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常的家暴是虐待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6 16:22:55 238 人看过

一、持续、经常的家暴是虐待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司法解释的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是可以被认定为虐待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一条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二、家庭暴力有哪些类型

1、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又称躯体暴力,家庭中发生的身体暴力是指某位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蓄意使用体力或使用武器,伤害或残害对方的行为,包括推搡、抓夺、击打、捆绑、踢人、鞭打或枪击等。

2、情感暴力

情感暴力又称心理暴力,家庭中的情感暴力是指某位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诋毁、嘲弄、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忽视和其它非身体形式的敌意对待。

3、性暴力

家庭性暴力是指由某位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强行施加的性行为、性行为企图或其它直接针对受害人性特征的强迫行为,行为人与受害人有可能是伴侣关系,也可能是其他家庭关系。

4、经济控制

经济控制是指施害者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4日 08: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夫妻共同财产相关文章
  • 虐待算是家庭暴力吗
    从情节是否恶劣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志。根据本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只有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虐待行为一般,情节较轻的,如一、两次的打骂,偶尔的不给饭吃、禁闭等,不应作为虐待罪论处。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1)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虐待时间的长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对被害人身心损害的大小。虐待持续的时间长,比如几个月、几年,往往会造成被害人的身心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相反,因家庭琐事出于一时气愤而对家庭成员实施了短时间的虐待行为,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2)虐待行为的次数。虐待时间虽然不长,但行为次数频繁的,也容易使被害人的身心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极易出现严重后果。例如,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女婴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毒打妻子10余次;有的儿女对因卧床不起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不给饭吃,一个月内就达20余次,等等。(3)虐待的手段。实践中,有的
    2023-04-27
    456人看过
  • 打孩子是虐待还是家暴
    打孩子是家暴,构成家暴的,如果提起诉讼离婚,法院会判决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父亲打孩子是不是家暴吗父亲打孩子可能是家暴。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受害人有权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提出劝阻、调解请求,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主体,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客体特征,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故意伤害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结果表现为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3、客观方面特征,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须要有伤害行为;4、主观特征
    2023-07-27
    433人看过
  • 家庭暴力是不是等于虐待?
    家庭暴力与虐待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虐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要比一般的家庭暴力更为严重;家庭暴力通常具有偶发性和间断性,而虐待则是一种后果较为严重且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暴力行为,如果第一次遇到家庭暴力的情况下,不懂得反抗和通过正确的途径维权,那么长此以往下去,就有可能会不断的发展为虐待。夫妻间冷漠行为是不是家庭暴力(1)对方刻意避免夫妻间的单独接触、甚至无缘无故“失踪”的情况下,这样的冷漠应该认为是家庭暴力,这是对方刻意避免夫妻责任的一种做法,未能履行夫妻间应尽的义务,会对夫妻关系中的另一方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损害。(2)对方无意中冷淡了另一方,如对方因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或者因为出差而无意中冷落了夫妻关系中的另一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做为家庭暴力处理的。《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
    2023-07-22
    221人看过
  • 家庭暴力可以判虐待罪吗?
    家庭暴力可构成虐待罪,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生病不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等行为。犯虐待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家庭暴力轻伤可以判刑吗对于构成轻伤的情形,施暴者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有明确的规定。当然,故意伤害致轻伤,并不是擦破皮就能被认定为轻伤的,可能只是轻微伤,这里的轻伤需要满足《人体轻伤鉴定标准》的规定。损害的程度除了外在直接造成的损害和后果,还包括之后的并发症、后遗症,所以需要到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保存好诊断结果、鉴定报告。很多家庭成员遭受暴力后,可能只是出现轻微伤,很快就痊愈,致使自己不敢或者不知如何去寻求他人帮助时,担心情节不够严重,警察可能置之不理,根据反家暴法的规定,受害者是可以去妇联寻求帮助,妇联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2023-08-08
    497人看过
  • 打孩子是属于家暴还是虐待
    打孩子属于家暴的范围。如果当事人以此提起诉讼离婚,法院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会判决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被家暴了处理方式如下:1、求助;2、报案;3、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一、遭家暴不肯离婚怎么办遭家暴不肯离婚可以选择诉讼方式离婚,并且可以向法院请求损害赔偿。具体程序如下:1、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应的证据及证明材料;2、法院受理后应先进行调解,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准予离婚。诉讼离婚,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二、孩子一岁怎么起诉离婚孩子一岁,有六个起诉离婚的步骤。具体如下:1、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
    2023-03-15
    46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各种形式的暴力和虐待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有哪些表现?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维权手段有:1、向居居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寻求帮助;2、可以报警处理;3、也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想要离婚的话,可以同时一起收集家暴的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等离婚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023-07-07
    255人看过
  • 家庭暴力与虐待行为同义吗?
    家庭暴力和虐待行为的区别:1、家庭暴力与虐待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有本质区别;2、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虐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要比一般的家庭暴力更为严重,家庭暴力通常具有偶发性和间断性;3、虐待则是一种后果较为严重且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暴力行为。要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家庭暴力虐待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暴力行为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和性暴力。(2)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侵害。虐待可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能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患病不给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就是一种积
