来,等到信用证审核时却会被指出不符,得不偿失。
5.条款慎用。
6.包装单位。包装单位尽量细化,以防后续船公司提出异议或海关报关数据不符,造成潜在风险。
7.数量拼写。
8.内陆港口转运条款。目的地为内陆港口的,注意转运条款相关描述的备注。
9.毛重和体积。除了要核对客户给的数据是否一致,也要注意客人提供的数据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及时通知客人。
10.装货港、卸货港和目的港。每个船公司对同一个港口的描述可能不尽相同,也会有特殊的要求。
二、海运提单有何作用
海运提单的作用:
1.货物收据。提单是承运人签发给托运人的收据,确认承运人已收到提单所列货物并已装船,或者承运人已接管了货物,已代装船。
2.运输契约证明。承运人之所以为托运人承运有关货物,是因为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以提单作为运输契约的凭证。
3.货权凭证。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谁持有提单,谁就有权要求承运人交付货物,并且享有占有和处理货物的权利,提单代表了其所载明的货物。
三、海运提单什么时候可以拿到
海运提单一般在船开后3-4天就能拿到,空运提单随货传递的。海运提单可以视为有价证券,而空运提单只能视为运输的凭证。在客户提货操作中,除非电放提单,否则客户只能凭正本提单办理提货手续。而空运运单是随货传递的,货到目的空港,航空公司即通知收货人提货。也就是说,货上飞机卖方基本上放货了。
-
海运提单有哪些主要作用
241人看过
-
制作托运单时应该注意哪些?
209人看过
-
跟单信用证与海运提单
275人看过
-
海运提单背面有哪些条款
70人看过
-
海运提单应该怎么填写?
374人看过
-
从海运单跟提单的对比分析来看海运单适用
345人看过
-
海运提单有哪些主要作用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12海运提单的主要作用如下: 1.货物收据。提单是承运人前发给托运人的收据,确认承运人已收到提单所列货物并已装船,或者承运人已接管了货物,已代装船; 2.运输契约证明。是托运人与承运人的运输契约证明。承运人之所以为托运人承运有关货物,是因为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以提单作为运输契约的凭证; 3.货权凭证。海运提单简称提单,是船方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证明已收到货物,允许将
-
利用合同给运单提货时注意事项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28货物合同中托运人要注意如下: 1、托运人关于承运人的主体资格和履行合同能力进行必要的审查和了解; 2、托运人应当对托运单填写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 3、托运人必须在托运的货件上标明发站、到站和托运人、收货人的单位、姓名和地址,按照国家规定标明包装储运指示标志。 4、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照料、监护的货物,应由托运人指派押运员押运; 5、托运货物内不得夹带国家禁止运输、限制运输物品和危险物品。
-
海运提单表格如何填写有什么注意事项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3需要填写: 1、托运人。 2、收货人。 3、船名。 4、被通知人。 5、卸货港。 6、装运港。 7、唛头。 8、包装与件数。9、毛重和体积。10、商品名称。1 1、运费支付。1 2、承运人签章。1 3、签发地点与日期。1 4、提单签发的份数。1 5、提单号码。注意海运提单上的收货人一定要按照合同和信用证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填写。
-
货物运输合同和运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都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15承运人与托运人应尽量签订书面货物运输合同,尤其在运输贵重货物与运输方式复杂的情形。如果不签订书面合同,当事人所签订运单内容应当尽量涵盖双方所约定的所有事项。 为了有效约束托运人或承运人,书面货物运输合同或运单要体现出双方当事人对的充分参与。如果该合同或运单是由某一方提供,该方要合理提示对方其中不利于对方的条款,并让对方确认。承运人提供的运单,建议尽量由托运人填写。合同或运单如果是由当事人代理人或者
-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哪些制度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04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二)设备管理制度;(三)安全操作规程;(四)日常安全检查制度;(五)维护保养制度;(六)定期报检制度;(七)作业和服务人员守则;(八)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九)应急救援演练制度;(十)意外事件和事故处理制度;(十一)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