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监视居住的情况如下:
一、累犯可以监外执行是什么意思
累犯一般不可以监外执行。累犯只要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就可以监外执行。其条件有: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二、监视居住是行政处罚吗?
不是。监视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三、嫌疑人被监视居住需的条件具体有什么
嫌疑人被监视居住需的条件有:
(一)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二)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三)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四)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五)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
监视居住有犯罪前科的情况下监视居住有什么义务?
222人看过
-
监视居住在什么情况下有碍侦查
244人看过
-
监视居住解除情况都有什么
458人看过
-
一般情况下监视居住时间是多久
441人看过
-
一般情况下监视居住是不是要判刑
270人看过
-
监视居住自动解除的情况
187人看过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
监视居住居住不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2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是否能够探望,要经过办案机关批准。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
-
监视居住过后又干什么,什么情况可以进行监视居住?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0监视居住也是一种强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实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
-
监视居住一般情况下应怎么通知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3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 检监[]号 犯罪嫌疑人_________因涉嫌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本院决定对其监视居住,期限从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起算。特通知你单位执行。 此致_____________ 年月日 (院印) 注: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住址__
-
刑拘后监视居住的程序是什么什么情况变更为监视居住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
-
一般情况下监视居住后会怎么判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30要根据具体案件作具体分析。如果法院判处的刑罚期限超过监视居住期限折抵的,则要立即收监。《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