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犯本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区别
首先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持有他人财物的人员。其次,犯罪的客观表现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而侵占罪无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实施了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后,还必须以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为犯罪成立的必要要件。其三,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只能为单位财物,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则包括行为人代管的他人财物,也包括他人的遗忘物和埋藏物。
《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和特点有哪些
284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职务侵占罪如何处罚
376人看过
-
详解职务侵占罪、盗窃罪和诈骗罪的不同特点
138人看过
-
职务侵占和私利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137人看过
-
职务侵占,职务侵占犯罪和职务侵占共同犯罪都是怎样的
455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和职务侵占罪如何处罚
24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2019呼和浩特职务侵占罪处罚是怎样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2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
-
职务侵占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职务侵占罪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5犯本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对于职务侵占罪,很多人会把侵占罪与之混淆。而根据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求来看,职务侵占罪可以说是特殊主体的犯罪,明确要求了本罪只能是由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也就是说在一般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了行为人的职务身份。
-
职务侵占罪既遂怎么处罚,职务侵占罪既遂处罚规定,职务侵占罪既遂怎么处罚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2公司、企业和其他公司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性,非法占有本公司的财产,金额大的,可以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金额巨大的,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公司被派往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公司从事公务的人有前款行为的,根据本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被定罪处罚。
-
呼和浩特职务侵占罪概念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04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二是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
-
请问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侵占和职务侵占的界限?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6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职务侵占罪是指刑法第271条规定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