    2023-07-06
    277人看过
  • 经常谩骂算家暴吗
    经常性的谩骂侮辱,如果导致对方精神上受到损伤的,应该算家庭暴力。一、家庭暴力常见的误区误区一:没有家庭暴力现象,即使存在,也是极少数。家庭暴力现象客观存在,且在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发生率都不容小觑。误区二:家庭暴力是家务事,是一种隐私,而不可外扬。家庭暴力不是不可外扬的家务事,而是法律所禁止的侵权行为。受害者对家庭暴力的忍气吞声会导致施害者持续实施暴力行为,而自身也会受到家庭暴力的长期危害。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应学会向信任的他人或机构求助,或将家庭暴力行为诉诸法律,请求司法援助。误区三:家庭暴力就是伤害身体,而不是伤害心理和性。家庭暴力既包括身体暴力,也包括心理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误区四:家庭暴力就是丈夫对妻子施暴。事实上,妻子对丈夫施暴、父母对子女施暴、子女对父母施暴、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凡是发生在家庭关系之间的暴力行为都是家庭暴力。二、家庭暴力的含义是怎样家庭暴力是指在
    2023-06-24
    368人看过
  • 家暴和虐待罪怎么处罚
    法律综合知识
    一、家暴和虐待罪怎么处罚针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虐待罪,除了依法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严厉刑罚,情节特别恶劣的还可并处相应罚金;若情节严重导致受害人遭受重伤甚至致其死亡,则应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治。同时,虐待罪属于自诉案件范畴,只有当受害者具备了起诉能力并且愿意进行控告时,法院方可依法受理此案,否则将会移交公诉机关处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受害者因为受制于强制力、威胁恐吓等因素,无法对侵权行为进行如实陈述,也不排除排除自诉以外的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二、家暴和虐
    2024-07-15
    450人看过
  • 家庭暴力与虐待孩子的关系
    家庭暴力,简称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殴打、捆绑、禁闭、残暴等手段,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对家庭成员造成伤害和破坏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影响到受害人的身体,使受害人感到身心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在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如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等,妇女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一些中老年人、男子和残疾人也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可导致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吵架算家庭暴力吗吵架不算家庭暴力。夫妻之间出现争吵的,是属于正常的家庭矛盾,并不是家庭暴力的行为表现,所以不会构成家庭暴力。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
    2023-07-02
    197人看过
  • 虐待罪: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
    家暴符合虐待罪构成条件的,是可以判虐待罪的。虐待罪的构成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1)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2)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这是构成本罪虐待行为的一个必要特征。(3)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如夫妻、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等等。虐待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扶养义务,在经济上或者家庭地位中占一定优势的成员。非家庭成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虐待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虐待罪的立案标准为,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如果受害人向法院提
    2023-07-10
    370人看过
  • 能否将家暴中的虐待罪定罪?
    家庭暴力符合虐待罪构成条件的可以判处虐待罪。虐待罪的构成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3、主要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扶养关系;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破坏和折磨。丈夫家暴被判“隔离”遇家暴可求助家住李沧区的男子姜某因事业不顺便拿妻子出气,妻子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保护。近日,李沧法院裁定姜某半年内禁止接触妻子以及近亲属。据悉,这也是今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以后,李沧法院发布的首例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女子肖某,与被申请人姜某系夫妻关系,2006年9月22日,两人结束恋爱长跑登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一直居住在李沧区台柳
    2023-07-10
    192人看过
  • 可以认定家庭暴力属于虐待吗
    一、可以认定家庭暴力属于虐待吗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偶尔的打骂,不能够认定为虐待行为。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虐待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疗、强迫从事过度劳动等各种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
    2024-01-15
    199人看过
  • 家暴行为可以认定构成虐待吗
    一、家暴行为可以认定构成虐待吗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行为必须具有经常性、一贯性。偶尔的打骂,不能够认定为虐待行为。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虐待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疗、强迫从事过度劳动等各种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
    2024-01-18
    217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夫妻共同财产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持续性虐待和经常性家暴?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26
      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虐待。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是非常多的,家庭暴力往往会对婚姻家庭生活和谐造成严重地影响,有可能造成夫妻感情的破裂,有些家庭暴力是持续性的,持续性经常性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持续性家暴与虐待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9
      1、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虐待,受害方可以报警要求公诉,也可以自诉。但是起诉的时候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医院的治疗证明,家里的监控记录和邻居的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
    • 经常性家暴算不算性虐待?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4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虐待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 多次持续性家暴是不是虐待行为?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0
      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虐待。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是非常多的,家庭暴力往往会对婚姻家庭生活和谐造成严重地影响,有可能造成夫妻感情的破裂,有些家庭暴力是持续性的,持续性经常性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 打人引起的自己经常性家暴可以认为虐待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21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虐待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规定,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