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11:27:44 425 人看过

一、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是什么

前期预防阶段

《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行事,职业病防治措施要落实到位。根据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要设置配套更衣间等设施,要合理布局生产车间等等。《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向国家申报危害项目。用人单位有建设项目时,要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评价合格的才能开工。

劳动过程阶段

这方面的规定在第三章,《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配备专门人员管理职业卫生问题。用人单位要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要为劳动者做健康监护档案。采用新技术,先进技术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要组织劳动者做职业病体检。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要接受培训,懂得职业病防治知识。也要培训员工懂得这些知识。

诊断阶段

《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有疑似职业病人出现,用人单位就义务安排病人诊断,并且承担费用。劳动者住院观察期间的费用,也是用人单位负责。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还要配合诊断机构,提供劳动者的职业史等材料。

二、职业病鉴定程序

1、申请

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审核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后,要对其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行审核,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对材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对材料不全的,通知当事人进行补充。必要时由第三方对患者进行体检或提取相关现场证据.当事人应当按照鉴定委员会的要求,予以配合。

3、组织鉴定

参加职业病诊断鉴定的专家,由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在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的主持下,从专家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当事人也可以委托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抽取专家,组成职业病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通过审阅鉴定资料,综合分析,作出鉴定结论。

4、鉴定书

鉴定书的内容应当包括:被鉴定人的职业接触史;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和有关检查资料等一般情况;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争议以及鉴定结论和鉴定时间。鉴定书必须由所有参加鉴定的成员共同签署,并加盖鉴定委员会公章。

5、异议处理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解读《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当前,随着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倍受社会关注,但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职业卫生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且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把握不准。《八条规定》将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中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全文共225字,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便于用人单位掌握和落实。《八条规定》提出了八个必须、八个严禁,即: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必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
    2023-04-22
    77人看过
  • 用人单位要履行的职业病诊断、鉴定义务有什么
    一、用人单位要履行的职业病诊断、鉴定义务有什么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相关义务:(1)及时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2)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资料;(3)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的费用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4)报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其他相关义务。2、法律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六条二、职业病鉴定流程1、申请提交《职业病诊断申接触情况、临床表现和就诊情况、申请诊断职业病种类。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2、提交材料: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尘肺病诊断申请者需提供相隔六个月以上的合格的高仟伏胸片(二张以上)。所有材料应加盖提供材料单位公章,说明材料属实。3、如符合受理条件可受理立案
    2023-06-17
    166人看过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患职业病的条件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制作相关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和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方案等。患职业病的条件是患病主体是在企业,事业单位等工作的劳动者,必须是在工作期间产生等。一、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患职业病的条件患职业病的条件有: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
    2022-08-02
    445人看过
  • 企业对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与义务
    1、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3、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5、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6、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
    2023-05-03
    405人看过
  • 用人单位和职工怎么预防职业病
    用人单位在预防方面的义务工伤预防的责任主要在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方面的主要义务有:(1)取得或者达到相应的安全、卫生生产条件;(2)项目设计评估中需包括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3)保证安全、卫生生产的资金投入;(4)制定安全、卫生生产的应急预案和措施;(5)负责安全设备的配置与维护;(6)配备符合条件的安全、卫生生产管理专职人员;(7)提供安全、卫生防护用品;(8)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9)设置安全、卫生警示标志;(10)进行安全、卫生生产的培训教育;(11)在上岗前事先告知职工有关安全、卫生危害的情况;(12)做好职工宿舍的安全、卫生工作;(13)做好特种设备、危险物的安全生产;(14)对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职工在预防方面的义务和权利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方面,与用人单位相比,职工承担的义务要轻一些。根据有
    2023-06-05
    318人看过
  •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规划中的责任目标及其实现方法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规划中的责任目标如下:1、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2、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筑工地塔吊实行责任目标管理简析塔吊的安装、操作及拆除等作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在我国因塔吊安全管理不善导致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对塔吊开展专项安全治理,是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防重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塔吊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保证了施工生产的顺利开展。随着我市建筑施工任务的不断增加,一些山坡、临街等环境复杂以及小区工程的相继开发,塔吊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用的环境也相对变得复杂,因此,做好塔吊的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对
    2023-07-06
    225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岗位上中暑算工伤
    高温、高湿场所因工作引起中暑,应认定为工伤。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已将高温列为法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将职业性中暑列为法定职业病。职业性中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中暑职工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中暑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环境符合高温条件,并被职业病鉴定机构认定为职业性中暑。然后凭鉴定机构开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认定后,才可视为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者必须在卫生部门指定的鉴定机构取得诊断证明才是有效的,普通医院不在此范围。”人保部门表示。
    2023-04-22
    330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有哪些规定
    1.规定职业病的诊断由法定的医疗机构承担。这就是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同时还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这样规定是考虑了职业病的诊断不同于一般疾病的诊断,而有特定的要求,同时还要方便职业病病人。2.规定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如果涉及到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则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这样有统一的标准和办法,职责明确,与《职业病防治法第10条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也是相协调的,有利于职业病的诊断。3.规定了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同时明确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对于这项规定有过不同的看法,最后还是采纳了卫生部门和专家
    2023-05-29
    323人看过
  • 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目前,我国的尘肺发病率较高,职业病形势严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到2000年年底,全国累计职业病人61万例,其中尘肺病患者累计达56万例,占91.8%。我国每年仍有1万多例尘肺新病例发生。死亡病例6000人左右,这在发展中国家也是触目惊心的。职业病不仅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国际劳工组织《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津贴公约》(第121号)提出,每个成员国必须制定工业安全与职业病预防条例,要求实施工伤保险的国家必须实行工伤预防的措施。并将15种疾病列入了职业病范围,到1980年被列为职业病的疾病已达到29种。我国规定,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1957年确定
    2023-04-22
    375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什么
    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加重的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一、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什么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二、职业病可以申请工伤吗职业病可以申请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
    2023-04-30
    209人看过
  • 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要求产生的费用怎么处理
    1、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23-08-17
    416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法全文有何规定
    一、职业病防治法全文有何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二、用人单位应当如何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
    2023-06-19
    179人看过
  • 用人单位怎样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技术、工艺
    一、用人单位怎样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技术、工艺1、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二、职业病待遇包括哪些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4、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5、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6、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
    2023-06-14
    114人看过
  • 对职业培训,用人单位有什么义务
    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024-04-24
    215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有什么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6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措施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6
      《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
    •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应当给予什么样的处罚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5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二)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劳动者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劳动者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应怎么解决?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如下: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开展职业卫生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5、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装有效的防尘防毒装置,
    • 用人单位的什么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贵州在线咨询 2024-05-11
      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2、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3、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