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方一招紧急避险拆了当事人房屋,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紧急避险原是刑法中的免责情形,却被个别行政机关运用在了征收拆迁过程中,这一创设性的举动是别出心裁,还是别有用心?
2017年9月29日,兰州市某区应急管理办公室针对辖区内某小区某楼住户做出了《紧急避险通知》,要求各住户尽快搬离该楼。楼栋住户李女士对此一脸茫然,感觉不知所措。紧急避险?尽快搬离?可这房屋不是已经被纳入征收范围了么?一堆疑问涌入了李女士的脑海。
棚改拆迁引进新名目“紧急避险”,因为紧急所以加快拆除?
原来李女士所在的小区在实施棚户区改造,在征收过程中,李女士与征收方的分歧较大,无法在补偿方案约定的签约期限内达成补偿协议。于是,征收方委托了甘肃某工程科学研究院,对李女士所在的楼栋做出了鉴定,认为该楼房屋属于“D级危房”,结构安全性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建议进行拆除处理。
随后,征收方便以应急办公室的名义下发了《紧急避险通知》。而在该通知下发后的两个月内,征收方组织相关部门对李女士所在的楼房进行拆除。
还没有谈好补偿事宜,自己的房屋就被强拆了。满腹委屈的李女士联系到爱土拆迁律师团韩建业律师,把自己内心的疑问一股脑儿提了出来。“我的房子被认定危房,这合理吗?”“为什么拆迁我的房屋,最后变成了紧急避险拆危房?”“我的房屋补偿还能要求提高吗?”
律师普法:什么是紧急避险,能不能用于征地拆迁中?
征收方在拆迁时一直提到的所谓“紧急避险”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紧急避险本来是刑法中的概念,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简言之就是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损害小的利益,成全大的利益。而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可见紧急避险本质上是一种法定的免责情形。
房屋征收不能以“紧急避险”做借口,凡遇征收必须合理补偿
但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紧急避险”的概念,与之类似的措辞只有“突发事件”、“情况紧急”等。而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地址灾害防治条例》、《行政强制法》中的相关法条,行政机关即使以“紧急避险”为由做出行政行为,也应当遵循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
且本案中涉案房屋位于该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该区政府已作出涉案房屋征收决定,因此该区政府对李女士的房屋实施强制拆除行为不符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情形的紧急避险拆除条件,征收方直接将征收补偿过程中的房屋以紧急避险为由予以强制拆除,并不符合正当程序。
法院判决:征收方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
在韩律律师的指导下,李女士将兰州市某区人民政府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征收方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后确认征收方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征收方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接到胜诉判决书,李女士激动万分。从征收补偿反复协商无果到莫名其妙被定为危房,再到房屋被拆除,奔波于维权之路。整个过程中,她食不知味、寝不安枕,倍感焦虑和担忧。她终于等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确认征收方拆房行为违法,也为她下一步和征收方协商合理补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遭遇违法征收不能以为沉默,唯有勇敢拿出法律武器,才能拿回应有补偿
昨天是违章建筑,今天是紧急避险,后天是错误拆除,征收方的强拆理由,一万个都有。这些理由说白了都是征收方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在无法与被征收方达成一致时,强制拆除又不想承担责任的借口,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强拆的行为都是与“先补偿、再拆迁”原则相悖的,而且在征收拆迁中,只有经过法院审理后的司法强拆才属于合法强拆。
因此,在征收拆迁过程中,被征收方不要轻易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保持理性和冷静,学会识别征收方的花招,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向专业的征收拆迁律师寻求帮助,就一定能为自己争取到合理的补偿。
-
征收方强制拆除厂房要怎么维权?
351人看过
-
强征强拆房屋或补偿不够要如何维权
142人看过
-
紧急避险行政强拆违法吗?
480人看过
-
紧急借款没到期,如何是好?
403人看过
-
房屋拆迁征收补偿怎样维权?
280人看过
-
司机有没有紧急避险权
102人看过
紧急避险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出罪事由。具体来说其构成要件有: 1、避险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不含职业或者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面对的对其本人的危险); 2、这种危险正在发生; 3、因为不得以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要有避险意识,也即... 更多>
-
征收方强制拆除厂房如何维权,有哪些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2征收方强制拆除厂房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权。如果征收方暴力强拆,或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强拆的,当事人可以报警。
-
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紧急避险的种类及紧急避险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1(一)紧急避险的概念: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侵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为(《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紧急避险适用的条件:1、起因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指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2、时间条件。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危险必须
-
2022年强制拆迁房屋如何维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08被违法强制拆迁房屋,可以报警,也可以通过拍照等方式保留证据,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
-
紧急避险情况如何确认?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241、紧急避险,一般指的是行为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 2、紧急避险对所造成的损害,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紧急避险的特征有什么紧急避险的要件有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6(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 (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